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活的哲理散文欣赏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就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我们可以试着多去阅读一些哲理散文,提升自己的文笔。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生活的哲理散文欣赏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有关生活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一:时光,易流逝
时间,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的。时间,会像尘埃一般,如果不在你的手中捏紧,便会被一点一点地,被人生的风给吹走,直到消失。记得,书上曾这样描述写道,时间像烛火,懂得珍惜的人,必会体现人生价值。
世上有些人用有限的时间,做了许多事。但有些人,做了很多事,却浪费了不知多少的时间。但他们都不知道,时光,易流逝。
虽说童年是美好的,但在儿时,是最不知时光是最容易浪费的。疯疯地玩上一天,到处游走耍耍。黄昏时,才知时光飞逝,一天就怎么过去了。想来可笑,自己竟会那么傻,竟可以玩上一天,却一点不知疲惫。却不曾想要利用些时间,试试看做做父母做过的家务,体验做家务的辛苦;或是做些让自己有所学成的事情,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黄昏日落西山,我的时光已流逝。此时的我已是一名初中生,奋斗在人生路上。但是我却不再那么喜欢玩了吧,时间让人叹息,同时也让人成长。我的心智已不是童年的三岁纯真小孩子了,成长了,也得懂事了。但时间却不能让我失去那颗童真之心,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路,你会露出成长的微笑吗?你会的,因为时间只会改变你的生活,却改变不了你的心。心里记着一句话,不知是谁告诉我的了,但是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了:“今日多几分的努力,明日少几分愤烦恼。”至今,我还一直深信不疑。
无论是谁吧,回头一看,想想自己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是不是用了多余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多多少少会浪费些许时间,日积月累,成了你的累赘呢?那当时又有没有想过,用些许时间去看看书,日积月累,同样的,会对你产生好的效果。
我想,上帝可不是会怜悯人的,没有太多的如果了,也就不会为你的虔诚而给你悔过的机会的。
写到这,你是不是想要做一个不被上帝厌恶的人呢?所以,努力吧,时光可是不会等你的,唯有不断前进,才是你该做的。
有关生活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二:另一种鉴定
“可以去做作业了”、“要好好练技能呀!”、“应该去看书了!”……耳朵里时常传来妈妈要我学习的“唠叨”声。这声音有时让我觉得好烦呀!但这也是妈妈关心我的学习成绩的一种表现。但是现在出现了另一种衡量学习的方法――学分制。
学分制在国外的大学早已普遍实行了,只要修到学校规定的学分或可以提早毕业,或推迟毕业。我国目前的大学也开始实行学分制,而且高中和初中也不甘落后,全国不少高中和初中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分制。
学分制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有熟悉的一个词。在上初中时,只是听说过在高中的一些学校是按学分制来评定学习的,但到了自己上高中时,对于这个学分制还是不太理解,只是知道这三年一定要修满160多个学分,才可以在学期结束时提前毕业,假如没有修完学分,我想大概是要推迟毕业吧?但我觉得我一定可以在这三年中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一开始我不是很适应,但是时间一长就适应了。在2005学年时,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修了好多的学分了,其中包括会考成绩、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中的学分,前三者的学分是每个人都可以修到的,尤其是会考成绩的学分是最多的,大概有七八学分了,但我在上学期的三门会考科目中,很不幸的有一门英语没有考到A等,这让我很难过,不止是成绩还不够好,而且学分也比拿A等的同学少了一两个学分,这就需要我在别的方面,要有好得成绩,可以来弥补这个“空洞”。不过还好了,我的会计和计算机都是考A等的,这就没有让我和别的同学差距再拉大了。在必修课这一块上,只要平时认真地上课,仔细地做作业,在测试时通过,那这几个学分就轻而一举得那到了,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任意选修课不仅可以我们拓展的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兴趣,也同时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拿到我所要的学分,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呀!在周末的特色课与任意选修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个的前提下――是在周末参加自己喜欢的特色课,并且把它当做一门有用的科目去学习,而不是不当会事,草草了事,认为是不重要的事情!
上面是关于学分在那些方面可以有所得的。现在我要谈论一些我对学分制的观念了!这种新的学习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而我们的同学们也都在努力的想办法从各个地方获得学分,积极地参加学校、班级所组织的各项活动。要是向以前那种老式的教育方法只会让人死读书、背笔记、应付考试,根本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甚至扼杀了某些同学在别的方面上的天赋,这种老式教育应该需要好好地改进了,但学分制这种新的学习管理制度,可以让每个同学彻底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学习,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了,这对于那些平时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但在某一方面比一般人更厉害的,例如:技能、体育音乐等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福音”,学分制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一种新式的教育方法!
学分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其兴趣、爱好得到保护和尊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们每学期都会自主选择两门以上课程,学生们认为,我们不再感到学习是件枯燥的事,因为我选的课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学起来有劲,也很轻松,不会感到有所顾虑了。
学分制为学生的开拓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界人士越来越认识到学分制对发展学生、开拓学生的重要性。
学分制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淡化了优生与差生的差别,更多地强化了特长生的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寻找到自身的特长,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学分制――学习的另一种鉴定方法,希望这种新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让每个同学在其擅长的领域里,有更好的发挥!让我们对于这种新式的教育方法抱以美好的愿望吧!让每个同学在新的领域里,如空中的鹰一样翱翔吧!
有关生活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三:相约一段斑驳的青春时光
那些过去,那些曾经,终成为从未盛开过的花朵,你我在马拉松的青春跑道上安静谢幕,以为一生长青的情感,在阡陌流年的时光里逐渐封尘……——谨以此文,致我们曾今拥有而又逝去的青春。
在人群里,一眼就认出了他,虽然与他隔着遥远的距离。
从来没有想到,与他的再次重逢,是在20年后。他笑了,她也笑了,彼此寒暄,谈笑自如,谁都从没有提及过去。他们表现的很坦然自若,但是,好像彼此不敢对视彼此的眼睛。
是胆怯吗?还是时隔多年,相互之间多了一些陌生?好像都不是,好像还是当年的未语含羞。
二十年的光阴哦,仿佛就在弹指之间。像一首柔柔的月光曲,柳叶间筛落的银色的记忆,细软的微风轻轻吹过曾经的时光,那点点滴滴的懵懵懂懂的心事,粘在了青春的睫毛上。回眸时,依然泪眼婆娑,感慨万千。
该用怎样的感受重温一次初相遇,只记得朦朦胧胧情思里,摇曳着丝丝缕缕的涟漪。尽管不是颤抖的思念,却是挂在遥远的天际的美丽心事,藏在玲珑剔透的心房里,二十年不曾与他人言说。回忆,淡淡的,不悲不喜,只为流年,只为曾经,在最美的年纪,喜欢和爱纠缠的时光,记忆的他,一直是他年轻的模样。那是一段青涩、单纯、美丽、朦胧的年华,是他,在她青春的记忆里雕刻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是他,用一幅青春的画卷丰盈了她生命的旅程。回眸时,尽管各有归宿,但那一段美好的往事,一直是她岁月长河里一道永远闪光的风景。
她和他是同窗,中学毕业那年,也就是在那一年的春天,青春里有一种莫名的心动在血脉里萌动苏醒。那应该是十六岁花季的年龄,好像忽发对他突发产生了一种好感。开始注意他,每次他走进教室,她都不敢抬头看他,但是当他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她却会低着头悄悄看他的脚步慢慢走到自己的座位。
那时,他一手洒脱硬气的钢笔字和粉笔字让她钦佩。在后面板报上刊登她的诗文,是他亲笔写的,她都会默默欣喜,感觉自己的文字被他看重很是欢喜。毕业那年,是一个炎热的六月,她斗胆首先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其实信的内容很简单,单纯的没有一句表达爱慕的意思。他收到信后,马上给她回信了。她很兴奋,从字里行间她也能读出他对她的一份欣赏和倾慕。她非常喜欢他写的字,喜欢阅读他流畅的话语,喜欢这份干干净净的信笺。还记得当时他俩每次在信的结束时,都签上一句名人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炎炎的夏季并没有让两颗心感到丝毫的疲倦,蓬勃的朝气与爱慕在彼此心迹里心照不宣。
那一年的整个暑假,她都在写信,盼信,回信,是那些殷殷地期待与友好地回报给了她无数的遐思,驿动的青春啊,在那个年代,别样的花絮在心底悄然盛开。
相互倾慕与期待,来形容他们在这段年少无羁年华里结出的美好感情最为合适了。从那一年,乃至过了好几年,他们都将这份情感藏在心里,从没有间断书信往来,也从没有一语说破真正的喜欢。在那份记忆里,没有山盟海誓,没有澎湃汹涌,没有伤害与忧伤,没有哭泣与伤痛,好像一路上都是平静的湖光山色与云淡风轻的奇葩风景。
后来多年以后,才清楚,那时候的自己,是青春期的一种隐约朦胧的心境。原来,那是对异性的一种好感吧!
但是,两人相处好几年,没有几次见面,没有过牵彼此的手,没有过触动心灵的彼此对视,遥想当年,两个人最近距离的接触,就是她曾经有一次坐在他的自行车后面,说了一些羞涩而腼腆的言不由衷的话。现在想起来,真的感觉很单纯而又好笑。
默默倾心了好几年,没有表达,没有言说,任时光静静地从身边流淌。也许,那是一份成长,是一段长大的经历,不该发生的从没有发生。
当长大之后,疏离,好像是青春萌动时最为美丽的结局。从没有开始,也就说不上结束。所以,当一份情感化为句号的时候,一切,都注定成为多年后一份最美的回忆。
后来,她在最后一封信里说:“那些过去,那些曾经,终成为从未盛开过的花朵,你我在马拉松的青春跑道上安静谢幕,以为会一生长青的情感,在流年时光里逐渐封尘……”
他不甘心所有的篇章都不成诗句,不甘心所有的等待都成虚空,不甘心所有的心曲都成过去,不甘心所有的美丽都不成记忆……他没有责问,没有气恼,他知道在这份清澈的感情里,没有输赢。考虑了三天,他给她写了最后一封信。
她收到时,翻阅了半天,却发现里面有三张白纸,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叙述了柏拉图讲述的爱情故事的信纸,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据说,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现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当时,她收到那封信的时候,她不知道这个经典故事里那个摘麦穗的人是在说她,还是在形容他自己。她无从考究,也不想再追问。他们的分手,他没有挽留,也没有说再见,没有说句安好,没有道声珍重,没有痛不欲生的生死别离,没有悲天悯人的无限感慨,仿佛就是在青春转弯的时候,彼此不经意的转身了,于是彼此向不同的方向行走。而且越走越远,一晃毫无音讯20年。
也许,在青春里本身就没有谁对谁错,在迷离飘舞的流光里,随处可寻的都是一枚枚的枫叶。不是枫红,是青涩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