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散文

2016-12-02

没有对于什么是良好教育的理想,没有某种关于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我们就无法从事教育;下面是有关于教育的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教育的散文:教育

孩子肚子又疼了,这是近几天再次疼痛,痛得他牙关紧咬,难于忍受。我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驾车向城里飞驰而去。

“孩子,还疼吗?”

我问道。

“噢!”

孩子忍着痛答道。

“是啊!孩子,你要知道,人一生,快乐和痛苦总是并存着,来自于生活的,身体的,以及方方面面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都得面对,并且乐观地面对,因为,从我们一出生,就注意了与痛苦同行。

孩子没有支声,我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也许努力的过程是痛苦的,可我们没法抉择。”

孩子没有吱声,我也就停了下来,专注地开车。

来到中医院,没想到中医院一个医生也没有,门卫告诉我,这里不能看病了,要看得到其他医院。

于是我们只好走出医院,孩子肚子显得更加疼痛。他双手捂着肚子,慢腾腾地走着。

“疼吗?”

我又问。

“噢!”

孩子有气无力地回答。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不幸,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能伸出一只援助的手,我们得靠自己,努力的拼出一条生路,就像一株藤萝一样,依靠一棵大树,他永远是那么纤弱,只有勇敢站起来,迎接风雨,迎接阳光,才能站得更高。”孩子没有吱声,大概是疼痛的原故,我也就打住了谈话,用一只手挽着孩子向前走着。

看好病,另外捡了一些中草药。孩子的病没有一点好转,只有把希望寄在回家吃中草药上。

将车开出医院,却佛仿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瞧!孩子!”

我说。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明明看上去很直的路,我们却要绕一个大弯才能上路,所以别指望人生是坦途,应认清哪些是必经之路。”

“老爸,别说了,我不好受,你的人生经验很多,哪儿都有你的哲理,今天 你说了三种生活经验了,够了,再说我接受不了了。”

我不禁哑然。

是啊,为人父母每时每刻都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孩子,但又有多少孩子能接受呢?

关于教育的散文:应试教育

我现在拿出纸和笔,想要写篇文章投给新概念。这是难得的空闲时间,我暂时放下一本本的辅导书,笔记,习题,只是想写点东西。可是我面对这张纸,什么都写不出来。

我向身边奋笔疾书的同学抱怨:“我写不出来啊,一点灵感都没有啊,快疯了!”她们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你是高三生,你不写作业写那些破东西干嘛?上午的政治笔记整理完了?英语笔记补完了?数学学案写完了?

我知道,我是高三生了。当我看到高一新生一个个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样子,看到他们谈笑风生指点江山的样子,我就知道,我已经被那个时代彻底抛弃了。作为高三生,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算着数学习题,写满整整几页演算纸,结果却面对一个与答案不符的数抓狂,只能一页又一页的抄写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点,反复背诵。“我国公民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我们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学地理,学历史,学各种学科,可我都不知道这些东西除了多考点分还能带给我什么。我们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拟题,争分夺秒的写到手臂酸疼,腰板僵硬。这套题还没消化掉又来了下一套。周而复始。

我们写论文,那些论据被反复引用,屈原一天不知道要跳几次汨罗江,项羽不知要一天自刎几次。我们千篇一律的引用着众所周知的论据,再感慨几句,呼吁几句,就成了一篇议论文。阅卷老师最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文章,可那些文章,论点论据论证,甚至连写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都相差无几。我不知道这样与文学无关,与思想无干的文章有什么用。呵,我真傻,为了得高分呀!上学不就是为了得高分吗?老师们都说了,“高考不考的咱就不讲,只要咱们讲的高考就都有可能出现,当你背书做题时想着:高考就考这个知识点,那你的学习效率就提高了。”是呀,为了高考学习嘛,如果高考不考,谁还学这个!

我已经两个月没写什么东西了,那些喜爱的书,也被买来装在箱子里没时间看上一眼。我怕这样下去我会废掉,成为一个只知道背书做题的机器人。谈到机器人,我又有疑问了,既然这社会追求高效率,那么直接交给机器人不就行了,还要人干吗?既然这社会为了所谓的追求,可以抛弃一切良知,可以为了高考背诵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面对跌倒老人、跳楼青年、撞伤儿童视若无睹,那还要感情干吗?

呵,还是冷血无情的机器人正打着“人”的招牌横行于世呢?

我作文一直在40分上下徘徊,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会举例论证,不会赞美社会呀!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我看到这个题目,怀着气愤的心情洋洋洒洒的写下心中所想。或许那篇文章有些偏激了,作文发下来,老师说,“作为学生,抨击现实,批判教育的文章是不会得高分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再不好,你们也没有资格批判。”

呵,呵呵,是呀。我们还要靠教育考大学呢,还要靠学历找工作,我们有什么资格不满意啊。

可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我想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这样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可同时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经济如此,文化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皆是为了巩固统治,束缚思想。《儒林外史》批判和揭露了精神空虚堕落的知识分子面貌,抨击了戕害知识分子灵魂,使其道德沦丧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应试教育,如今的高考制度又何尝不是变相的科举制度呢?

我们多是怀揣着梦想走进校园的,想通过学习这一方式完成内心最纯真的向往。我相信古代的秀才们也是怀揣着梦想度过十载寒窗苦读,满怀希望的走进考场的。可结果呢?中举了,不过是封建王朝又多了一个贪官污吏,不中举的,或是继续苦读,像范进一样熬了数十载,在得知中举后高兴的昏死过去,或是成了亲朋邻居挖苦讽刺的孔乙己。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怪不得他们,要怪就怪这吃人的应试教育。为了功名,为了钱途,可真是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学生们上街买东西,是一眼就能分辨出的。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那是受教育人特有的“气质”。呵,这也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我们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背的滚瓜烂熟,却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究竟哪里体现为人民服务了。政府大楼修建的富丽堂皇,可是他们看到门前饿倒的贫苦人民了吗?看到欺软怕硬的城管了吗?看到公交车上蹲在角落里的农民老伯了吗?看到……算了,我不说这些。政治书上明明写着: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我们又能对政府抱有多大期望呢?我们背了一大堆与社会现实不符的东西,目光呆滞,神情刻板,不容易分辨才怪!

都说十八九的姑娘一朵花。这简直是这世上最荒谬的笑话。十八九岁的姑娘全坐在二氧化碳密度过大的教室里埋头苦读。她们的脸上不但没有开花,而且写满了无助和恐慌。她们在写作业,在背课本,一本书她们翻来覆去的背了一遍又一遍,哪怕那是现实绝对不会出现的“真理”。她们抱怨着:“这破题都不是人出的,唉,我又算错了,我整整算了一节课啊。”“诶呀,我的英语单词还不会背呢。”“那政治大题我不会答啊,怎么办。”她们根本没时间伸展坐了一天的身体,根本顾不得自己已经腰肌劳损,并患了肌肉风湿,顾不得眼睛已经四五百度,脑袋已经昏胀无比。

班主任说,知耻者后勇,麻木者沉沦。他说当前的第一要义是学习,一切以成绩分数为标准。就为了学习,我们对社会种种冷漠现象熟视无睹,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另一种麻木,另一种耻辱和沉沦。

应试教育磨灭了学生们最纯真的性灵,让我们成为高考的奴隶。千篇一律的习题,三点一线的生活,墨守成规的习惯,使我们缺失了质疑精神,丧失了创新意识,丢失了最初的梦想。可是我也曾立志报效祖国,想做个大画家,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可上了学,老师们说,只有成绩才是资本,你花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相应的,就没有时间学习。我不是神人,我不会分身术,我没有三头六臂不会腾云驾雾来无影去无踪。为了所谓的成绩学业,我放弃了当画家的梦想。天知道,当左邻右舍夸我画的好看,当老师们主动找我办板报时,我心里有多高兴,现在拿起画笔却什么都画不出时,心里又有多痛。

中国学子,为了圆梦,反而放弃了梦想,苦拼学业。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是有多少人,满怀憧憬的走进了森林,结果迷路了,满怀期待的扬帆起航,结果沉船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也有不少人,住上了豪宅,开着昂贵跑车,抱得美人归。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不相信再这样下去,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会实现。就为了那所谓的“出息”,为了那所谓的“功成名就”,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彻底丧失了那份纯真。

还记得小时候信誓旦旦许下的梦想吗?现在已经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渐行渐远了吧。

我知道,我只能走前人走过的路,因为这是现实。可是另一种意识告诉我,我不想做一个只会背书做题的机器,我需要思维,需要感知,我想要自己去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一味的吞咽前人咀嚼过的残渣。

我喜欢学习,喜欢知识,只是不喜欢僵硬刻板的模式化的应试教育而已。一直以来,我都在抗拒这种模式,可现在作为高三生,我却不得不对它屈服,即使我知道我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与最初的梦想背道而驰。

我写下这篇文章,只是作为一个与梦想背道而驰的人,做垂死的挣扎。

关于教育的散文: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

12月13日,我代表学校在西安交大附中参加了以“创新与责任”为主题的“西安市2013年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暨年度素质教育创新人物颁奖仪式”。聆听了两位专家和数名获奖老师的报告。第一位作报告的专家是韩主任。他40余岁,身材消瘦,身着褪了色的旧西服,头发凌乱,纽扣开怀,近乎是不修边幅,很显然是随意为之。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邋遢。他主要通过PPT,把十八大三中全会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政策理论进行了逐条宣读。刚开始,我还以为精彩内容在后面,充满了期待。没想到,当听到主持人说:“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韩主任的精彩演讲。”时,我才知道,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稀稀拉拉的掌声顿时响起,鼓掌的,估计大半都是源于礼貌,而非发自内心的赞许。我自然也不愿鼓掌。放眼四周,只见大家昏昏欲睡。随后他还自我介绍说是博士毕业。

那时,我就在心里寻思:这是专家吗?难道中国的博士就是这等水平?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内容,报纸上不都全文刊载了吗?还用得着千名学校骨干精英挨饿受冻坐在报告厅专门听他的讲解吗?何况,连讲解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照着PPT逐条宣读而已。就算读,都费劲,声音小的,像我等坐在后面的老师,根本就听不清,话筒在他面前,俨然是摆设一般。中途,明显有部分老师悄然离开。

我差点也萌生了退场的念头,但转念一想,是学校派我来代表王校长参加这次论坛的。我就坐的椅背上,就一上一下赫然贴有周至县和王宏波的标签和姓名。而且本县参加本次论坛的普通教师,仅有四名,我也是荣幸的其中之一,其余人员不是教育局领导,就是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