习练太极拳如何做到裆走下弧

2016-12-28

太极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已有多年,当今人们修炼太极拳可以健身也可防身。根据科研证实,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可预防疾病,那么,在练习中,如何做到裆走下弧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习练太极拳如何做到裆走下弧。欢迎阅读!

习练太极拳如何做到裆走下弧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身体重心偏于一脚并向另一脚移动的过程中,裆的路线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走在上弧线,类似于搬移物品,向上搬起,移动到位再放下。

二是走平直路线,像推开桌上的茶杯,使其水平移动;三是走下弧线,像钟摆、像波浪、像荡秋千,先荡下去,再荡上来。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来说,前两种都是错误的,只有第三种才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裆走下弧,才有利于意气向下松沉,而向下松沉是贯彻“地心为第三主宰”的拳论,是借地心引力行拳之法。松沉劲是太极拳的万劲之源、万法之根,是体松心静、动作轻灵、蓄劲发劲、健体养生以及用意不用力之必需。

裆在太极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身的实战和下身的转动,都是以裆为转轴点,因此,裆的训练非常重要。

裆是左右两胯合成的上拱形内弧。裆的核心穴位叫会阴。向左右,会阴穴连结着两胯的耻骨下支,掌管着两胯的开合。向下,会阴穴是下肢意气进出丹田的通道。

向上,会阴穴经尾闾通达脊柱,是人身督脉的起点;经丹田通达命门,具有辅助腰脊发挥主宰功能的作用;经过体内通达头顶百会穴,以提顶吊裆的形式贯通上下,维持立身中正。

裆走下弧移重心,绝不是裆的局部动作,而是配合全身开合交替、虚实交换的整体运动。裆走下弧线移动到两脚正中间时,也刚好走到了下弧线的最低点。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圆形运动,在练习中,整个周身始终保持在一个圆形内,每个姿势都要做到位,这样才不失去练拳的意义。

此点之先裆所走的是下坡路,称之为先半弧;此点之后裆所走的是上坡路,称之为后半弧。裆走不同弧段时对身体各部位的牵拉是不一样的,各部位也应随之做不同配合。

习练太极拳做到裆走下弧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腿脚

裆走先半弧时,实脚侧应按脚、膝、胯的顺序放松;尽管实脚是向下松踏,但地气是自脚底涌泉穴向上,沿腿升到腰裆一段。裆走后半弧时,腰裆之气沿另一侧胯、腿沉到新的实脚之下地中。

腿脚是人体与大地交换能量的通道,通过气升气降变换腿脚的虚实,是有意识将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引入体内并推动行拳的基本方法。

肩臂

裆走先半弧时以向下松沉为主,肩似挂在颈椎上,臂似挂在肩上,肩臂随同两肋皮肉向下松垂,能感受到它们的重量。裆走后半弧时,两肩松沉虚腋撑开,顺肩送臂,伸臂送手,节节伸开。

裆胯

裆走先半弧时,会阴穴向下放松平展,一能带动上体向下放松;二能迎接脚下升来之气进入丹田;三能松开两侧耻骨下支,使两侧大腿根像鸟展翅似的撑开中微有上腾之意,以助地气上升。

裆走后半弧时,会阴穴向上收缩,一是送别向下的两腿意气;二是推动裆劲上升,经体内直通头顶,与向上伸脊一起,推动向上伸腰、拔背、伸臂、竖颈、顶头。

三是牵扯动两侧耻骨下支向内收合,是两胯外侧的股骨顶部位像鸟收翅似的内收下落,以助腰以下气向下行。会阴穴的下松与上收,是移重心时裆走下弧的基本标志。

会阴升降,与脊柱的意气走向是一致的,与胯、腿、脚的意气走向是相反的。会阴穴的调整,具有辅助丹田运气和腰脊伸缩的内涵深意。

脊柱

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等一长条,是人体的大梁和中枢。裆走先半弧时,脊柱要整体放松,大椎以下一节一节地向下松垂,松到尾骨,通到会阴,与会阴向下放松相一致。

脊柱松垂得好时,像是大椎穴提着的一串珠链下端断线,粒粒珍珠鱼贯而落。裆走后半弧时,随着会阴向上收缩,脊柱从尾骨开始,一节顶一节地向上撑顶,顶到腰时伸腰,顶到背时拔背、顺肩,顶到颈时竖颈、顶头。

椎骨的下一节顶了上一节之后,立即复归下沉。特别是尾骨与骶骨,更要如此,稍向腰顶,应立即回复下沉状态,以其向下沉坠的反作用力,支持腰以上各节继续节节向上伸延,使整条脊柱上下对拔拉长。

脊骨节节上顶的感觉,像毛毛虫向上爬,像管中水向上涌,如伴有转身动作时,还像蛇上树,或像向上拧螺丝。

腰腹

以命门穴为表的腰与称为丹田的整个小腹是阴阳对应关系,是围绕之间的一个“中”反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裆走先半弧时,命门后撑下坐,尾骨随敛臀前收,小腹似被向上松松托起。裆走后半弧时,命门穴向上撑顶,小腹向下松沉。

裆走下弧移重心,对全身的牵动是无微不至的。但细微之处太多,必须在长期修炼中轮流侧重,慢慢地找感觉,不可能每个动作或每次练拳全都顾及得到。

况且细微处变化丰富,不同动作、不同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练拳阶段,对同一个部位的体验可能同中有异。这就要求不厌细腻,又不失于细微末节之处。应当把诸多的细腻微妙之处统一于一个大的方向、纲领之中,把复杂简单化。

如在裆走下弧移重心的过程中,把身体各部的配合,统一在一缩一伸这个简单的动作之中。

“一缩”,是指裆走先半弧时,脚、腿、胯接来下面大地之气上送,手、头、身接来上面天空之气下送,天地精华之气相向相合于腰裆一段,腰身及四肢随之向腰裆松收。

“一伸”,是指裆走后半弧时,腰以上气向上行送入天空,腰以下气向下行送入地下;上顶头,下蹬脚,逆向对拉,腰身及四肢随之伸展放长。

一缩一伸是太极拳运动之大要,是内感外动的整体形象,涵盖了劲力的一蓄一发,神情的一卷一舒,韵律的一抑一扬,意气的一鼓一荡。全身一切大小粗细之处,无不被纳入这一缩一伸的大潮流之中。

细察这整体的一缩一伸运行规律,都是对称互动,互借反作用力;都是沟通天地,天地人合拍的运动。一缩一伸的动力来源,主要不在本身,而在天地,其中又特别明显的在地。

凡向下行者,主要是利用自身重量,借着地心引力下行;凡向上行者,主要是利用自身轻量,借着地面反作用力上行。借力而行,是太极拳的运动原则。

练拳体会这一缩一伸的趣味是,常想起荡秋千的感觉。荡秋千时,两手分别握住左右两侧的粗绳,两脚踏住粗绳吊着的踏板上。

每当从高处向下荡时,上身向下放松,两腿微微屈蹲,就像练拳移重心裆走先半弧时全身一缩,让腰裆带着身体意气雄鹰俯冲般向下滑行,就是着自身重量向下坠落,主动接受地心对自身的吸引力。

每当从低点向高处荡时,脚向下蹬,身向上伸,两臂撑开,像练拳移重心裆走后半弧时的全身一伸,让腰裆送身体意气雄鹰仰起般顺势向上升腾,就是借自身轻量,主动接受地面(秋千踏板)反作用对自身的托举力。

荡秋千时只有两根软绳吊着,其他再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着力点和推动力,却能越荡越高,就是靠身体一缩一伸地变换虚实,以便更有效地借助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而运动。

练拳移重心时裆走下弧,虽然荡动的幅度更小,下弧更浅,又没有明显的重心起伏,但内气一升一降、腰脊一缩一伸、裆骶一悠一荡的感觉与荡秋千相似;运行动力也一样,都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用地力不用体力,用意气不用力气地运动。

太极拳与人交手时主张舍己从人,随人而动,在不丢不顶、沾连粘随的运动中“听”人之力,合人之力,从而借人之力。自己行拳练架也一样,应当舍己从地,“听”地力、随地力、合地力、借地力。

借地心引力而动就是借自身重量而动,借地面反作用力而动就是借自身轻量而动,借地力行拳就是借自身的重量和轻量行拳,就是王壮弘先生所倡导的“用重量不用力量”。

移动重心时之所以要裆下走弧,就是为了更好地舍己从地,借地之力,借自身重量(轻量)而运动。

舍己

就是要舍去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要自作主张;舍去自己的肌体力量,全面彻底地放松身心。从地,就是要有意识地感受地力,顺从地力。行拳时常念“地心为第三之主宰”,“足掌为第三之宾辅”,用地力不用体力,用重量不用力量,用意气不用力气。

凡欲沉时,顺着地心引力(自身重量)向下沉;凡欲起时,顺着地面反作用力(自身轻量)向上起。不要与地力闹别扭。

如果移重心时裆走上弧线,就如人交手时犯了丢扁顶抗的错误;如果移重心时裆走平直路线,也是忽视地力存在的表现,这两种动法之所以错误,都是与地力闹了别扭。

只有用裆走下弧的方式移动重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放松,达到舍己从地,与地沾连粘随的融合程度。舍己是为了从地,从地是为了借力。舍己、从地、借力,就是与天相合,与地一体,融于自然。

因与天地和谐相处而体内和谐旺盛,因体外体内和谐共荣而百益自生。舍己、从地、借力,就是必须放松。只有放松,才能灵敏知觉,准确感受到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存在;只有放松,才能灵活肢体,顺畅如水地跟着地力走。

放松

一要有序,二要有效。有序,就是按着点、线、面、体的顺序走,节节贯串地逐渐放松。点,就是放松的起点。正确的放松起点像器开关,像水流闸门。起点一松,相关部位就会随之动起来。

线,就是起点的松意向什么方向走,通过怎样的一条路线。松意从一点开始,顺线、经面、到体,布满全身。有效,就是要松出虚实分明来,松出内意外形的流动感来。

在太极拳中,虚实的基本特征就是轻和沉,分虚实的基本方法就是一边或一处向下放松,即“偏沉”。要沉出重量感来。这边偏沉,与之对应的另一边必然是偏轻。偏沉偏轻,就是虚实分明。偏沉(偏轻)处在体内不停移动,就产生流动感。

裆走下弧移重心时的各处流动感,括裆沿下弧线的流动,意气在两腿之间、腰脊之间、手臂之间的流动,以及由此而带动的肢体动作,都是有序、有效放松而松出来的;都是舍己从地、一缩一伸的结果;都是通过分虚实。

将垂直向下的地心引力和垂直向上的地面反作用力进行分解,将垂直的合力分解为各个方向的分力,使意气和形体能根据拳势需要的方向而运动的结果。

地力对人体的作用本来是单调的、死板的,但可以通过一气伸缩之法连续不断地分虚实,连续不断地将地球对人体的影响力激活,并用来引动以裆走下弧的形式移动重心,变化出丰富多的拳势动作来。

地力所反映的自身重量和轻量,人人都有,随时可取,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强大的行拳动力,若视而不见,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