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护理相关论文范文
由于患者病情的差异及私密性使得妇科护理人员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高度的职业素养以及敬业奉献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妇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妇科护理相关论文范文一:老年妇科术后护理
【论文关键词】老年妇科;术后护理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术后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及手术特殊性采用心理护理、合理体位、营养饮食、基础护理进行护理与指导。结果 有计划、针对性的术后护理能减少术后风险,增强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护理手段是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保证。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差。老年妇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点的特殊性,生殖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又与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护理工作亦有相应的特殊性。有计划、针对性地做好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式的改进及与手术有关条件的完善,尽管老年妇科手术风险大,机体抵抗力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实践证明老年妇女是可以接受大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加强术后的护理。
1 病情观察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需依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通常术后每0.5~1 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平稳后,每4 h观察1次。术后至少每天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 d。术后1~2 d体温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此为手术正常反应,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变化常有隐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有些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在护理中有足够认识,如出现嗜唾,精神差,低热时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为防止电解质紊乱,应严格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 体位
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术后体位。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侧向一旁,稍垫高一侧肩胸,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留下的针孔约需2周方能愈合,蛛网膜下腔的压力较硬膜外间隙高,脑脊液有可能经穿刺孔不断流出至硬膜外,致使颅内压力降低,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尤其在头部抬高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封闭针孔的血凝块不易脱落,可减少脑脊液流失量,减缓头痛。为此,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者术后宜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如果患者情况稳定,术后次晨可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不张情况的发生。同时,半卧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术后腹腔内血性液体、炎症渗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肠子宫陷凹引流,避免对膈肌激惹,减少脏器刺激。
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协助患者维持正确的体位。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每15 min进行1次腿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每2 h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有助于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老年患者的卧床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注意防止老年人因体位变化引起血压不稳定,突然起床时发生跌倒的情况,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别需要耐心反复交待相关事项,直到确定其完全掌握为止,例如呼唤开关的使用等。
3 饮食
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 h内进食少量流食,48 h进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逐渐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对进食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4 缓解疼痛
虽然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并不严重。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和不适通常集中在切口处,其他还可能有下背部和肩膀,多因在手术台上的体位所致。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感到伤口疼痛,通常手术后24 h内最为明显。持续而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护士应牢记:患者只有在不痛的情况下才能主动配合护理活动,进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为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患者在舒适状态下配合完成护理活动。按医嘱术后24 h内可用盐酸哌替啶等止痛药物或使用镇痛泵为术后患者充分止痛,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止痛剂的使用应在术后48 h后逐渐减少,否则提示切口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需报告医师及时给予处理。
5 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主要的护理目标就是预防并发症。无论手术大小,都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术后并发症可直接发生在伤口,也可以在手术位置周围的器官,或远离手术的部位或体腔内。并发症可能在术后立即发生,或迟些时间发生。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5.1 腹胀 术后腹胀多因术中肠管受到激惹使肠蠕动减弱所致。患者术后呻吟、抽泣、憋气等可咽入大量不易被肠黏膜吸收的气体,加重腹胀。一般情况下肠蠕动于术后12~24 h开始恢复,此时可闻及肠鸣音。通常术后48 h恢复正常肠蠕动,一经排气,腹胀即可缓解。如果术后48 h肠蠕动仍未恢复正常,应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刺激肠蠕动、缓解腹胀的措施很多,例如采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1、2、3灌肠,热敷下腹部等。在肠蠕动已恢复但仍不能排气时,可针刺足三里,或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 mg),肛管排气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如因炎性反应或缺钾引起,则按医嘱分别补以抗生素或钾;形成脓肿者则应及早切开引流。
5.2 泌尿系统感染 尿潴留是发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留置尿管,尽管注意无菌操作技术,也难免发生细菌上行性感染。尿潴留是盆腔内和经阴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剂的使用减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定期坐起来排尿,床边加用屏风,增加液体出入量;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夹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应导尿。一次导尿量超过1 000 ml者,宜暂时留置尿管,每3~4 h开放1次。
老年患者、术后必须长期卧床者,以及过去有尿路感染史的患者都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术后出现尿频、尿痛、并有高热等症者,应按医嘱做尿培养,确定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受术者一般在拔管后4~8 h内可自解小便,注意记录尿量和时间。
5.3 伤口血肿、感染、裂开 多数伤口是清洁封闭创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创口上没有引流物,直到拆线都不必更换敷料。创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压痛明显、肿胀、检查有波动感,应考虑为切口血肿。血肿极易感染,常为伤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遇到异常情况,护士切忌慌张、失态,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同时避免混乱,尽量减少在床边作技术性讨论,为患者提供安全感。少数患者,尤其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者,可出现伤口裂开的严重并发症。此时,患者自觉切口部位轻度疼痛,有渗液从伤口流出;更有甚者,腹部敷料下可见大网膜、肠管脱出。护士在通知医师同时,立即用无菌手术巾覆盖包扎,送手术室协助缝合处理。
6 心理护理
一般老年人反应较慢,记忆力差,但老年人思考问题细致,处世经验丰富,术后焦虑、恐惧、压抑、思前顾后的心态接踵而来。因此,护士应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态度和蔼亲切,反复耐心地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使老年患者产生信赖和亲切感,从而减轻焦虑、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7 出院指导
早期出院已成为一种趋势,出院前需要为患者提供详尽的出院计划,其目标是使个人自我照顾能力达到最大程度。事实上,入院开始就应着手协助患者和家属对出院休息做好计划,并要求家属在患者出院前完成一切准备。为此,需要评估患者所拥有的支持系统,如亲属参与照顾的能力和程度;个案学习自我护理的能力,按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出院指导,尽可能将家属纳入个案健康教育计划内。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自我照顾技巧、生活型态改变后的适应、环境调整及追踪照顾的明确指导;还要提供饮食、药物使用、运动忍受度、可能的并发症及转介指导。为了保证效果,宜列出具体内容的细目单。
妇科护理相关论文范文二:妇科腹部手术后的一般观察护理
【摘 要】 目的 总结交流妇科腹部手术后的观察护理经验,减少患者病痛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420例妇科腹部术后住院患者从神志及麻醉、卧位、生命体征、手术切口、出血、引流管及会阴部、术后并发症、饮食、健康教育几方面临床观察护理后作出总结。结论 全面到位的观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妇科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利于恢复
妇科腹部手术,既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又是一个机体受到创伤的过程,因此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在心理、身体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做好妇科腹部术后的观察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者心身良好恢复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观察护理2006 年1 月~2008 年1 月间,年龄14~76 岁,我院因妇科疾患腹部手术的患者,共计1420 余例。
2 术后观察护理
2.1 患者神志及麻醉是否苏醒的观察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几乎在测量脉搏、血压的同时向他祝贺手术顺利成功。并询问身体有何不适及要求,即可观察到患者神志是否清楚、麻醉是否苏醒,而患者也在心理上得到了及时的安慰。
2.2 卧位的护理
妇科腹部手术一般采用连硬膜外麻醉,回病房后应平卧、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时造成呼吸道阻塞。术后2 小时可使患者定期翻身,术后6 小时即可睡枕头减轻平卧带来的不适。第二天则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促进肺的呼吸有利于痰液排出;还可降低腹部肌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利于体位引流,炎症局限。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并每15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脉搏的次数、节律以及搏动的强弱;呼吸的频率、节律是否均匀;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对比分析前后数值、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以利于对症护理与治疗。
2.4 手术切口的观察
即手术切口有无渗出物,如有则应进一步观察评估渗出物的量、性状,并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做好手术或更换敷料的准备及记录。
2.5 出血的观察
外出血及快速多量的内出血比较容易观察,除生命体征有较大幅度变化外临床表现也较明显。如患者面色苍白、烦躁(应与麻醉苏醒前之烦躁区别)、皮肤湿冷、出现腹胀、移动性浊音等体征。而缓慢少量的内出血则不易被及时发现,但如果仔细观察仍然可在出血早期被发现给予及时救治。
缓慢出血的早期患者的血压往往没有明显改变,但脉搏的变化会早于血压的变化,从最初的快而有力逐渐变得无力缓慢,并且节律时快时慢毫无规律,这是机体从代偿到失代偿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患者的精神状态很委顿或表现出嗜睡、打哈欠(脑缺氧的表现)、皮肤温度低等一系列微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此时应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即可向医生报告。当然还应该评估阴道有无流血及流血的量、性质等。 2.6 引流管及会阴部的护理
保证引流管引流通畅,始终保持引流液不会返流而导致感染,观察引流液的量、质、色,了解腹腔内是否保留有药液,做好记录,以便动态观察。导尿管每4 小时定期开放,集尿袋24 小时更换,会阴冲洗每日两次以预防导尿管拔出后尿储留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7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2.7.1 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预防
由于术中麻醉、切口疼痛、担心引流管脱出等原因,手术后多数患者不愿活动;加上手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出汗多、体液相对不足使痰液不易引流,皮肤潮湿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发生。所以,术后2 小时即应开始定期给患者翻身、叩背、指导用双手按压住切口做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搞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松软、骨突处及身体受压部位,经常用50%酒精做环形按摩和温热毛巾热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加气垫防护。
2.7.2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
妇科手术大都在盆腔深部进行,由于麻醉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1]、术中、术后止血药物的使用、使血液的粘稠度增高,是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长时间制动、卧床、下肢活动减少、导致静脉血流迟缓,下肢静脉极易形成血栓。因此,一般术后2 小时在给患者翻身的同时,即应指导患者做双下肢伸展运动,第二天鼓励下地活动,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2.8 饮食指导
术后进食既可以及时补充营养又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一般术后6 小时即可进食流质饮食,但不要给予牛奶、果汁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发生腹胀。肛门排气后再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2.9 健康教育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定期复查的时间、内容、需要补充的药物、注意事项等;如果是输卵管复通术后的患者,还应告知其受孕的最佳时机在半年内;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 结论
经过对1420 例妇科腹部术后住院患者从神志及麻醉、卧位、生命体征、手术切口、出血、引流管及会阴部、术后并发症、饮食、健康教育几方面观察护理,未出现1 例患者因观察护理不到位而发生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由此可见:整体到位的观察护理既能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缩短治病疗程、节省住院费用,全面支持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芬兰.泌尿外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J].甘肃护理,2010,1(2):22.
浅谈妇科护理相关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浅谈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2.浅谈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3.有关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4.关于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5.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6.妇科护理论文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