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

2017-05-17

做践行“三严三实”模范,就必须深刻把握“三严三实”内涵,就必须躬身实践“三严三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村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的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3篇,希望能够帮到你。

村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篇1

务实,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领。辽宁正处于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去闯、去干。然而,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身上,务虚空谈的忽悠现象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有所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求真务实,形成务实作风。

明确务实的基本内涵

落实务实要求,就要提倡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就当前辽宁而言,务实,就是要培养法治、民主、诚信、公正等具有时代性的价值理念,尤其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强化信用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消除束缚辽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合时宜的价值传统和地域文化障碍。务实,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抛开依赖资源、依赖人际关系、依赖单位的传统思维定势,从“等靠要”向自主创业转变,要开掘辽宁文化自身的艰苦奋斗、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拓荒者创业传统,重塑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发展的创业文化。务实,就是要摒弃 “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以及指令性强的计划经济观念,改变泛行政化思维,增强市场经营理念与资本运作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弘扬契约精神、竞争思维、效能意识,培植肥沃商业文化土壤,打造重商、务商的优良营商环境,塑造辽宁市场文化新形象。务实,就是要消除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务虚的政治心理、习惯和政治态度等传统政治文化的羁绊及消极影响,“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做到“三严三实”,培育务实的政治文化,营造务实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培养提升理性认知能力

理性是人把握主体自身需求与客体对象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是做到求真务实的基本要素。要扬弃习惯于感性化、经验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历史传统,倡导和高扬以理性精神面向事情本身,把握主体人的内在需要、现实诉求和辨明面临的具体情况及外在客体因素的影响。要树立理性的务实心态和提高理性思维的反思、批判与建构能力,并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态度、气质性格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人的理性的“深度”与“品位”,增强人的理性精神力量。在社会实践中,人的精神世界要以理性为主导,用理性协调自身行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理性始终代表人类精神的发展方向,人应当配得上人自身的高贵本性,感性的非理性因素要不断得到扬弃、提升并符合理性方向,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显现更博大的情怀。

做务实风尚的践行者

务实风尚的塑造和形成有赖于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的发挥,打造务实文化要从领导干部做起。

一是讲真话,言行一致。领导干部自己要讲真话,不哄骗上级,也不欺骗群众,要从向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的立场出发,敢于直言不讳,要鼓励别人讲真话、讲实话,尤其是对自己的批评更应鼓励,听不进不同甚至反面意见,这无异于允许、鼓励别人不讲真话、说假话。要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不做“两面人”,做好慎独慎微功课。二是按规律办事。务实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实事求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要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主观主义,坚持唯物论和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分析的客观性,从分析事实中认识规律并加以遵循,找出方针、政策和办法,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三是领导干部对自身需要和价值追求的把握要真实、客观。要始终做到“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为民造福,从而深得群众信任和爱戴而取得实效,而说假话、做假事、造假账,大搞掺水政绩工程,这是虚假的甚至是扭曲的虚效。要追求实效、摒弃虚效,以实际行动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加强激励务实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弘扬务实作风的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赏实罚虚、扬真抑假的制度,把求真务实制度化、法律化,通过制度建设激励务实和惩治、打击务虚行为,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规制和导向作用。二是加强各种监督制度建设,组织部门要履行责任,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监督检查,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务实作风。广大群众要提高自身的监督意识和参与热情,对有违务实的现象要勇于揭发、检举并加以制止,自觉承担起监督的责任与义务。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弄虚作假的言行和丑恶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以务实为荣、以务虚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强化关于务实的绩效考评,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推动务实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手段。要把务实作风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范畴,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晋升结合起来,研究培育践行务实作风的项目分类、指标设定和参数设计等,制定出相关测评系统,形成指导有力度、落实有参照、考核有标准的良好态势。通过制度激励和约束功能来实现对党员、干部确立务实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引导和管理。

村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篇2

“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三严三实”的新要求,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察考核与执纪问责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切实把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能否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理论上弄通、思想上搞清、行动上落实、工作上创新,争做践行“三严三实”模范。

做践行“三严三实”模范,就必须深刻把握“三严三实”内涵。“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是慎独慎微的自律,是自警自省的审慎,是执守纪律的敬畏,是坚持原则、崇尚道德的觉悟;“三实”是脚踏实地的干劲,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当官敢担当的态度,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脱离“三严”,就会信仰迷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最终失去凝聚力、战斗力;脱离“三实”,就会违背现实、图做虚功、贻误事业,甚至失去民心、失去执政基础。“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其中,“三严”是根本、是出发点,“三实”是目标、是落脚点。唯有将“三严”内化于心,才能真正结出“三实”之果。

做践行“三严三实”模范,就必须躬身实践“三严三实”。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做“三严三实”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才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践行“三严三实”的标杆。严以修身,就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永远不丢掉共产党人的灵魂;严以用权,就要牢记权力的本质,坚定人民立场,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以律己,就要把廉洁作为从政底线,管住手、管住腿、管住嘴,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谋事要实,就要力戒浮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信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制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创业要实,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把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实做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要坚守正道,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

做践行“三严三实”模范,就必须坚持一辈子。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践行“三严三实”同样是这样,一阵子、一件事严和实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件件事都严和实。这就需要不断自我修炼、自我养成、自我塑造,使之涵养为品格、习惯。领导干部要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价值追求,把“三严三实”作为人生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慎独慎言慎微,自重自省自励,始终把持住心的方向,做到一辈子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村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篇3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专题教育,我明白了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样如此。以下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理论彻底,信而后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专题教育,不会有哪一个党员干部不知道“三严三实”。但是,“知道”不等于“明白”,如果对“三严三实”不相信、没有接受,也不认同,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管用的。要在知行中融入,知必须是真知。

那么,如何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相信、接受与认同?要在理论的彻底性上下功夫。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要通过理论创新,把“三严三实”的道理讲透、道理讲实、道理讲正。

讲透道理就是坚持理论逻辑的一致性、一贯性,不遮遮掩掩,不说半句留半句,不既卖矛又卖盾。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讲实道理就是有的放矢,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空谈理论、不搞文字游戏。把“三严三实”的要求与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权力观、幸福观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要追求政绩,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政绩?答案是体现“三严三实”要求的政绩;领导干部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怎样才能做出名垂千古的事业?答案是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去做;如何有权不任性?如何不让权力变异为走向囹圄的枷锁?“三严三实”就是永保平安的护身符。

讲正道理就是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对于我们必须坚持的旗帜鲜明,对于我们必须反对的疾恶如仇,不能被一些歪理邪说牵着鼻子走。比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毫无疑问,但发展党内民主是为了增强党的活力和创造性,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有战斗力的政党,而不是要把政党变为“政治俱乐部”“经济托拉斯”。

作为一个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本质属性的政党,当然应该对自己的纲领目标、宗旨信仰有高度的自信,当然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这些精神优势传播给每一个政党成员。在这些方面,非彻底不可能得到真知。

2.导向明确,行必有果

“三严三实”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行当然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行。但是,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看,要让政党成员行,政党要先行,组织要先行。毕竟有意义、有效果的行不能是孤立个体的孤立作为,政党、组织要通过制度安排形成明确的导向,严者进、松者退,实者上、虚者下,为党员干部的“真行”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为什么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不敢真的去践行“三严三实”,不愿意真的去践行“三严三实”,很大原因在于现实政治环境没有形成好的导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党组织潜滋暗长出一种不良的政治生态。遵纪守法埋头实干的干部处处受排挤,胡作非为、好大喜功的干部如鱼得水、加官晋级,结果“不进圈子难进班子”“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等。如果这样的从政环境、政治生态不能有效遏制消除,身处其中的党员干部怎么敢、怎么愿意去践行“三严三实”?

理论的彻底一定要变为制度的严明,既然倡导就要让它变为现实,言必信、行必果。这次专题教育突出问题意识,重点指向政治生态,就是要倡正气,营造践行“三严三实”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让党员干部看到,只要真正践行“三严三实”就会有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舞台可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可以实现抱负、可以成就事业。只要真正践行“三严三实”,党就会信任,群众就会拥护,社会就会尊重。

明确导向在扶正的同时还要祛邪。通过查处一些不严不实的现象,“以案说法”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触动会更大。惩处一个、教育一片,这样的效果更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转变作风反腐败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零容忍、猛药去疴、刮骨疗毒、严厉惩处等,这样的好做法同样要通过制度化的安排体现在“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中。对于不严不实的现象与行为不搞下不为例,不讲情有可原,违反了党章用党纪处理,违反了国法用法律处理。有尘就扫,有病就治。

当“正制度”压倒了“潜规则”,践行“三严三实”的人就会再接再厉,不严不实的人则不再敢有侥幸之心,“真行”也就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3.事上磨炼,知行合一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对“三严三实”是真相信,也真的想去做,但往往一到具体的事情上就好像手脚不听使唤,总也做不到位。这说的不是假话,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在于事上磨炼不够。宋代诗人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学上常讲没有抽象的人,只有具体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三严三实”也不是抽象的政治要求,只能存在于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政治行为来体现。

我们以“严以修身”为例,小而言之能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大而言之是不是一个有信仰的共产党人,所有这一切都要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证明。处贫贱而不移,不为五斗米折腰;遇富贵而不淫,不为声色所惑;遭威武而不屈,不向强权低头,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好人。与对手交锋敢于亮明自己的信仰、捍卫自己的信仰,为群众服务能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对党忠诚无保留、无折扣、无小算盘,做到这些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事上磨炼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所谓修养,不论是修炼还是养成,讲究的是工夫,而这工夫正是通过做一件又一件具体事情不断积累起来的。这些事情开始做时可能需要努力而为、需要强勉而行,甚至还要有外在的刚性约束,等做多了、做久了,就会习惯成自然,就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到时,知就是行,行也就是知,不仅知行合一,而且以知促行,以行增知,知行良性互动,“三严三实”自然就在其中。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