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写人句子赏析
《海底两万里》是一篇科幻小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两万里》写人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底两万里》写人句子赏析1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一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一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海底两万里》写人句子赏析2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我觉得我自己也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这本书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过程中我和尼摩船长以及游客们都可以说是随着事情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时惶恐不安,有时轻松愉快。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一泌的黏一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备注:小说中的长度单位“里”是法国历史上的古里,长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有古驿里、古陆里和古海里之分。阿罗纳克斯教授在书中用的是古陆里,一古陆里大约等于四公里,因此,海底两万里就是能够绕地球两圈的八万公里。
《海底两万里》小说节选
前不久,一个形状很像纺锤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海面上,在海里的动物中,鲸鱼的体积算是大的了,可这个物体的体积比鲸鱼还要大很多,行动的速度也比鲸鱼要快不少,偶尔还会有磷光闪现。很多船只都碰见过它。
这个怪物变成了尽人皆知的事件。一些发行量不多的报刊开始利用这个事件,捏造出各种关于离奇的巨大动物的奇闻报道,以吸引百姓的眼球,达到盈利的目的。他们从白鲸谈到北极海中可怕的白鲸“莫比·狄克”,再谈到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里的硕大无比的海妖,这个海妖的触角是很厉害的,它能把一只载重五百吨的船缠住并把它拖到海底深渊。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人甚至引经据典,搬出亚里士多德和蒲林尼的观点,因为这两个人都承认世上存在着怪物;还有些人搬出彭土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以及保罗·埃纪德的游记,最后连哈林顿先生的航海报告也被搬了出来。哈林顿先生的报告是不容置疑的,他肯定地说,1857年,他看见过一种大蛇,是在“嘉斯第兰”号上看见的。那种蛇以前只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行经的海面上出没过。
于是,有相信者和怀疑者两派人在学术团体及科学报刊中产生了,他们就“怪物问题”无休止地争论着。在这次值得纪念的笔战中,自以为懂科学的新闻记者和一向自以为多才的文人们花费了不少的墨水,最后竟然火拼起来,火拼的原因是有人把针对大海蛇的笔锋移向一些态度傲慢的家伙身上了。有几个人为此还挂了彩,流了两三滴血。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成了当时咖啡馆里歌唱、报刊上嘲笑、舞台上扮演的主要话题,也给了好事者创造谣言和你争我斗的机会。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双方各执己见,持续不断地争论着。各类流行小报连篇累牍,巴西地理学院、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联合会和华盛顿斯密孙学院发表的权威论文,以及印度群岛报、摩亚诺神父的宇宙杂志、彼德曼的消息报里面的讨论和法国及其他各国大报刊的科学新闻,都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怀疑论者引用了林奈的一句话,小报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戏谑地模仿了这句话,“大自然不制造蠢东西”的说法,确实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他们恳请人类不要违背大自然,去承认有什么海妖、海蛇、白鲸“莫比·狄克”,不要相信那些头脑发热的水手们的胡说八道。最后,在一个极富声望的讽刺幽默型报刊上登出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该报最受欢迎的编辑撰写的,这位编辑像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希波吕托斯一样,给了那个怪物一个狠狠的打击,在众人的哄笑中取消了它的姓名。才智最终战胜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