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

2017-03-06

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篇一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分析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我国会计电算化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其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中的原因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影响企业是否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的重视度。如果一个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那么这个企业的电算化往往实施得比较顺利且效果较为理想。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并不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认为手工记账就可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开展会计电算化反而会浪费企业资源,并未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帮助。

2.电算化前期准备不足。首先,资金不足是阻碍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是纯粹的传统手工做账。其次,缺乏对手工模式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调整。手工模式下的主要缺点是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流程重复等,对于这些缺陷一些企业并未分析,这就不能合并和调整简单重复的业务流程,没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优化业务流程。同时,虽然现在的软件已尽可能多地考虑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状况,但各个企业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在采用软件时对会计信息系统作一些个性化的调整,但很多企业并未这样做。

3.企业的电算化管理混乱。为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但有些企业未对操作人员权限作严格的限制,对于电算化系统的维护未设置专门的维护人员,对电算化的岗位设置与原来手工模式下的一样,也未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机房和相应的上机操作制度,致使会计电算化管理混乱。

4.财会综合型人才紧缺。由于中小企业实力和资金有限,他们往往难以招到既有良好的会计素养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高素质会计人员。财会人员复合技能水平偏低、不能有效地利用会计电算化资源是普遍现象,这对于企业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

5.对财务软件的功能应用不全面。应用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是为了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资金的管理、分析。但大部分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主要是利用财务软件代替手工记账。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手工进行,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严重,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作用。

6.财会资料的安全性和共享性差。企业在选购财务软件时,经常只思考单个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而未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其结果是财务部门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微机未能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进行信息连接,其他部门不能有效地共享财务部门的信息资料。除此之外,会计信息系统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主要有:第一,硬件风险。硬件设备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设施,硬件若出现故障必然会阻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软件风险。软件风险主要有软件的安装不规范、缺乏维护升级、软件漏洞、病毒、兼容性差等。由于企业资金的限制,往往对软件的维护与升级重视不够,而操作过程中传输介质的滥用会使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第三,会计人员风险。会计人员风险主要表现在:由于会计人员的误操作而破坏了数据;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感,未严格按要求操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故意泄漏密码、窃取、篡改会计信息等。

二、对于衡阳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优越性的认识。企业领导从心底接受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为完成这一任务,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IT行业必须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方式灌输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使领导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流程及要求,以便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领导。

2.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前期安排。第一,规划好企业有限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不可能对电算化的投入面面俱到,所以必须去掉华而不实的附加安排,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重要部分。另外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业务不如大企业那么宽泛而繁杂,专一化程度较高,所以在选择财务软件时不必要求大而全,这样的软件往往价格昂贵,只需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择优购买即可。第二,调整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必须理解企业目前流程的特征并思考如何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若企业对这方面不用心,会导致财务花更多的时间精力修订电算化系统软件,这不仅会耗费更多投资,还可能影响将来的维护升级。

3.健全会计电算化的配套制度。第一,建立岗位及职责的管理制度。企业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各岗位职责,不相容的职务应分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情况的发生。第二,建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处理好计算机所处的环境,设置必要的防火、防水、防尘和防盗设施;做好数据的日常备份工作;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财会部门计算机设备必须专机专用;健全故障排除的管理措施;软件升级,硬件的更换都要有审批、监督程序。第三,建立上机操作管理制度。设置用户权限,各授权用户要设置自己的密码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运行日志与上机登记相结合;加强对会计凭证输入前后的审核。第四,建立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首先要有称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规范的资料借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其次还要定期备份档案;另外还要制定档案被破坏后的应急和恢复措施。

4.针对会计电算化培养复合型人才。财会人员是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关键。对于人才的培养应采用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训练出各个层次所需的人才。学校方面要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企业方面对在职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也要落到实处,要针对员工的实际状况分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培训。

5.合理利用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很多人理解的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会计电算化,但其实它应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管理会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它还会从财务会计提供的基本信息之外取得有关信息并进行加工,为管理提供各类有用的资料。因此财会人员理当重视起管理功能的运用,让其作用得到发挥。

三、结语

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大量因素阻碍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同时,在已开展电算化系统的中小企业中,其运行状况也不令人满意。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应根据自身情况,从观念调整、前期准备、人员培训、管理方针等多个方面来下功夫,真正把会计电算化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建敏.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市场,2014(40).

[2]方倩.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实施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3]刘敏.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1.

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篇二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现措施

摘要:在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普遍存在软件效果差、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必须要实施会计电算化,加大设备投入和落实电算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策略

1企业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变化

(1)会计信息处理的形式发生变化。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集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库、信息论和控制论于一体,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被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会计工作逐渐实现现代化。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通过电算化软件来实现,企业需要专业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成本控制、财务预测和销售预测等工作成为企业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实行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传统的手工记账只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由财会人员组成。但是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组成,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悉,实现人机的交互,整体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度和精度。

(3)会计部门的档案管理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档案都是纸质的,数据的记录、更改和变化都需要在会计档案上进行。企业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档案都存留在计算机网络上,财会人员需要打印纸质的会计档案,对重要的磁盘和光盘进行保存,方便进行及时的检查。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下,会计档案形式、内容和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2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现状

(1)会计电算化发展比较缓慢。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开展状况不太理想,大量规模很小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展会计电算化。另外中小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所采用的财务软件品牌比较集中,主要是《用友财务软件》和《金蝶财务软件》。从功能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主要应用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子系统,即主要应用财务软件进行凭证填制、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工作,商业企业较多地应用了存货子系统、库存子系统,其他子系统如应收款系统、应付款系统、工资子系统等应用较少,成本子系统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特点而导致几乎没有企业应用,很少有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2)财务的软件实施效果较差。从岗位设置来讲,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下的岗位设置方法,即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有基本会计岗位兼任。由于设备维护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设置了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日常运行的维护管理,然而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系统管理员,系统出了毛病找人来修,或者会计人员同时负责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增加了财会部门系统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和购置电算化系统的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显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效果。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实施会计电算化,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不大。

(3)会计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孤岛是指企业的信息不能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或外部有关部门之间共享,企业信息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中小企业对财务软件的功能应用较少,只是某些部门实施了电算化工作,其他部门仍然采用手工处理方式,导致电子信息滞阻于部门内部,不便于信息的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还不能直接按照企业外部环境的要求输出信息,企业通常只是按照工商、税务、银行等机关的要求去组织数据,通过网络或者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上传,如增值税发票和服务业发票是通过相应的软件来开具的,增值税的申报通过专门软件公司编制的软件通过网络进行申报,开票软件导出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导入申报软件。国内银行虽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但很少有出纳从网上办理收支业务,银行照跑不误,最多从网上查查账户余额。总的反馈是企业用的软件越多,信息孤岛也就越多。

3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1)加强会计电算化网络建设。基于企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电算化网络平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单个中心、多点连接”的核算网络,实现会计核算的网络化。从而为会计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企业财务信息,促进核算核算效率的提高。

(2)规范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了确保中小企业电算化系统的规范性,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应针对企业电算化系统在信息采集上存在的漏洞建立采集管理制度,包括密码权限的设置和会计账户专人管理措施。编制合理的科目代码,确保其可扩展性、唯一性和有效性,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系统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私自操作现象。其次: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输出管理,采用专人管理的方案,确保信息输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信息备份制度,并且要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3)加强会计部门的信息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何进行信息的采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首先,建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对会计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会计核算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企业电脑终端实施严格管理,坚决拒绝与企业运营无关的内容连接,对现代多样化的电脑病毒实施有效管理。其次,企业应实施权限分离策略,针对企业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现状,采取保密原则和相互制约等原则。

(4)改善会计部门的办公条件。改善会计的办公条件,须建立适合会计的工作模式,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及时进行维护与更新,安排相关人员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等。在建立工作模式方面,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资金上给予支持,配齐系统所需的软硬件。还需要聘用知识面广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来提供经营有关的信息,并处理系统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总之,建立适合会计的工作模式,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

(5)加强外部与内部监督工作。为使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达到要求的标准,须从企业的外部与内部入手,加强监督工作。外部方面主要指社会、国家层面的监督,例如工商、金融机构、税务等一些部门所实施监督,或是委托他人对企业内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检查在外部的监督下建立账簿体系。

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篇三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思考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各行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会计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关的制度改革对其相关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会计电算化朝着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标志着信息技术将会对会计行业的各项工作产生实质性的作用。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将会使会计行业的战略部署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其准确地把握市场规律,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地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改革;市场规律

在当前形势的影响下,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和习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特定的时期内,会计电算化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保证了企业整体效益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会计电算化已经无法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化的出现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其发展前景也被广泛地看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会计信息化相对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有着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会计电算化及会计信息化概述

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简称,是指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操作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

2.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知识相结合的最原始阶段。在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系统是独立存在的,仅仅是为财务部门服务的。它与企业的销售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等其它部门内部的信息系统彼此之间基本没有信息的交流,所有的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这就严重地阻碍了信息时代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相比,相关工作的完成依然需要技术人员的手工操作,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结合当今时代的总体要求,会计电算化已经无法达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的要求。而会计信息化相对比较全面,它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充分发挥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真正地实现了会计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理想目标。同时,会计信息化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在社会经营活动中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的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及时了了解不同投资活动中产生的实际效益,从而对企业的战略投资做出及时地调整。这就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了更合理的规划。会计信息化是新时代的产物,它在传统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了必要地整合。结合现代会计发展的科学模式,它将社会上存在的更多会计信息资源统一归入到信息化理论体系中,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理论的内涵。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最终目标,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是开放的,其资源是可共享的。在这样的信息系统中,操作人员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就能快速地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查找,对可能出现经济问题的区域进行参考性较强的模拟试验,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会计信息化将我国所有的经济信息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会计信息化。

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分析

结合会计行业整体的发展现状,虽然会计电算化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有着一定的适应性。但是,结合当今社会会计行业整体的发展形势,会计电算化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整体的发展。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利用高效的技术手段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当前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必要地改革。当今时代,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许多的财务信息。这不仅加大了企业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负担,也对实际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大量需要及时处理的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工作需求,对于企业未来生产规模的扩大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相关决策者应该及时地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这种过渡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在会计业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整体的发展注入活力,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为自身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提供可靠地保障。同时,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也是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能够为企业获取市场信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资源信息传递效率方面,会计信息化相对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为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更多的选择,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客观地体现出了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这种过渡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得到了有效地处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时,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也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不仅保证了企业正常的发展,而且及时地消除了由于会计信息处理不当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计信息化模式的出现,是符合会计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的。它将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大的推动力,为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在过渡的过程中,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中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能够为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使得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达到会计领域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这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深远地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度存在的障碍

1.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认识不足

会计电算化在长期的应用中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有着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但是,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信息。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依然利用会计电算化的方式处理日常的工作问题,忽略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偏低,阻碍了企业正常地发展。会计工作者对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认识不足,客观地体现出了这些从业人员对于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于会计信息化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的适应性缺少必要地理解。

2.会计电算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差

企业的操作人员在利用会计电算化完成相关的工作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相关功能完成对财务报表的制作。具体过程是:操作人员将重要的数据输入到电脑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然后通过一些软件的功能计算,最后获得满足要求的财务报表。在完成数据输入的过程中,相关的核算信息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工录入,电脑系统对其决策信息无法同步地识别,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差。

3.会计电算化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

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技能及处理实际问题的相关经验,达到岗位的具体要求。但是,结合目前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无法解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企业缺乏会计专业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人才,使得会计电算化整体的工作效率偏低,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途径

1.改变企业管理层管理观念

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目标,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管理观念。企业高层的管理理念是企业所有决策的制定者,是企业战略部署的领导者,对于企业整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观念,意味着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随时依据市场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为会计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可靠地保障。企业管理层管理理念的改变,是会计信息化广泛推广的重要动力来源。

2.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比,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当会计人员能够熟练地将会计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时,才能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初级阶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进一步地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才有利于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实现。

3.通过会计信息化实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

会计信息化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会计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企业的财务部门通过会计信息化可以随时关注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收益,对于企业的战略投资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财务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化可以进一步地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利用对于企业的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企业产业升级目标的快速实现。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起始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已经无法达到时代发展的相关要求。在当今信息化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加快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这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小榆.论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2]李颖.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5,(09).

有关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推荐:

1.电大会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2.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电大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4.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5.电大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6.电大会计学专科毕业论文

7.电大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8.电大本科会计学毕业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