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用来判定气候变暖的谚语
2016-11-12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交往中产生的。当地的民情风俗、资源物产、气候预测、卫生保健、农副业生产规律以至民间文化等,大都凝结成大量精辟的民间谚语。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地球的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这里是否也已变暖了呢?随手挑选几则农谚、气候谚语,便可得到佐证。
“懵懵懂懂,惊蛰浸种。”说的是过去“惊蛰”节气一过,农民就得浸谷种了。惊蛰是每年的3月5日。可如今早在2月中、下旬便开始浸谷种了,原因是2月中、下旬天气就暖和了,不愁烂种烂秧了。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的是过去每年的清明节(约4月4、5日)前都还会下雪,4月20日谷雨之前还会下霜。可如今清明节扫墓时却已穿上衬衣了。
“莳田莳到立夏,你打我也打。”说的是过去插秧有的迟插到立夏,但夏收打稻子时,却差不多同时打。甚至“立夏、小满,强过挑担”,说的是虽迟至小满才插秧,但收入还是比挑担强。可如今的插秧,早在4月20日谷雨前便基本结束了,整整提前了一个节气,原因就是气候变暖。
“未吃黄芒粽,袄袍不敢送。”黄芒粽,是过去中都端午节时制作的一种颇具特色的长条形粽子。此谚语说的是需要穿着袄袍的寒冷天气,会一直持续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才结束。可如今早在4月中旬便用上电风扇了。
“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说的是过去9月7日白露节气一过,天气就变凉了,需盖棉被了。可如今8月下旬、9月上旬还有摄氏30余度的高温,不仅上床不用盖棉被,而且还需空调开冷气才能睡觉。
“过了八月社,大细妹子争灶下。”“八月社”是农历八月中都的一个民俗节日。这谚语说的是过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天气便已变寒,孩童们争着到厨房灶前取暖了。如前所述,如今9月上、中旬还达30余度高温。
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呵护。这些谚语反映出来的严峻现实,足以让我们警醒,促使我们从眼前做起,保护好环境,为后代子孙留下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