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篇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关键词:心理问题 心理成因 心理咨询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走进大学校园后,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本班同学尤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每个人的渴望。但实际情况是,相当比例的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遭遇挫折,出现沟通不良、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现象。同学之间不是相互帮助、关心体贴,而是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因一些小事就会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产生更大的冲突。这种种人际冲突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交往恐怖、孤独无援的感觉。其中一些是缺乏交往技能,同时也和家庭背景及个人性格相关,最终使他们产生孤独、空虚、失落感并出现敏感多疑、自卑、敌意等心理症状。
2.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而现今的大学校园里似乎已很难看到学生们伏案苦读的情景,多数学生有厌学心理。宽松的学习环境和高中时代已有天壤之别,有些教师甚至在考试前给学生提供各种“提示”、“范围”。虽然有高额奖学金的激励,但由于评奖标准不一致,奖学金往往被那些活动较多而不仅仅是学习较好的学生获得,这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厌学心理。另外,有些学生还存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比较明显的是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是一种典型而普遍的应激现象,不仅影响考试结果,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学期考试期间,由于周期长,相当多的学生还会出现另一种考试应激,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睡眠失调、免疫力下降和记忆减退、焦虑等不良情绪。由于平常学习节奏缓慢,而考试期间临时突击,时间安排不够规律,加上各种压力,许多人会出现以上种种症状。
3.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大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学们的友情,同时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甚至得到爱情,这是正常的。但不少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欠缺,从而出现情感心理问题。这表现为,一方面得不到自己想象的友情和关心,另一方面与异性交往困难,单相思甚至是失恋的痛苦折磨着他们。据调查,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恋爱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并导致悲观等一些不良情绪,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
这在大学新生中表现比较明显。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生活非常绚丽动人,但真正进入学校之后却发觉并非如此。学校也犹如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一些大学生期望太高,入学后失望太大,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原来自己心中圣洁无比的大学校园竟是如此的“丑陋”。一些人很难接受这种巨大反差,失落心理逐渐控制他们。同时,衣食住行等种种生活细节都与中学时代不同,需要自己安排生活,这使许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大学生长时间难以适应,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极大挫伤,也极有可能使大学生由自尊变为自卑,甚至出现抑郁、强迫、恐怖等心理症状。
5.就业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紧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使自主择业成为毕业生的唯一选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缺乏选择的主动性,对面试缺乏自信,不知怎样才能适当地自我推荐,缺乏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过于求功利,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专业领域等。
二、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在婴幼儿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模仿能力的发育期,由于家长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往往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许多事情不用由他们来做的思想。长大以后,他们不但自理能力弱,而且固执。同时,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气氛不和谐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父母离异不仅影响双方,更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调查表明,父母离异后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一年内对生活感到乏味。大学里的贫困生中有些人来自单亲家庭。他们衣着朴素、性格内向,对校内开展的活动参与较少,害怕别人议论自己。婚姻的破裂,会使父母将生活中的不满和愤恨转化为一种观念并加诸子女身上,这种有意无意的影响都会促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使他们容易产生怀疑、否定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2.学校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小学阶段,它是儿童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追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与当年的中小学教育分不开,更与其任教的教师分不开。许多心理疾患是由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不当造成的,他们的言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遗留下来。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关调查发现,相当比例存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是由于其在中学期间受到教师不公正的的指责、惩罚,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使他们封闭自己,产生悲观恐惧、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宿舍、班集体、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大学校园里的校风、学风、集体精神、文体活动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3.自身因素
首先,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脱离父母的约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手足无措。有的学生不善于认识和分析问题,不善于重建平衡,不善于运用自我调节功能克服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一旦面临某种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其次,学生自身身体疾病的影响。由于体育课不再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身体的锻炼。同时,学校对学生的饮食起居也不如高中严格,一些学生的生活很不规律,这也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一些大学生发病后不愿及时诊治,最后直接影响到本人的学习生活,造成精力不集中、精神空虚、烦躁。由此,有的提出休学,有的甚至会因为自己得病既增加社会负担也增加家庭负担,而产生轻生念头。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第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个别学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与人沟通,难以与他人建立友情,出现所谓的“不合群”现象;即使有人与自己主动接触,也抱有怀疑、回避的态度,在无意识中将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距离群体生活越来越远,愈加畏惧和回避群体生活和与人沟通,最终导致“自闭症”。
最后,遗传因素。一些研究表明,学生的一些重型心理障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与遗传密切相关,而轻型心理障碍则关联度较小。还有研究表明,心理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加,遗传因素的影响呈下降趋势,环境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但大学生的年龄处于青春后期,因此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普及心理教育
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创设性地设置内容,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有重点地来设置教学内容。目前,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教育。
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既应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耐心的指导,使他们不仅能主观认识自己,还能客观认识他人;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学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交往场所,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悟人际交往的真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满怀激情、富于理想,勇于追求美好事物,常常对自己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但是由于他们的感情强烈而脆弱,知识经验积累不足,在认识上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往往求得在想象中的心理满足或者错误、片面地来对待理想和现实。高校工作者要因势利导,促使大学生在自我和社会发展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不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责任,不单纯地沉溺于对自己未来的自我设计之中,从而缓解因不满现实带来的过度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避免对社会产生敌意,形成厌世等情绪和行为。
(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的低年级学生、毕业年级的学生和特困生相对于整体而言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状况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1.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
大一新生离开家长的呵护,来到象牙塔内,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可能茫然不知所措,易产生心理问题。针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一入学就应对其进行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
2.对毕业生的心理教育
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就业,面对就业压力,他们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诱发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症。高校工作者应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理想与现实、学业与工作等问题,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就业问题。
3.对特困生的心理教育
特困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了学校、社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方面的帮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应把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正规化、科学化,除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育,学校还要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了相应的机构,但专职人员的数量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除适当增加人员外,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使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操作的训练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功底浅薄,在咨询实践中不易做出准确、科学的诊断,有时还会出现误导,使症状加重,延误治疗;技能操作上不熟练,往往会给求助者造成误解,失去矫治信心,不但不能减轻求助者的痛苦与烦恼,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学校必须确保有关人员能够掌握科学的心理测量方法,正确诊断心理疾病,及时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对在诊断或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有关信息规范地加以处理,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等。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应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应通过实施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使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更加自信地面对社会和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贾可心.婚变家庭对子女的伤害[N].厦门日报,2000-07-28,(3).
[3]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心理学报,2001,(2).
[4]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5]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