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作文
《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篇1
乱世用重典,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当一个执政党的腐败分子呈“萤火闪烁”之时,除了扑灭他,别无他法,因为不扑灭,就可能亡党亡国。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郭佰雄、苏荣、白思培、周本顺、蒋洁敏......,至今,被打的老虎有150多个,这些官员曾经权倾一时,玩权钱色于鼓掌之间的人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腐败没有“软着陆”,只有“硬手铐”。
《人心向背》向观众展示了两个面: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壮士断腕反腐败的一面,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另一个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自甘堕落的贪腐官员的一面。人生没有后悔药,但他们能反思自己,也算是为后来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么多贪官落马,有的被判处死缓,有的无期,有的十多年。今天看到他们流下悔恨的眼泪,留下对党对人民的愧疚。但是,一切都晚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手握大权,何不自尊自重?
剖析贪官堕落之路,不难看出,金钱诱惑、道德沦丧、信仰缺失是他们党性蜕变的主要因素。为什么官至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达到了人生仕途巅峰之时却灵魂坠落到谷底呢?甚至人格人品连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都不如了呢?长期监督缺失或者监督有名无实是根本原因。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不仅是对普通人说的,高官也不例外!所以,实施有效监督,合理分配权力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有第二个周永康,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周本顺。遏制权力过度集中,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行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素。
《人心向背》的反响是强烈的。平时只是零星地看报道,了解反腐败新闻,今天把这些4年来的成果集中起来,观看之后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触动:那就是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扫清前进道路上腐败分子的决心!再大的老虎,只要违纪违法,都没有护身符,都只有一个结局:落马!看《永远在路上》,我感到大快人心,也增强信心!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遵章守纪,更加廉洁行政。
观看《人心向背》,颇感中央管党治党的磅礴气势。中央有决心,全党才有信心。中央有力度,全党才有进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长期净化党的肌体,党才会不忘初心、不变初心,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如期实现。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篇2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一部大型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迅速掀起收视热潮,成为社交媒体上人们热议的话题。据统计,在新浪微博“永远在路上”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677.9万。一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成为舆论的热点,我想除了作品本身故事鲜活、案例生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贪腐的主题,既反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也契合了受众反对腐败的社会心理。
我想用三个词来形容我观看此片的感受。
第一个词是震撼。以往的主流媒体报道通常习惯于运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对一些敏感类的话题通常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但《永远在路上》打破了这个常规,本片通过详实的资料、专业的解读,并运用了场景重现、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塑造真实感,详细披露了一系列落马官员腐败而放纵的堕落细节。这其中既包括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省部级高官,也包括刘大伟、张士龙等群众身边的“小贪巨腐”们,直击了中国的腐败现实问题,这体现了党中央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魄。披露的种种细节,均有据可考,让群众直面腐败行为是怎么一步步产生、演化和蔓延的,让群众感受到中央反腐肃纪的决心和魄力,为党的反腐倡廉行动争取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这种震撼力和影响力,远非任何虚构大片能比。
第二个词是信心。《永远在路上》全景式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历程,通过8个主题,揭示了制度反腐的内在逻辑,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在《人心向背》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态度;在《以上率下》和《踏石留印》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如何持续不断的抓好作风建设;在《利剑出鞘》中我们看到了如何擦亮巡视利剑,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在《把纪律挺在前面》中我们看到了如何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防止“老虎”养成;《拍蝇惩贪》中,我们看到了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向基层推进;在《天网追踪》中,我们看到了国内的老虎苍蝇要打,跑到国外的狐狸也要追;在《标本兼治》看到了党中央是怎么一步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建构反腐制度体系。通过专题片,我们看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铁血决心和正风肃纪的霹雳手段,看到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效果。过去3年的反腐运动已经导致至少100万名官员被调查,与此同时,409名境外涉嫌经济犯罪的逃犯从中国的反腐国际追逃中被抓回。这无疑坚定了广大纪检监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信心,永远在路上不是一句空话,正风肃纪没有时间表,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更是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
第三个词是警醒。正如人民网的评论所言,“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永远在路上》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部警示录。“我干的这些事情,这算什么?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为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我现在想真的有一点点的放松、放纵,最后那种真的就,真的后头是万丈深渊”,一个个落马贪官的事例和自白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基层的纪检工作人员,更要学会从这些案例中由人推己,一要警醒自己不忘初心。背弃信仰是最大的悲哀,要时刻以案为镜,以案为戒,强化理想信念和道德坚守,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成为党规党纪的自觉遵守者和模范践行者。二要警醒自己不忘担当。据统计,从2012年底至今年8月,已有91913人因贪腐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0%为基层官员,基层反腐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些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仅破坏党和政府形象,更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刺痛民心。作为基层纪检工作人员,要牢记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贯彻落实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高举反腐利剑,打通基层反腐的“最后一公里”。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篇3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篇4
《永远在路上》是中纪委和央视合作推出的一部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专题片,节目还原了40多个典型案例,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多个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在镜头前现身说法,更多腐败细节随之曝光,思想滑坡的忏悔更发人深省。
在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落马官员的自述中,都讲到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有很强烈的贪念,而是慢慢的一点点的从取得蝇头小利,一步步勾起了自己的欲望,慢慢的心态就变了,变得越来越背离清正廉洁的道路。比如原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聂春玉说到自己收受贿赂:“开始的时候有这个拒收的这种情况,随后就是有选择的,一部分人关系好,比如说咱们关系密切,我收,关系不密切的不收,再发展把这个收钱收物不当成多大的事,这个底线不能破,破了以后就收不住,破一次就收不住。”再例如,河北省原书记周本顺说到:“他从小就痛恨贪官”,可惜他最终好似一只在温水中被慢慢煮着的青蛙一样,失去戒备而招灾。在长久形成的社会风气以及似乎与民俗相关的氛围中,有些领导干部从最初不愿意收,发展到最后的来者不拒。随着担任领导职务的时间越长,送礼的圈子也就越大、越来越复杂。各种有需求的企业和老板,在领导周围形成一个如影随形的包围圈。
落马官员迟到的悔恨自述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我作为一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一名党员干部,在观看完《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后,认为反腐工作落实到细处,就应该从小处起防范,从自身处落实,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以案为鉴,构筑思想防线。我们不能把警示案例当故事看,当笑话听,认为与己无关。作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风险无处不在、监督无处不在,时刻警钟长鸣。切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二是严格自律,强化廉洁意识。要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沾的东西坚决不沾,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我们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另一方面,要慎微、慎独、慎欲、慎权。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到“为谁当官、怎样用权”,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因贪腐而落马的官员,莫不是因为放松了学习,思想上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才走上犯罪道路。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保持思想上的警醒。我们应当学什么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再到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近4年的时间里,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达到50几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制度法规里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他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他还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学习党章党规,守住两个底线,一方面要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要忠于职守,要爱岗敬业,要干一行爱一行,要把人民群众当作衣食父母。另一方面,要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严格自律,时刻自重、自律、自醒,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