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务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务员改变“万金油”的形象,实现职业化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是公务员队伍职业化的重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公务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文章内容。
公务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道德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公职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品德建设来替代职业道德的建设,这一做法已不能充分适应现代行政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上负责、对计划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往往合二为一,良好的政治觉悟和品德也许可应对公共行政中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协调的复杂局面,公职人员即使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品德,仍不足以清醒地顺应公共行政原则和规律,坚定地恪守公共行政伦理和公职理念,自觉地遵循公共行政道德和履职规范,出现不负责任、不讲规则、不守规范、不讲信用、不讲道德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将会强化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提升职业荣誉感,使公共行政主体在理念、责任、价值目标和行为取向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反映,具体化为“为人民服务”、“责任”等等。从对自身的要求方面来说,要求自觉依法办事、按章办事,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执行纪律具有强制性,自觉地把“应该做的”做好,提升自觉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对服务对象,表现为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公正公平、热情服务。在公共行政荣誉(包括身份、声誉、地位、待遇,等等)方面,可以提升人的自尊心、自爱心、良心,知廉耻、重道德,从而能增进、完善公共行政人员的尊严、形象和公共行政人格;在公共行政作风方面,则表现出公共行政主体的较高综合素质。
各级政府是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主体,必须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实践,这对于公共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革除官僚主义、钻营弄权、任人唯亲、敷衍懈怠、推诿扯皮、因循守旧、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等等陋习甚至丑恶现象,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维护与促进公共利益,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政府,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公务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力密切相关,但具体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心理素质具体内容的要求又有所侧重,这种心理素质在具体职业上表现和对职业的适应程度就是职业心理素质。公务员掌握着公众赋予的权力,作为公共权利的实施主体,心理素质的稳定特别重要。人的抗逆力的构成要素有:一是良好、健康的自我形象(自尊、自信、自控、自省,能与人沟通,能向人求助、倾诉等。);二是归属感(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对生活持乐观的态度(能忍受不快,对生命有热诚,在逆境中也能看到希望。)这三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并构成人的抗逆力。加强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培养与提升公务员的抗逆力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公务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新技术的应有特别的网络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下,更是如此。“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仅凭过去的经验办事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题谈了个人的体会。在秋季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又以《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发表了讲话,认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学什么,怎么学很重要。要学习政治素质、法律观念和人格素质的培养,提高政策分析、判断和执行的能力;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不同于具体操作的业务知识,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有大成效,必须内化为公务员的内在思想,才能从“他律”向“自律”升华,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体现出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公务员必须学习5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这样的举措虽然在全国引起了关注和讨论,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笔者认为,把学习能力、学习成果作为考核与升迁的依据之一,无疑是一个促使人人向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