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前必读励志文章
相关话题
成功的秘诀:像鼹鼠一样,不断地挖通自己的道路。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2016年高考前必读励志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高考前必读励志文章(一)
如果有人想要找到一条公式,所有人只要套用这条公式就能成功,那么他一定忘了,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自然力”。其实每个人都得找到大自然为他建造的道路,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如同鼹鼠走的是一条路、松鼠走的是另一条路,都是由大自然量身打造的,它们也不可能走上相同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鼹鼠不会爬树,就认为它是一个失败者;松鼠也不能因为自己不会钻地道,而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你不可能期待轮船沿着干涸的陆地驶入港口,同样地,希望依循其他人的道路轻松获得金钱和财富,也是愚蠢的想法。
没有谁生来就是失败者。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座小火车站里当差跑腿,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电报按键。13岁,他成为一名正式的电报员;38岁,他当上了铁路公司总裁。
去世前,他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收藏的艺术品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并被授予爵位,人们公认他是世上最了不起的铁路公司总裁。
他并没有天真地等待机会降临,反而像鼹鼠一样,从他所在的地方着手,不断地向前挖通自己的道路。
密歇根州有一位参议员,他起初是卖爆米花、报纸的小贩,后来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打杂。工作闲暇时,他就抽空阅读法律书籍,24岁,他成功地跻身律师界,找到了自己的路。打杂虽然无聊,但他没有枯等,而是牢牢地抓住手边的东西。然后,当他准备好时,那条路已经赫然出现在眼前。
詹姆斯·希尔的儿子,起初在大北方铁路公司的火车上担任刹车控制员。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而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当他被提升到这个职位时,他的上司才震惊地发现,原来他是西北部最有钱的“铁路大王”的儿子。
没有什么比“起而行”更重要——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一定都要有所行动。一个挨家挨户推销打蛋器的小伙子,抵得上40个“等待别人开门”的年轻人。
2016年高考前必读励志文章(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同样,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快,那时,她总是快乐地忙碌着。
1990年,她17岁,她把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市,并且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比较麻烦,但也卖得起价钱。那是,她的小生意总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仍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客人进门后,必能品尝到热乎乎的香茶,在尽情享用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掏钱再拎上一两袋茶叶。
1997年,她24岁,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滚打。这时,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岁,她的最大梦想实现了。“在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就是我开的……”说这句话时她已经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还有一个故事。
新生开学,“今天只学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老师说。
一个月以后有90%人坚持。
又过一个月有仅剩80%。
一年以后,老师问:“每天还坚持300下的请举手!”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手,他后来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子吧!孟乔波和柏拉图,一个卖茶的商人和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发现: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能真正坚持下来的,终究只是少数人。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从事期货行业以来,亦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总被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感动。曾在《我的期货梦想》中写道“我喜欢期货的神奇和魔力,经过无数绿肥红瘦的日子,前方的路充满荆棘和考验,坚持不懈才会有梦想和希望。”如今的我,也在努力并坚持着,不过是想一条路走到底而已。
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从“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应该坚持,坚持生命的困惑、领悟和真谛。只有如此,在你到暮年的时候,细细回想起来,才会觉得没有虚度曾经美好的年华,才会觉得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充满价值。
2016年高考前必读励志文章(三)
他有个“庸俗”的名字,叫王发财,出生在巍巍长白山腹地的一个叫上甸子的贫瘠山村。这个小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走出大山,闯荡天涯去“发财”。因为家境贫寒,王发财小学刚毕业就不得不辍学。看儿子回来,平时坚强的父亲也掉下了眼泪,哽咽地搂着王发财的头说:“不能上学委屈你了!”王发财当时尽量压抑着自己心中的苦痛,语气平和地说:“爸,没啥!我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以后也能闯荡天涯!”
为了解决没有书读的难题,王发财的腿几乎踏遍了村里所有有书人家的门槛儿。可尽管王发财很刻苦用功,但是这片贫瘠的故土很难承载一个山村少年五彩斑斓的梦想,这也暗暗预示着他的前程必定是无尽的漂泊和磨难。
只要有空闲,王发财便跑到邻乡去给工程队打工,一天下来,他稚嫩的肩膀要红肿好几天,这样1个月能挣近100元钱,可这些钱他1分也舍不得花,积攒下来,大都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杂志。
血汗钱都被王发财“挥霍”了,指望儿子下地多干活的父亲恼怒了,他觉得当年给儿子起名“发财”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儿子在败家。他把儿子的书全都烧毁了,书变不成香喷喷的米饭,写作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山村里是没有出路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悬崖勒马,踏踏实实种田,多收粮食过好日子。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省钱,也为了倔强的父亲不再烧书,他到白山市图书馆办了一个图书借阅证,去借一次书来回要花8个小时。崎岖的山路很难走,王发财常常跌得浑身是伤,可他没有退却,一周去两次图书馆风雨不误。
在阅览室里,文学、哲学、历史,只要能够看到的书,他统统不放过,他如同一个赤贫者发现了宝藏,欣喜若狂,每翻一页书都有一股激动。
书越读越多,已不满足于欣赏的他开始试着写一些小文章。白天怕被父亲看见,他就晚上偷偷打着手电筒尝试着写作,写好后再偷偷按照杂志上的地址投出去。幸运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没想到,他的第一篇稿件就发表了。
不久稿费寄来了,居然有100多元,这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成了爆炸性新闻。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让他专职写作,从此一篇篇美文见诸全国各大报刊。
几年后,当他看到吉林市一家杂志社招聘编辑时,经历过风雪洗练的他决定走出大山。可除了身份证,他手里只有一张小学毕业证。面对“我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回答,王发财拿出一捆他发表过文章的期刊,这些署名“王发财”的文章让杂志社的总编辑眼睛一亮,王发财被破格聘用了。从此他的文字之旅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富有灵气的文笔和对工作的热情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但他心中的那个写作梦却越来越大,两年后他决定辞职去北京,去寻找更远的“天涯梦”。
那是王发财第一次进京,他像一尊刚出土的陶俑站立在火车站出口处,京城的气派让他有点眼花缭乱,他终于到了这个被人们称为“祖国心脏”的地方,看着周围红红绿绿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他坚信,这座城市一定能承载起他五彩斑斓的梦想。没有任何身份和学历证明,为了生存,他在北京做过酒店清洁工,做过盒饭小贩,甚至烤过羊肉串,虽然没挣到钱,却领略了北京博大精深的文化,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京城闯出一片新天地,简陋而又拥挤的宿舍成了他的“写作工作室”,没有桌子,他就趴在地上写。白天要打点零工赚生活费,晚上为自己的命运“加班”,人在绝境中,求生的欲望是非同寻常的。创作赚稿费,成了他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
很快,国内一流杂志都纷纷与他签约,高稿酬给他带来了高收益,每月上万元的收入让他不再为生活发愁,而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享受。他的故事还感动了在《中国电脑教育报》同样热爱写作的IT记者、女硕士生欧阳洁,她被王发财诚恳、奋进的精神所折服,成了他谈婚论嫁的女朋友。经过3年的打拼,王发财已经完全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的人生也更加完善,因为他在京城找到了父亲向往的“天涯”。“天涯”不远,就在有梦想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