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几个奇特案例的思考
在《时代数学学习》教研版2005年第9、10合期上看到三个案例,倍感亲切,因为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有深刻的亲身体验,为方便读者,将原案例摘录如下:
案例1
03级八年级(1)班学生李某,七年级阶段成绩一直平平,2004年9月刚升入八年级时因偶然事故骨折,住院治疗一周后在家休养1个月,住院期间,她深感缺课较多,怕今后跟班更加困难,所以就将课本带到病房自学,在家休养后,任课老师每周抽空利用半天时间给她辅导,主要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批改自学后解答的练习(面批)。其间几次参加单元测试,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班里的高分获得者,返回学校正常学习后,又渐渐退回到原来的中等水平。
案例2
03级初(2)班学生张某,平时成绩中等,2004年9月升入八年级后,她通过竞选担任数学课代表的职务,在担任课代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有时趁到办公室拿作业本的机会向老师提一两个问题。老师对她的工作态度、勇于提问的精神给予了及时的肯定与表扬。任职的两个月内,成绩稳步提高,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课代表。任职期满后,数学成绩又逐渐退回到从前的位置。
案例3
2004年2月,03级七年级(A)、(B)班的数学任课老师因病休假,学校决定由同年级的两位老师分别担任这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这两位代课老师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班的教学任务,都感到很吃力,加上学校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这两个班的教学质量不列入这两位老师的考核范围),这两位老师在课堂内有意无意地减少了讲课时间,有时作业来不及批改就请小组长代劳或集体评讲。刚开始,这两个班的学生对代课老师的教学很不适应,成绩有所滑坡,班主任进行了适时的教育,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配合代课老师,以给代课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到期末考试时,这两个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
这三个案例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没有教师教、教师教得少,学生成绩反而提高了”,似乎有悖常理。
其实这是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这三个案例并不有悖常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也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是教学活动效率高低的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学习活动是不可能在外力高压下高效率地进行的。学校和教师的一切教学和管理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条件,而学生本人的学习需要才是学生学习的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对学生学业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
学生的学习需要虽然包含多方面,但认知需要却是学习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人格特征,有这种学习需要的学生学习主支,把求知当成快乐。遗憾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它所得到的百分比最低。但在非正常情况下学习需要可能会成倍地增强。
案例1中的学生李某在住院期间,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到校上课,她怕缺课多,会跟班困难,这说明她的认知需要得到加强,老师对她的特殊关照,父母的照顾,使她觉得要通过认真学习来报答老师和父母的爱,这使她的认知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她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上升是顺理成章的。而她返回学校正常学习后,影响她认知需要的因素与住院前相同,从而导致她的认知需要也渐渐恢复到从前的程度,成绩退回到原来的中等水平也是理所当然的。
案例2中的学生张某在担任数学科代表期间,她一定很想提高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个人表现需要的加强引起学习城要的增强。老师的重视和及时的肯定,又进一步增强了她的学习动机,因此数学成绩稳步提高。任职期满后,不再担任科代表使她产生一定 的失落感,前期的动力逐渐减小,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
案例3中七年级(A)、(B)班学生刚开始不适应代课老师的教学,成绩有所滑坡,这属于正常现象。在适应了代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后,班主任又进行了适时教育,使学生产生了证明自我价值和能力的需要,以至最终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三个案例都是在非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我们不能以点代面,不能走向极端,既然老师教得多与少不是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因素,那老师就少教或不教了。正常情况下并非如此,精教精讲还是有必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靠外界的强制灌输是无法实现的。而必须将教学的聚焦由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到关注学生怎样学上来。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