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教育论文
“问题儿童”即是存在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经常引起麻烦行为的儿童。这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教师应留心“问题儿童”的不良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问题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问题儿童教育论文篇一
《“问题儿童”的教育研究》
【摘要】“问题儿童”即是存在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经常引起麻烦行为的儿童。这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教师应留心“问题儿童”的不良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采用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儿童” 不良现象 成因简析 教育策略
所谓“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如果“问题儿童”的问题得不到矫正,顺其发展,不仅给家长造成烦恼,严重的还会危害社会;如果对“问题儿童”针对的问题,引导有方,教育得法,同样可以把他们教育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有利于家庭,有益于国家。教育好问题儿童功德无量。研究“问题儿童”的教育很有必要。
1 问题儿童的不良表现
(1)自制能力差,上课不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做事拖拖拉拉,学习成绩差,无心向学。
(2)活动过度,行为粗暴,经常打架,不遵守纪律,随意破坏公共财物,欺骗老师、同学或家长,喜欢小偷小摸。
(3)羞怯胆小,性格内向,孤僻,神经过敏,过度焦虑,遇到困难退缩,有事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
(4)自卑,对人对事冷漠,缺乏爱心,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我行我素。
2 “问题儿童”的成因简析
(1)家庭原因。“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的是由不良需要或开始主要是由好奇、试探等幼稚的心理引起,有的是由于遭受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引起的,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主要根源。“隔代教育”是产生“问题儿童”的直接因素。具体地说,“隔代教育”的儿童从小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分地溺爱也导致了不良习俗的形成。如自私、任性、暴躁、冷漠、极端等等。这种性格缺陷对儿童的成长极其不利。
(2)学校原因。教育主体的教育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直接原因。学校是教育儿童的主阵地。比喻儿童有了问题行为,老师却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这部分孩子成绩普遍较差,如果老师对其冷眼相待,置之不理,就会让他们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激发起反教育的情绪,长此下去他们就会与老师的教育背道而驰,就会丧失最基本的道德认识、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问题儿童”。
(3)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现也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认为读不读书将来一样可以出去打工挣钱,还有的甚至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家里不缺钱,读书无用。游戏厅、网吧等对约束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诱惑力,那里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甚至逃课、逃学,再加上没有父母的监管,逐渐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3 “问题儿童”的教育策略
(1)培养“问题儿童”的自信心。这些儿童一般都丧失了自信心,成绩跟不上,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爱与帮助,所以自暴自弃,对老师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自信心是转化问题儿童的基石,只有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问题儿童”。要强化学校对“问题儿童”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加以表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要引导“问题儿童”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3)老师要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问题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谈。要对这些儿童有充分的了解,要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但千万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要与孩子交谈,交谈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之以行,要让孩子从内心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放失的进行教育。
4 老师要包容“问题儿童”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对他们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教师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起转化一个“问题儿童”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观念,要给“问题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要允许他们在接受教育中有反复、有回潮。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改错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的,随着教育的不断进行,学生的道德认识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能够逐步得到克服和改正。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有诚心、爱心、耐心,只要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克服了缺点和错误,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5 家庭、学校互相配合
“问题儿童”一般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对“问题儿童”的教育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才行。家庭的配合是转化“问题儿童”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校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等,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问题儿童”的出现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对待,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问题儿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问题儿童”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合理的教育,这些迟开的花朵同样会是今天的桃李芬芳,明天的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