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与措施

2017-03-17

社保资金是社会劳动保障资金的简称,也简称为“社保金”,是由国家和地方社会劳动保障局统筹的,通过国家、地方、单位集体和个人多渠道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参与社保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为参保人员的未来生活提供最基本保障的“养老金”和未来生命意外抢救或医治的“救命钱”。

社保资金被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管理部门按照规范许可的操作程序而进行投资增值的活动,即转化为投资资金,也称为“社保基金”。社保资金不同于社保基金,而社保基金来源于社保资金。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与相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2011年以来,有关地方社保资金入市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今年3月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的事件,使得整个争论达到了高潮。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基金的支出增加,通货膨胀则使社保基金面临贬值风险,因此社保基金急需寻求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体制不能提供公平的缺陷, 而社保基金则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而积累的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充足的社保基金、有效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稳定社会、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保基金急需保值增值。

一、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迫切性

(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未富先老,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1996 年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9.5%,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基金所需的赡养的人口数量增加,我国老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使得社保金要赡养的退休人口的时间也增长。

于此同时我国也长期存在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方面的支出增加。

(2)社保基金面临贬值风险。社保基金是否保值增值, 不能简单地用不同时期基金账面数量增减来衡量, 必须看基金实际价值量的变化, 即剔除物价因素后的价值。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物价普遍持续上涨,部分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保基金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同时通货膨胀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费用支出增加,社会保障费用各方面的支出是存在刚性的,对于各种社保基金的发放只会上调而不会下调。

(3)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造成社保基金流失严重。虽然我国于2000年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中央集中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但由于基金来源不同,管理主体不同,运作方式差异很大,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 各项社保基金由各部门分别自行征收、分散管理,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使得随意滥用、挪用社保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社保基金的大量流失。

所以必须要对社保基金进行必要的运营投放,一方面弥补物价波动给社保基金带来的实际购买力的减少,实现其保值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社保基金规模的壮大,进而实现其增值的目的。

二、社会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方面面临各种风险

(1)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它是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对金融市场上各种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社保基金在投放到金融市场后会面临各种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这种风险一般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的。

(2)非系统性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性因素引起,与整个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联系,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社保基金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有社保基金最终积累额在假定寿命条件下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而面临的替代率风险;在投放于资本市场过程中因投资失误

而面临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率的风险;部分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可能到期不能偿付委托人的信用风险。

各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会影响到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社保基金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支付压力、贬值压力,在投资运营中还会面临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因此为了稳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投资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 是指在保证投资无风险或可能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这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社会保障基金关系到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在基金投放过程中我们必须首要考虑投资的安全性, 如果投资的预期风险过大, 那么社会保障基金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还会危及社保基金的经济基础,因此社保基金投放必须保障投资能够按期如数收回,安全性原则是社保基金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则。

(2)收益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收益性原则, 是指在符合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投资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社保基金的投资是以自身的保值增值为目的金融性投资行为,如果社保基金通过投资能够取得较大的收益, 不仅可以使自身保值增值, 而且可以壮大社保基金的规模,为社会保障支出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甚至可以适当降低社保基金的社会筹资比例,从而有利于减轻国家、企业、个人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至少应高于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同时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必须放在安全性的基础之上。

(3)流动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流动性原则, 是指社保基金在不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可以变现的能力。社保基金旨在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和发展, 其基本功能是扶贫济困和满足人们起码的生存需求, 具有应急性的特点,因此流动性原则要求社保基金能够随时满足支付社保金的需求。社保基金专款专用, 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应能及时支出足额基金。因此, 社保基金在投放时应选择流动性强的领域,随时可以变现, 保证随时需要支付款项, 应对突发事件,使得社保基金在能应付日常支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效益,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目标。

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往往是对立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比较统一,但二者也有不兼容的情况,对于这三性原则,收益性是社保基金经营的目标,安全性是社保基金经营的前提,流动性是社保基金经营的保障。在社保基金投放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处理好这三条原则的关系。

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通过在金融市场购买各种金融产品实现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在传统的投资工具日益成熟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如期权、期货的创新型的投资工具。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主要的投资工具有银行存款、国债、公司债券、股票。社保基金投资采用不同的模式其风险与收益是不同的。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可以获取稳定的存款利息,流动性好,被认为是社保基金的最安全、零风险、变现能力最强的投资方式。但这种投资方式的缺点是收益率太低,生息能力差,难以抵御通货膨胀贬值的影响,只是从名义上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实际上却存在贬值的风险,社保基金投资比例不宜过高,只能当作一种资产保管方式。

(2)国家债券,国债在各类债券中信誉最高,由国家财政、银行做后盾,安全性强,当急需社保基金支出时可以随时在金融市场上变现,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还本付息按时可靠,政府债券利率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但是债券一旦发行,利率通常被固定下来,因而同银行存款一样,抗通货膨胀的能力较差,收益率较低。

(3)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由企业或企业集团为筹集资金而发放的债券。投资企业债券的风险要高于政府债券与金融债券,存在信用风险。因此,发行企业支付的利率要高于政府债券与金融债券的利率,一般情况下,企业信誉低,利率就高,信誉高,利率就低。

(4)股票,股票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将社保基金用于购买股票是一种具有高收益率的投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后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可以按比例分享公司收益,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作为股东可分享股息,且无限享有。但购买股票又是一种充满风险的投资活动,股票收益不仅受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率、盈利水平、股票市值等因素的影响,还易受到国内经济及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的影响,二级市场的股票的价格是不稳定的,时起时伏,变幻莫测。将社保基金投放于股票市场既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也可能使其遭受巨额损失。

五、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营运现状及保值增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之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购买国债,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拓宽到了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但同时规定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各类资产的具体投资比例限制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值不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结余绝大部分集中投资于无风险和低风险的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投资品种。虽然我国对社保资金运用方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安全性原则,但同时也导致了资金运用的低效率。经初步统计,全国社保基金2006年实现经营业绩619亿元,期间经营收益率达到29%,其中50%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股票市场。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重于“收益性”,投资工具有限,银行存款和国债占社保基金投资的绝大比例,虽然满足社保基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但收益率偏低,影响了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违背了现代金融投资的资产组合原理:应在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的同时分散投资风险;将社保基金用于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虽然有一定的收益,但投资回报率仍然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虽然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但却存在高风险。我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小,面临严重的支付缺口,因此,只有不断寻求新的保值增值途径、增加投资收益才能满足社保基金日益增大的支付需求。

现行社保基金的投放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从数量特征上看,货币的时间价值体现为在没有风险和通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但在现行社保基金的投资营运中,基金的价值计量因没有考虑上述因素而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社保基金收益基本依赖商业银行的利息回报,社保基金由此获得的收益无法抵消通胀所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存放于银行和购买国债的社保基金几乎没有参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运营,因而在每一次资金循环中必然付出巨额的机会成本。由于现行制度对基金的计量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人们对基金的估计往往过于乐观,甚至没有意识到因远离市场而付出的代价。

六、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有效措施

(1)找准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只能是风险小、见效快、

回报率相对较高的项目,如购买政府公债,存入银行获利,购买有价证券等。

(2)社保基金要有银行或专业的托管机构进行管理,社保基金的投资人必须是专业的、谨慎的投资人。由政府委托优秀的专业机构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运营社保基金己经是大势所趋,应降低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直接作用,增强其间接作用。

(3)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多元化投资模式是指将资金分散投入收益、风险、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种项目上,借助多样化效应,分散单项资产风险。无论社保基金进行哪一种投资都将面临投资风险,即未来投资收益和损失存在不确定性,它伴随整个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在金融市场上通常是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常呈正相关关系,社保基金在投放时必须权衡其所能承受的风险和想达到的收益水平,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社保基金投资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益,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在社保基金投放过程中适当控制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的最低比例,限制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项目的最高比例。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也应考虑到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到国家大力扶植农业、能源、原材料、公交、基建等产业部门,同时社保基金也可以适当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

(4)加强社保基金监督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实行多样化投资的同时,资金的营运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的,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我国应尽快健全社保基金监督管理体系,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要完善社保基金运营的法制规范,立法机构加快监管法规的建设,使监管有法可依,从法律的角度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的投资行为,保证社保基金的高效安全运营。

建立一个系统的社保基金运营监督体系,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应设置监察与稽核部门,完善其内部监控机制,定期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等内部工作进行查核,以减少基金管理中的风险。对社保基金进行审计监督,由专门从事审计业务的部门对社保基金的财务收支、社保基金的使用、投资运营收益和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进行经济管理,实现社保基金内外监督相结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