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富豪是一帆风顺,不经历失败的挫折就历为富豪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
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1: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霍英东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
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赚到第一笔大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 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香港的“土地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 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地赚钱, 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一个偶然的事件,令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决定以采取房产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 产生意顿时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最高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海沙大王”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上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但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号”。香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对建筑材料黄沙的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队因此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株“摇钱树”。
富贵不忘回馈社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获得金牌的中国体育健儿访港。霍英东给来访的金牌选手总计大约2800万港元的重奖。
从1992年的第25届奥运会之后,“霍英东体育基金”就开始拨款奖励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内地奥运选手和中国香港选手。夺得金牌的选手获得一枚重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及8万美元奖金;亚军获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万美元奖金,季军获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万美元奖金。
记得霍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捐赠体育项目, 并非仅仅由于我本人喜欢体育运动,而是基于体育运动本身对于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的重要作用。”他扳着指头给我算了一笔账:“国家每年拨予教育的经费达四百 多亿人民币,拨予体育仅十多亿。当然,相对于11亿人口,还远未能说教育经费已经足够,但海外华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资兴学的人士毕竟比襄助体育者多得 多。因此我尤其愿意在体育方面,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这么多年来,霍英东向国人所捐赠的巨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赠予体育项目。
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2:
把钱花在能赚钱的地方
很多人都知道“月光族”不可能致富。《财富圈》(The Millionaire Maker)一书的作者劳拉·兰格梅尔说:“若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最快的方法是多赚点儿钱去投资。”你要把一部分钱拨出来,投资在可以“钱滚钱”的地方。
多赚点儿钱投资的方法非常多,只要你愿意,就可以积累更多资本。兰格梅尔说:“每个人都有某种别人用得着的技能。”兼职赚来的钱可以聚沙成塔。
25年前,里克·斯科斯基一直渴望在美国拥有自己的私人健身教练事业。“我租了一个小工作室,向学员每小时收费15美元。”一点一滴赚来的钱他都存下来,再投到事业里。40平方米的工作室现已扩大为连锁加盟集团Fitness Together,全球共有360多家分店。
当你有额外收入时,可能想换一台电视机。但如果你要致富,就该将钱用在能为你赚钱的地方,例如投资基金、生意或房地产。
做事业 专长兴趣最要紧
台北旅店集团董事长戴彰纪,在4年内绕台北火车站开了6家时尚平价旅馆,在经济不景气中,入住率仍超过九成。他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专长,不知兴趣在哪里,就无法把潜能发挥到极致。”他花了很多时间了解自己,如今他把既有的成就归功于:从不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
戴彰纪从学生时代起就不爱念书,喜欢交朋友。他颇具商业头脑,在校期间就卖起了电子计算器。“我知道自己是天生的业务高手,所以一出校门就去汇丰汽车面试当业务员。”
戴彰纪年纪轻轻,就成为汇丰汽车地区销售经理,学得一身业务本领,也累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过,他发现业务员不能久做。由于每天骑车在外奔波,拜访客户,他曾发生两次车祸。“那一刻我躺在病床上,就知道我赚的钱要好好存下来,找一个不用这么奔波卖命的工作,不然迟早会惨死在车轮下。”
经朋友介绍,他大胆尝试各项投资,陆续投资过海鲜餐厅、轿车出租、花店……收获都不大,直到投资旅馆业。他发现这一行现金收入很稳定,投资过程一开始虽感生疏,但他愿意尝试,只当试探“水温”,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撤资,决不恋战。
戴彰纪并无父母庇荫,所以尽管心态积极,却很小心,时刻都有很强的危机感。他总是找比自己精明的人一起投资。他说:“我随时在找比我能力强的人合作。”在台湾房地产起飞的年代,他与朋友合伙投资房地产,累积了相当的财富。
在事业的巅峰,戴彰纪发现自己肝功能失常,濒临死亡,不得不退休,带着一双儿女周游各大洲。在旅行中,他住过许多经济型酒店,深感台湾最需要的就是平价旅店。
2004年,他康复后回到台湾,率先在台湾推出结合文化创意与时尚的平价旅馆,平均每晚价格在1200元新台币到3000元新台币之间,目前旗下有喜瑞、新驿、新尚、丹迪4个品牌,共6家旅馆,短时间内就创下傲人成绩。戴彰纪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上帝不让我死,就是要让很多人快乐;我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有旅人减轻负担,得到愉悦。”
追求财富的最大障碍:胆小
20年前,杰夫·哈里斯完全看不出自己会成为有钱人。他读大学半途辍学,辛苦工作养活妻子和3名子女,除了在杂货店当店员,还要到废物堆积场,和囚犯并肩熔化废金属。“我们最穷的时候没钱去自助洗衣店,只能在浴缸里洗衣服。”哈里斯今年49岁,住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约克市,是名投资顾问,身家逾亿。
哈里斯能比别人赚更多的钱,有个很重要的因素:他始终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致富。在美国拥有财富超过500万美元的富人中,百分之八十都和哈里斯一样,出身中下阶层。渴望成为有钱人,是致富关键的第一步。美国畅销书《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的作者哈福·艾克说:“追求财富的最大障碍是胆小。很多人不敢向往高远的目标,但目标定得低,成就就有限。”
哈里斯在一次圣诞派对上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说:“听他一席话,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我开始在工作之余阅读投资类书籍,每个月用25美元购买基金。”之后,他在小区里教授投资,学生们成了他的第一批客户,为他的投资事业打下基础。“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波折,但我都能一一克服,因为我深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通过学习弥补不足
史蒂夫·马克斯韦尔大学毕业后从事高科技行业,对理财一窍不通。他今年45岁,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温莎市,育有3名子女。他说:“我在大学选修过财务管理课,却为了滑雪而逃课。结果,我必须到银行里,请银行职员教我如何核对银行对账单。”
追求财富的另一大障碍是无知,许多人因为不懂而远离投资。但要赚钱,就必须懂得理财。马克斯韦尔说:“我阅读了很多关于理财与投资的书刊,向每一位我认识的理财高手求教。”
然后他与妻子运用所学,量入为出。他们从不冲动购物;买东西时,不论是车还是家具都讨价还价;虽然早已有能力换更大的房子,却一直按兵不动,并将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拿去投资。如此不到10年,他便成了千万富翁。“如果有人问我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便去研究,从中学习。”
2003年,马克斯韦尔辞掉工作,成为一家公司的合伙人,专门为企业(包括沃尔玛)员工举办个人理财讲座。他也开始参加不动产投资讲座,获益匪浅,投资的房地产总值约3000万美元。
“我原本是名工程师,从没想到会有今天;一点点的学习带来了这一切。我们一旦掌握了基本功,潜能便可无限发挥。”
靠经营实业起家
香港在短短12年间经历了两波金融危机,但白富鸿仍能成功创业,他创办的“燕之家”燕窝专卖店生意遍及粤港澳。他认为:“从商者要有燕子般不怕艰辛的毅力,努力做到最后一刻。”
白富鸿现年45岁,1988年在加拿大读完工商管理回到香港,投身于房地产行业,1997年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希望在房地产业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当年香港受回归的乐观情绪影响,百业兴旺。白富鸿的公司在1997年上旬开业,年底亚洲金融风暴袭来,他为了求生存,推出自家品牌服装,开设网购业务,可惜成绩不理想。
白富鸿说,虽说香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而百业萎缩,但他发现,有些卖燕窝干货和即食燕窝的店却门庭若市,有几家甚至逆势扩张。他研究之后,通过一位做燕窝批发的朋友引介入行,2000年两人合资开设了“燕之家”燕窝专卖店。
“我专注零售,伙伴喜欢做批发,理念不同,两年后‘燕之家’由我独资经营。至今,粤港澳三地的分店及零售店铺已有30家。”他坦言,与批发相比,经营零售更费神,更花心思。
“这几年,我仍买卖股票和房地产,但始终觉得经营实业才能致富,因为实业有稳定的收入。不少成功的生意人都是靠实业起家的。”
除了销售即食和干货燕窝外,白富鸿不断发挥创意,推出多种燕窝副产品,如饮品、甜品、炖汤等,期望燕窝产品生活化、大众化、年轻化。
白富鸿说,创业者必须冒风险,要敢于承担。
这便是他的经验之谈。
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3:
新大陆集团总裁胡刚两度白手起家成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
时势造英雄。福建新大陆集团总裁胡钢,刚刚42岁,已是一个拥有总资产十几亿元人民币、集团旗下拥有12家控股企业,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即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横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环保三个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的老板。谁能想到,十几年的商海生涯中,他曾两度白手起家呢?
胡钢属于典型的福建人,头脑聪明,做事踏实,能吃苦耐劳。1975年,他高中毕业後,也像周围的同龄人一样,到农村上山下乡。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知识的渴求。所以,恢复高考,他就考上了福州大学自动化专业。
毕业後,胡钢在福建省电脑研究所工作了六、七年。这期间,他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成果。当时电子部还把他列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对象,这使得他有机会参加中国IT行业一些政策、方案的制定工作。
而他的重要成果当属中国第一块汉卡的开发,这解决了英文软件无须修改而直接处理中文信息的问题,在当时极为轰动。18个月後,联想集团还专门请他去看他们的汉卡研究成果,征求他的意见,可见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但是,胡钢所在的单位却未能充分意识到它的作用,没有及时加以完善,反而互相扯皮。最终,这个成果只卖了一千多套,赚了2、3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头头认为这已经很不错啦。
萌发了自己创业念头
这种体制让胡钢非常不适应,因为它产生不了很好的效益。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产品是失败的。一个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重要的不是看它得了什麽奖,而是能否被社会接受,能有多大的市场占有率。对这种体制的失望,让胡钢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1988年,胡钢带领15名科研人员,凭藉25万元人民币资金,创办了福建实达电脑有限公司。现在谈起来,胡钢说自己那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自己创办公司应该能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尽快地实现。他那时还不到30岁,看到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是外国的,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他笑言,就是这种原始的爱国主义,这种不服气的心态,让他脱离了国有体制,跳进了市场经济的商海。
1992年,实达成为全国电子百强、营业规模逾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电脑终端机,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实达是国有控股、职工参股的企业。企业赚钱了,主管“婆婆”也有话了,但是对业务又不太懂,于是弄得人心涣散。
一开始,胡钢还寄希望于改造实达,想增大员工与新骨干的股份,减少国有控股,但一年下来,才发现做起来很难。与其这样折腾,不如重新开始。他就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
对于胡钢离开实达的原因,业界议论纷纷,他自己就听到了三、四十种版本。其实,他也承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条,是他逐步看清楚了,高科技的企业,一定要有民营机制与它相对应,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而且,他认定,民营科技企业一定会有大发展的一天,谁先做好准备,谁就能够抓住机遇。
重新创办全民营企业
于是,1994年初,胡钢放弃了在实达所拥有的利益,再次两手空空,重新创办全民营的新大陆。周围的人不理解他为什麽在事业如此辉煌的时候却激流勇退,去借钱办一家小公司。
现在回过头来看,胡钢一点也不後悔当初的选择。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事实证明,短短的七年,新大陆已从几百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十几亿元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目前,新大陆集团旗下拥有12家控股企业,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即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横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与环保三个领域。
胡钢介绍说,新大陆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业务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终端机应用性产品,包括金融POS、终端、二维码技术和机具、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电子税控设备等等;另一块是系统软件产品与服务,包括移动通信支撑网、金融电子化核心业务等系统软件,并已开始介入网络软件和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