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现象的毛概论文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社会现象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社会现象的毛概论文篇一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摘要: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社会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其本质,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②③④⑤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第373页,第63页,第123页,第364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有关社会现象的毛概论文篇二
《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网络乞讨近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产生与蔓延给网络社会的公信力带来了诸多挑战。针对网络乞讨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可从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网络监管等方面加以防范和限制。
【关键词】网络乞讨 诚信 网络监管
2003年,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看到国外白领进行网络乞讨暂度难关的报道后,创办了国内首家网络乞讨网站――上海世博网络乞讨商城。引起了人们对网络乞讨的关注。据考察,美国女子卡伦・博斯纳克是网络乞讨“第一人”。卡伦・博斯纳克由于滥用信用卡,欠了银行2万美元。情急之下,她建立了一个名叫“拯救卡伦”的网站。恳求光顾网站的人捐款一美元帮她还清债务。网络乞讨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她很快就募集到一大笔钱。于是,很多美国人开始效仿她,网络乞讨流行起来。2008年。我国海口的一些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请您施舍一元,让我奔小康”式的网络乞讨。加入网络乞讨的大学生群体在不断增多。在我国,网络乞讨有蔓延之势。论坛发帖、电子邮件、聊天工具都成为他们乞讨的渠道。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乞讨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面对网络乞讨这一新生事物,人们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网络乞讨的基本表现和类型、兴起的原因、危害及对策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
一、网络乞讨的基本表现及类型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乞讨业也进入了E时代。网络乞讨一族以上网留帖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甚至开办专门网站的形式向网民乞讨。他们的乞讨宣言常常催人泪下,理由千奇百怪。正如街、头乞讨一样。网络乞讨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乞讨在虚拟网络中的映射。虽然网络乞讨的理由五花八门,但根据乞讨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哭穷型:以“署名蔡伟青的网络电邮”为典型代表
2003年4月,在北京的于先生收到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寄件人自称是“待业人员”,因为“家中存款已用完,现在只剩14元钱,快没饭吃了”,只好靠发邮件的方式求助,“给我10元钱吃饭。请到中国银行往我的中国银行账号上汇款。”最后。还留下了一个中国银行的账号和户名叫蔡伟青。“哭穷型”乞讨的理由多是“亲人生病、天灾人祸、没钱吃饭”之类。用大篇幅的文字描述受困情况以博得同情。这种类型的乞讨在网络乞讨中所占比例最大。难以分清是否为真正的需要救助者。
2、融资型:以“上海世博网络乞讨商城”为典型代表
国内首家网络乞讨网站――上海世博网络乞讨商城。网站设立了“乞讨论坛”,而帖子中的“乞讨者”并非缺衣少食的穷人。类似“急需30万创业资金”这样的帖子占据了较大比例。“融资型”乞讨主要分两类:一种是在创业之中或有创业的打算,希望通过网络途径得到资助,’能否得到帮助对生活影响不大;另一种是纯粹出于娱乐的目的,发帖以博得点击率和浏览量。以此体验网络乞讨的乐趣。
3、创业型:以“小女子乞讨网”为典型代表
2004年年初,网民“小女子”成为热门人物,她的“小女子乞讨网”以出售私人物品的形式“换点零花钱”。出售的物品从毛巾、胸衣、裙子等衣物到她旅游购买的各种纪念品,价格从20元到5000元不等。“小女子乞讨网”实际上是一种网络创业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讨,只是借用网络乞讨的名义来吸引人们关注,以利于物品的出卖。
二、网络乞讨兴起的原因探析
网络乞讨能够受到许多网民的追捧并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有其深层的原因。其中包括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道德环境的宽松、社会成本的低廉,以及“成功乞讨者”的示范效应等诸多原因。
1、网络传播方式的变革为网络乞讨的兴起提供了舞台
近年来,由于使用因特网的人数不断增加,网络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用户在网络上仅仅以一个物化的符号出现,每个人都非常容易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网络乞讨可以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匿名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送乞讨信息来获得别人的同情与施舍。网络的隐蔽性保护了乞讨者。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需面对乞讨所带来心理负担和舆论压力。
2、网民的同情心与好奇心为网络乞讨提供了可能
乞丐要装得很可怜。以博取别人的同情心。网络乞丐也不例外,有些乞讨网站深谙此道,他们制作了许多影像文件,里头摆满了各种各样乞丐街头要饭的照片,打开音箱,你甚至还可以听到类似“老爷太太行行好吧!赏点钱给无家可归的人,上帝会保佑你的”等让人心酸的哀求乞讨语。当你被打动献出爱心时,还可听见零钱丢在碗里当当的响声,真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许多网民正是出于同情心和对网络乞讨的好奇,开始捐赠的。“成功”的网络乞讨者获得了网友的捐赠。对网络乞讨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社会道德约束力下降为网络乞讨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规范特别是一些旧有的价值观被削弱甚至被完全抛弃,而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失范”状态。而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软性控制,靠的是人们自觉的认同与遵守。虽然不劳而获的行为是遭到人们谴责的,但是只要不触犯法律,人们也只能限于口头上的声讨、谴责而已。再加上网络的隐蔽性特点,乞讨者无需接受面对面的道德谴责。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网络乞讨的气焰。
4、低廉的社会成本对网络乞讨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街头乞讨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廉价出卖尊严来换取同情,而网络乞讨者不需要直接面对乞讨的对象。网络乞讨者在乞讨的过程中。以文字为主要乞讨工具,部分乞讨网站还辅以形象化的声音和图片,成本低廉,甚至可以说是无成本的,特别在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和约束体系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正是低廉的社会成本吸引了许多网民加入到网络乞讨的行列。
三、网络乞讨的主要危害与弊端
网络乞讨之所以在我国有蔓延之势,与一部分人对网络乞讨的定性有关。在他们看来,网络乞讨只是一种个人行为,是否进行施舍是网民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忽视了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负面“示范效应”。与街头乞讨一样,很多网络乞讨者在乞讨时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对方认识错误或持续陷于认识错误,进而获得施舍。这其实是一种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诈骗的活动,数额较大达到量刑点时,即可构成诈骗罪。就施舍人而言,对网络乞讨者的施舍,有可能助长某些人不劳而获的心理。这样的助人行为并不值得提倡。网络乞讨的危害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青少年产生一种负面的“示范效应”
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有着模仿的天性,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他们模仿和复制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实践平台。许多青少年通过网络和大众传媒知晓了网络乞讨这一新奇的行为方式。受好奇心的驱使加入网络乞讨的行列,鼓励和纵容了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负面“示范效应”。
2、削弱了青少年的诚信和法制意识
网络社会是一个隐蔽虚拟的空间,青少年网上行为的自律除了靠道德操守外,更要靠法律意识的制约。网络在网络乞讨中只是一种交流、传播的工具,是否进行施舍是网民自由选择的,而乞讨者所要求的施舍金额大多为1元到10元之间。诈骗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所以目前大部分网络乞讨并不能列入违法犯罪。只是一种游走于道德与法律边缘、处于“中间地带”的行为,这种行为方式极易纵容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不诚信、不自律、不守法。产生无视法律、弄虚作假的意识和行为,削弱青少年的诚信和法律意识。
3、对网络社会公信力形成威胁
慈善事业的发展一要靠诚信,二要靠公民的同情心,其中诚信是处在第一位的,因为同情心也要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而如果施舍之后知道自己被骗的话,那么慈善意识就会在无形之中被削弱和抑制。因为怀抱着一颗善良的心被骗所受到的打击,要远远比因为贪婪被骗受到的打击来得深重。不论“网络乞讨”的动机是出于好奇心还是不劳而获的心理,这种公然对社会信用度的挑战,都只会让我们本已缺乏公信的社会更加混乱。
四、对策与思考
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本应成为一个提供社会救助的有效平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具有高度公信力的慈善救助网站,使这一平台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网络乞讨,我们不仅要加强教育引导,还应运用网络监管手段加以限制,否则有可能成为不良社会风气的发源地,甚至成为犯罪的诱因和温床。
1、加强教育引导,消除网络乞讨行为的思想根源
应该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人们提高辨别是非、端正行为的能力。充分认清网络乞讨是由于一种畸形的、不劳而获的心理而衍生出来的荒诞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真正认识到网络乞讨行为的危害性,自觉抵制网络乞讨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2、加强网络监管,建立规范的网络救助体系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作用,加大对网络乞讨行为的发现、辨别和处分力度,使虚构事实、编造谎言欺骗网民的恶意网络乞讨行为无处藏身。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充分运用网络自身公开、便捷、反应迅速的特点,引导构建网络慈善行为的平台,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网民可以通过慈善网站申请救助,这样一来,网络救助就成为一种公开的、公众的,并且有政府公信力做基础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网络乞讨现象出现的可能。
3、加强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有必要通过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广大网民充分认识到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应负的责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恶意网络行为的辨别和防范,防止因为好奇或者怜悯等心理给网络乞讨等行为提供生存空间。同时,广大网民要积极主动声讨具有恶意欺诈性质的网络乞讨行为,齐心协力在网络世界营造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环境,使恶意的网络乞讨行为成为过街老鼠,无法在网络社会立足。
(作者:合肥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