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的励志文章精选两篇

2017-03-21

创业缺的不仅仅是钱,灵感机遇加经验更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AAAAAAAAAA两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AAAAAAAAAA·创业缺的不仅仅是钱

2004年,我在县城一学校读高一,同学们每天最开心就是买5毛钱一包的零食吃(什么牛板筋啊、唐僧肉)。可是买零食却是难题,我们教室在7楼,5000多人的学校就只有一个小小的小卖部,我们做过实验,班上跑的最快的同学去小卖部成功买到东西也要15分钟左右(高中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勒),这样就赶不上第二节课,碰到比较变态的老师还没收辛苦买来的零食。都说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商机我承认我就是那类人:我想如果自己批发一些同学爱吃的零食在班上卖满足了同学们吃零食的需要,另外还可以赚些零用钱。

凭什么说就能赚呢?我了解过:上学的路上一家批发店专门批发这类小零食,1块钱3袋,而零售是5毛钱一袋。大家算算,就知道对半赚!班上有70个同学,就算1/3的人每人吃一包,也差不多有11块钱,成本却只有7块钱。

行得通就干,4天没吃下午饭凑了20元钱,进了第一次货风风火火开启自己的生意之路,还别说效果挺好,一个上午就卖光了,收入30元,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我将30元全部投入继续进货,这样大概循环了一周我就已经有固定资金了,并且开始有净收入了。此后生意越来越好就兼着卖2元、3元的零食,隔壁班也来我这买东西,每天都能净赚30块,这样一直持续了2年都没被发现,窃喜。后来我算了下2年间竟赚了4000多块。在同学中算是小资啦。

可能天生爱钱,也许是高中那个成功的时代让我在大学继续寻找赚钱之路,做过安利产品推销,做过文具销售。大二时跟几个朋友在学校外面开了个小店,做起了女装生意(女生都喜欢给自己添置衣服,学校又是文科校区,女生较多,衣服利润也高)“万事开头难”,开始由于没有客源,生意也比较惨淡,后面慢慢积累了人气,销量也就大了。那时每周末清早4点钟就去荷花池淘货,中午2两面、一瓶水打发自己,下午赶回来再熨平打板,每天轮流看店,虽然辛苦,但是想到生活充实还有钱心里也美滋滋的。但好景不长,临近毕业了开店的几个朋友因为找到了工作要去外地不能再经营小店了,我舍不得自己的心血就这样没了,于是我自己盘下来继续经营。有句话叫做“做决定容易,具体行动难”最终小店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倒闭。

难道我的创业之路就此了断?没有!在我比较消极的时候跟一位学长(他是一位靠淘宝店3年就赚了25万的成功例子)谈及此事,他劝说道:遇到一点小挫折很正常,只是看你对待挫折的态度。现在电商正在发展,何不试试从实体店转到淘宝呢,你有服装方面的经验加上你这么能吃苦没有什么问题!咦,是啊!于是心里那一腔热血又沸腾了,但并不急于冒险,了解到他目前正在准备开第三家网店,也正在招人,于是打算先去讨点经验再进行自己的创业。上班第一天,他不是让我去接触顾客,而是给我一个服装管理软件叫我3天之内学会运用,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我对计算机知识就是白痴,还好这个软件里什么订单处理、发货、库存查询、收入帐等操作还挺简单,在一位同事带领下很快就学会了。还真像学长说的:学会了这个软件在交易的时候压根看不出我是个生手,查库存,下订单一套一套的,这么好的东西我当然不是傻的,偷偷记下了这款叫做网上管家婆的服装管理软件。因为我比较聪明,学长又比较信任,后年学长将其中一个店交给我打理。经过10个月的实践和摸索,我基本了解所有开店的东东,我也就自己在淘宝上开启了属于我自己的店,由于掌握一定的技巧,很快也就上道了,2年后又开了一家,请了专门的销售人员,由于学会了运用软件来管理,所以业务不断在增加,遇重大活动促销时期也基本没有出过什么差错,一切都很顺利,3年下来,我也算是年收入15万的小资一类了,在成都这所城市与同龄人比较我已经实现有车的愿望。

AAAAAAAAAA·三代人创业特点,80后创业是人脉型

60后创业

生存型

采访对象:孙先生

创业方式:中小型实业

个人资产:5000万元以上

创业历程:26年

创业年龄:28岁

改革开放30年了,当年的第一批创业者如今已经多半难以寻觅,其中固然有刘永行、刘永好、鲁冠球、宗庆后这样把辉煌延续到今天的卓越商业领袖,却也有大批不为人所知、却能够享受自己付出的艰辛所带来的收获的“沉默的创业者”。

我们很难说第一代创业者在走上创业道路时有多么宏伟的目标和理想。一份研究显示,在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中,有相当比例的属于“生存型创业”,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当然也有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但数量相对较少。

和大多数第一代创业者相比,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孙先生还不完全算是被“境况所迫”而创业的。孙先生学的是光电专业,毕业后分到北京的一家小工厂做技术员。

上世纪80年代初,一种“星期天工程师”的社会现象出现了,指的是那些国有企业里技术实力很强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替当时刚刚兴起的民营企业做技术顾问或设计产品的情况。孙先生很快就不满足于“星期天工程师”的身份了,他的主攻方向是光电技术,他毅然选择了停薪留职,在家里闷了7个月,设计出了一套可以增加镜片加工精度的半自动设备。

然而,尽管孙先生走细了腿,说哑了嗓子,三个月后,他不得接受一个现实,就是自己的镜片加工设备卖不出去。当时的眼镜店多是国营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上,没有哪家商店愿意买一台没有正规生产单位的“黑设备”;而那些买得起的单位,往往愿买进口货。

这次失败的教训给了孙先生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没有做好市场调查之前,千万不要投入生产。

幸好孙先生还有些技术底子,一位朋友把他介绍给了温州一家生产照明设备的工厂。在谈到报酬时,孙先生谢绝了高薪,只提了两个要求:第一,占有一部分股份;第二,享有北京地区的总代理权。

孙先生已不记得当时有多少次来往于温州和北京之间,“我坐了快10年硬座车”。因为他懂技术又是北京人,所以挑起了北方区的总代理兼企业里的研发带头人的角色。15年之后,这家当初的灯泡厂已经是业内相当有影响力的汽车照明配件提供商,而此时的孙先生,身价已然超过5000万元。

而且,他对最初的温州合作伙伴的评价很高:“其实南方人是很有契约精神的,他们虽然很灵活,但也很诚信。可能和他们多年从商、以信为本的理念有关系。”

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孙先生称,主要是插队的经历和早年的挫折,让自己有了吃苦的心理基础。他也承认,很多的第一代创业者之所以失败,是在早期的成功后迅速地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奋斗精神。而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毅力,又有一些技术上的前瞻性,不过,“付出最多的还是辛苦和操劳。”

70后创业

知识型

采访对象:毛先生

创业方式:风险投资的高新

技术企业

个人资产:保密

创业历程:6年

创业年龄:33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留学热,为大洋彼岸送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至今,在美国硅谷的程序员中,数量最多的是中国人,其次是俄罗斯人和印度人,而美国本土的软件工程师只能排到很靠后的位置。

很多留学生满足于在硅谷的大公司如微软、英特尔、思科或者甲骨文中占有一个研发主管的位置,可以享受期权激励、可以有自己的别墅、供两辆车、生三四个孩子,回国时享受亲戚和朋友众星捧月的感觉。

然而,当时很少有人能看到,20年后的中国会是21世纪世界上移动电话用户数、PC用户数和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的第一大国和第一大市场,而其中最早的一批觉醒者,凭借优秀的技术实力,创造了荣盛的事业,如毕业于MIT的张朝阳、毕业于纽约州立 大学的李彦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本土的陈天桥,也登上了首富榜。

毛先生准备回国创业的时候,正是百度上市之后的两周年。当时,这家公司创造了纳斯达克成立以来首日股票涨幅最高的独家纪录,百度的成功让无数留学生踏上了归国创业的道路。一时间,风险投资、商业计划书和IPO(首次上市募集)成为具有技术背景的海归最热衷讨论的话题。

毛先生在回国之前,已经有过创业的经历。那是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在美国还没有破灭的时候。当时,毛先生利用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钱,创办了一家专门自动搜索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特价信息的网站,有一家大公司准备收购,开出了1200万美元的高价。然而,不到三个月,这家收购公司自己的股价就已经跌到了谷底,毛先生的第一次创业也就成了泡影,之后他在美国又打了6年工。

“第一次创业给我留下了三个教训:第一是没有技术门槛的网站不要做,因为很快有大网站会复制你;第二是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网站不能做;第三就是不能填补某项技术空白的创业不能做。”毛先生告诉记者。

在一次归国的考察中,毛先生发现了一个数据,当时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已经接近用电脑上网的用户,而电脑上网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手机上网的市场还非常庞大。

这一次,毛先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发现,当时的手机虽然能上网,但由于3G还没有普及,网速很慢。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大多只能浏览WAP页面,上网体验远不如用电脑上网的用户。为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让手机上网的体验无限接近于电脑呢?

很幸运的是,他的这次创业找到了两个合作伙伴,一个是国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和许多VC关系也很密切;另一个合作伙伴是一个大学时的同学,他开发了一项技术,可以把网页压缩掉90%的数据量,这样即使网络很慢,用户也可以比较流畅地访问电脑版网页。

毛先生最终和这两个合作伙伴谈定了合作,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加上技术股东,三方成立了一个移动互联网软件的供应平台。

“我觉得我们现在能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里面软件厂商的佼佼者,一个是我们的产品切合了市场的需要;另一个也是大环境使然,不但3G普及很快,而且像iPhone、Android这样硬件强大的移动平台迅速崛起,我们的软件有了最好的发展平台,”毛先生说,“由于掌握了这项核心技术,无论是嵌入其他移动互联网服务,还是通过自己的平台创造广告流量,我们都先行一步。”

目前,毛先生的计划是,能在3年内到纽交所上市,成为世界级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

80后创业

人脉型

采访对象:岳女士

创业方式:小微企业

个人资产:100万元以上

创业历程:5年

创业年龄:29岁

岳女士在创业前一直在一家大型合资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工作,主要负责媒体关系。7年的工作下来,她在媒体圈有了一批非常好的朋友。

岳女士经常和媒体圈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的最多的就是公关公司的事情。有不止一个朋友告诉岳女士:“一些很专业、非常熟悉自己雇主的企业情况和企业理念的公关公司,他们是理直气壮地在推广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虽然有时候很固执,但确实能给你带来一些真正的新闻。而另一些的公关公司虽然很热情,但是他们多半只是为了推广指定的内容,自己并不懂新闻,也不知道记者们需要些什么。”

令岳女士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前者缺乏灵活性,打起交道很累;后者有灵活性,但太不专业。”

于是,岳女士决定创立一间自己的公关公司,她的目标是,既有价值和原则,同时又有高度的灵活性。

“等到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后,发现最重要的还是人脉的积累,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门槛低,同质化竞争多。”岳女士说,“但我发现,不能庸俗化地理解人脉这个东西,不能认为人脉的积累就靠吃吃喝喝。机会可能是因为人脉带来的,但如果你的服务没有特色,这个人脉就永远失去了。而开拓一个新的人脉的成本可能10倍于维系一个旧的人脉,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以差异化的方式留住客户。”

“建立人脉要靠口碑传播,一件事做得好了,比你请十次客还有用”,岳女士讲了一个案例,“一次,一家软件公司的客户端被竞争对手攻击了,造成了大面积的业务中断。当时,很多公关顾问都建议企业的老板掏钱把事情压下去。但我们坚决不同意,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承认我们的软件有缺陷;第二,我们认真设立了一个‘召回委员会’,为遇到困难的客户免费提供各种升级。而以往这种情况下,厂商只是打个补丁而已。因此,我们成为了软件界第一个‘全国召回’的案例,为边远地区的用户免费邮寄升级光盘的做法也显得非常得有诚意,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最后,我们不但得到了当年的危机公关的全国奖项,而且‘化危为机’,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此之后,这家公司的CEO只要碰到同行有危机公关,就推荐我们去做。很多人脉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

其实,小编认为,三种特点都是创业者需要的:求生存 靠知识 凭人脉,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披荆斩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AAAAAAAAAA两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