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弹性工作制度”

2017-03-16

【摘 要】弹性工作制度曾经作为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限制剥削工作制的一种手段,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在企业和政府部门也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文章主要研究组织机构管理中实施的弹性工作制度,分析该制度对组织机构带来的利与弊,探索正确对待弹性工作制的方法。

【关键词】弹性工作制;组织结构;利弊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追求的生活风格也是不尽相同。人一旦进入职场,开始工作,就多多少少会被传统的工作时间束缚,阻碍着人享受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很显然,这样僵化的工作时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生活的需要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或许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弹性工作制度就显得比较人性化,因为他看到了人生活的需要,看到了工作中人的状态,他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必然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弹性工作制度已经成为研究组织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该制度在发达国家明显比较成熟。在中国,这样的制度只能说是起步,应用并不是很广泛。

一、何谓弹性工作制度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该制度包括自由调整工作时间制度、在家工作、远程工作制度等。这样的制度,很明显从人的角度出发,致力于人的需求,打破了传统僵化的工作方式。

据了解,在欧美,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施乐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富士重工业、三菱电机等大型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类似的改革。而在我国,近年来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试行该种制度的工厂和企业。但是发展并没有欧洲国家那么广泛和成熟

二、弹性工作制出现的背景

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需求,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人性化的体制结构,自然也免不了工作制度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方式也越来越快。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人追求的生活希望是安定的、慢节奏的。在此种背景下,“弹性工作制”应运而生。

三、弹性工作制度的利与弊

弹性工作制度作为以人为本的一种制度,能够在许多国家发展成熟,其存在必然是有道理的,说明该制度本身就有着自己的优点。

(一)从员工个人而言

比起传统的僵化的工作制度,他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同时,弹性工作制度也能够减少员工的流动。组织机构人员有自己可调控的时间,能够激发员工的劳动效率,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加的集中。在追求优质生活的同时,有效地安排时间参加工作。另外组织机构人性化的时间安排,也有利于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对组织的归属感,这样的感情会使得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抱有一种激情,便于工作的开展。

(二)对于组织机构而言

可以减少加班费的支出,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诸如上下班可以避免交通拥挤,免除了担心迟到或缺勤所造成的紧张感,便于安排家庭生活和业余爱好等。员工在享受了此种优待福利之后必然也会对组织机构做出相应的回报。同时,组织内部也相应可以减少员工本来延长出来的工作时间加班费。当然任何政策都是两方面的,它也有缺陷。弹性工作制度带来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内部会缺乏沟通,不利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人员在自己相对宽松的时间内安排工作时间,必然导致员工之间时间的冲突,无法保证员工之间可以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与沟通,工作任务和主旨经常无法达到一致,长久发展,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对于组织的团结性和凝聚力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四、弹性工作制怎样做到效益最大化

(一)畅通高效的沟通

弹性工作制度本身就是针对人在生活追求、生活作息方面的不同而推出的一种人性化的工作制度。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保障了员工利益的同时兼顾组织结构的效益。按照每个人的差异性,势必会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一个组织结构的团队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沟通”就成了实施弹性工作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个人在享受弹性工作制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组织机构也因通过定时的交流加深团队的责任意识,加强团队建设。

(二)求实自律的组织机构文化

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作为基点,那么走向涣散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在弹性工作制度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中,文化可以让组织内的成员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组织的规范。满足了成员的需求,以人性化为出发点的同时,机构组织也应该制定符合本组织的特色文化,将团队成员用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围绕组织在一起,这样才能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组织稳定和持续性的发展。

(三)制度实施的一致性

由于弹性工作制度带来的员工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在组织内部需要有决策和项目方案推出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如何保证顾及每一个人的利益和意见,这时候就需要组织决策者保持该制度实施的一致性。

总言之,弹性工作制度是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也会带来诸如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如何把握弹性工作制度,使其发挥效益最大化,使组织结构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埃文・M・伯曼,詹姆斯・S・鲍曼,乔纳森・P・韦斯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贺翔.弹性化政府模式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03).

[3] 李家明,戴刚书.西方国家公务员酬薪制度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