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成功案例3个
网购已经是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足不出户,轻轻按一下鼠标,就能买到特色商品,“便宜”算是其中一个要素。随着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开网店以其准入门槛较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卖家”。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网店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网店成功案例篇1:开网店成功案例
多少怀踹着满腔热血奋斗青年在经历多年打拼,挣扎后选择了放弃,而另一些人却轻松的成功了。没错在你选择自己人生那条辉煌的路上你做错了判断。
网络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熟悉不过的字眼,有人会说现在的宝宝们都拿着ipad、对着电脑给自己买喜欢的衣服和鞋子,这就是新新人类,一个不可缺少网络的天地,随之有了网购这么一种生活方式,足不出户,轻轻按一下鼠标,就能买到特色商品,“便宜”算是其中一个要素。随着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开网店以其准入门槛较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卖家”。 有人会问:网店创业有什么秘诀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大卖家”?
80后创业的成功个案
1988年出生的晓雨,早在我们北京微淘网商联盟刚成立的时候开了个网店,产品主要定位在走甜美路线的青春时尚服饰。一年左右的时间,晓雨店里每天都能接到20宗左右的订单,两年多时间已经积攒了不少“老客户”。当年,读计算机专业的她还找到了一份在IBM的体面工作,但她心里始终放不下网店。她毅然辞职,全身心投入到网店经营中。这位小姑娘就当上了老板,很快就请了一名员工,专门负责与买家在网上洽谈,提供咨询服务。晓雨的目标很明确,她抓住了与淘宝初期开展促销活动的契机使网店的业务量迅速提升,从2、3个蓝钻突破并占有皇冠地位,如今已经成为“四皇冠”的实力卖家,好评度保持在99%以上。
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本身
日前,晓雨的网店又开始扩招员工,她面试了近十名应聘者。如今该店的经营已步入正轨,如网店页面的设计和更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原来由晓雨一手经办的进货等环节,已交由采购员专职负责;此次招聘是由于仓库扩大,需要增加人员管理。晓雨本人则主要参与营销、活动策划等。晓雨认为,网店涉及方方面面,但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本身。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及商业化,若产品本身款式、质量等条件过硬,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到现在,晓雨已经脱离了我们的货源,开始自己找人设计产品找厂家定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有价值,80%的产品都是特色商品,是经专门设计好模板后交由厂家生产的。同时,她的天猫店铺也在筹划当中,她采用了公司的运营模式,设计、推广、客服、查件、售后、批发以及投诉等岗位都安排专人负责。
北京的小雅也是一名成功的网上卖家。小雅也是在我们北京微淘网商联盟开始初期开网店的,目前在淘宝网上成交量近七万件、好评度为98.85%。小雅认为,产品是最重要的,经营网店对人的最大要求则是要“嗅觉敏感”。把握商机脉搏可适时转型。
“三皇冠”小雅在大学本科时读的是中文师范,2004年毕业后到了河北保定当一名中学语文老师。2008年,转至北京从事杂志发行。丈夫勇谦当时曾在同一座城市投资经营一家儿童影楼。两年后,阿雪转战北京,从事保险培训工作。影楼经营不太顺,上班攒下的钱都搭进去了。加上工作遇到了瓶颈,一直想寻找别的机会。小雅说“听朋友说开网店是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时间上很自由。”小雅的网店经历了几次转型,这对网店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刚开始时,网店只是小雅的试验田,在销售方向上并不太明确。她记得,仅需7、8件商品就可在网上开店了,于是她买来诸如居家收纳盒等日用品,拿来数据包,上传至网店,就开始经营一个小店了。当时小雅的销售是被动的,更多时候是坐等生意上门。在前半年,每个月才卖出十几件商品,销售状况并不乐观。那段时间,小雅一直琢磨今后的发展方向。爱逛街的她发现,北京有不少品牌折扣店,许多衣服不但款式好看且折扣高,利润空间很大。另一方面,她从网上了解了更多的资讯,发现当时上海、深圳等地也有卖家在做类似的生意,且效果不错。于是她便尝试做某几个品牌的代购。第一次转型给网店的经营带来质的突破,随后她还大胆地尝试压货,即一次性大批量投资换季成衣。到了2011年初,小雅发现有越来越多都在跟风做同类产品的代购生意,竞争越来越大,商家间不停地展开“价格战”。她决定再次转型——通过代购时积累的人脉和信息资源,她了解了不少好货源,还多次跑到上海、广州等地的批发市场了解情况,后来将店铺的产品转为外贸成衣。
开网店也需要策划
4月中旬,一款偏成熟的刺绣连衣裙稳坐排行榜前列。这种刺绣连衣裙为小雅的网店带来了非常可观的销量。“在货源的选择上,要切合时下的流行热点和趋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热推某种系列的高端品牌”,是小雅的策划之一。还有大大小小的促销活动的策划,都大大增加了网店的点击量。阿雪说。成功的卖家都很注重策划。正如小雅所说,开网店的初期阶段靠的是苦力,只要勤奋,很多事情都能解决,因问题本身比较简单;到了“后皇冠”时期,考虑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向、营销策划等问题,因此,难度大了很多,也需要个人付出更多。
像小雅和晓雨一样的淘宝成功卖家的确是占少数,她们都是在开店初期有段迷茫期,从开始不懂淘宝,经过我们的一步步指导,成长成自己策划,经营的精英,从我们提供货源开始,成长为自己设计产品,做外贸成衣,她们的发展过程让我们深思,她们的经营思路也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记住:只要你用心做了,成功就在你更近一步!
网店成功案例篇2: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
4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开网店 一周营业额超3000元
日前,武昌理工学院4名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业,创办了一个专售蜂蜜的网店,为一家养蜂乡镇企业开辟一条网上销售的新道路。一周来,他们的销售营业额已经达到近3000元。
据了解,这家专售蜂蜜的网店名为“红岗山亿丰蜂蜜”,是武昌理工学院物流1101王玉东、电商1301李晨晨和张继业、物流1102梁昌梅4位大学生合伙开办,并得到了该校商学院赵双运副教授的指导。
“我们做这个项目是进行了相关的可行性分析的,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相当的可观的,我们对它充满着信心。”该团队成员张继业说,“我们创办这个网店的初衷是为了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现在能用自己的一点知识拓宽‘蜂农’销售渠道,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据悉,目前,该网店经营的蜂类产品有蜂王浆、土蜂蜜、百花蜜等20余种产品,新店开业不到一周营业额已经接近3000元。 “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其中的不易和辛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才能有所感触。但是我们团队依然信心满满。我们看好网店的前景,更相信自己的选择。”该团队成员张继业说。
浏阳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乡开网店卖"土货"
切肉、腌肉,再将已经晒干的肉放入烤房熏制,24岁的罗彬在清凉的晨风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八点,这位从广州回来的大学生骑着摩托车,从三口镇白路村出发,赶到位于永和镇新联村的合作社——上午忙着料理腊肉,下午就回到电脑前,将网上订购的土特产打包运出去。
在这之前,罗彬远没如此自由——彼时他在广州工地上做测量,赶工程进度时几乎不眠不休,拿着不到3000元的月工资,让他感到“毫无归属感,也看不到前途。”
于是,逃离“北上广”——罗彬回到家乡浏阳开始了创业。
“一线城市呆过,二三线城市闯过,最终还是留在了家乡。”这是罗彬对自己三年工作情况的总结。2011年毕业后,罗彬先后在海南、广州等地打工,换的工作更是“十个手指也数不过来。”
在来到这些大城市之前,罗彬对生活怀抱着梦想。他希望能通过努力工作,在大城市买到房子,并最终落脚。可现实是,微薄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实现罗彬的愿景。
罗彬在迷茫中接连换了好几份工作,一位朋友的话点醒了他:“你家乡有那么多资源,为什么非要留在大城市?”罗彬意识到,如果能好好整合农村资源,将浏阳的原生态食品推出去,也是一次创业机会。
去年6月,他决定结束这种生活,当月工资也没结算,直接赶回老家三口。
回到家,罗彬先是走遍了村里,向长辈学习霉豆腐、酸枣糕制作方法,再花了近一个月建起一个网店,专门卖浏阳本地的土特产。
然而,辛苦工作换来的成效却甚微。由于信誉度不高,罗彬的网店一个星期只有两、三个订单,此外,货源也成为一大问题,“必须在保证品质纯天然的前提下,确保量的供应,可选择的余地就非常小了。”困境让罗彬有些焦虑。
合作社农家货搭上网店“直通车”
直到2013年11月,罗彬通过“浏阳论坛三农”QQ群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加入嘉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很快,困扰罗彬的货源、销售渠道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个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7月,最初从事剁辣椒、干豆角等农副产品加工。
罗彬等人的加入,便给这个合作社带来一些欣喜的变化。原来老旧的屋子翻新成白墙水泥地的生产车间,生产区间、流程也进一步规范化;产品从单一的土特产拓宽到腊味、干货、紫薯等系列产品,并陆续出现在罗彬的网店页面里。
最直观的变化表现在网店的订单量正在稳步上升。“很快,一个星期就有40多个订单,而现在每天都有6到7单,大部分都是回头客。”罗彬说。
这些变化得益于,这群农村创业者在产品定位上的充分认知。在大城市闯过的罗彬深知都市人生活在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的疑云中,更青睐于原生态、健康的农家土货。
“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加工环节,从饲养到加工到销售,都是土办法。”罗彬表示自家种植蔬菜、饲料,不给禽畜喂生长剂,在加工环节也不添加香精和防腐剂:“虽然土,但是土得放心。”
28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一起开网店卖茶叶
2013年的暑期,云南农业大学上演了一场“创业大战”。暑假前,农大龙润普洱茶学院牵手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共同创立永年太和大学生创业体验中心暨云南农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并启动了永年太和百万销售团队暑期创业的报名,短短几天时间,吸引了来自全校多个专业大学生组成的28个创业团队,一起开网店卖茶叶。
校企合作 “零投入,零风险”
这一次的校企合作,是企业直接给这28个团队提供了现成的铺面,店面里已经经过一定的“装修”,产品由茶企统一提供。龙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有才说,这样的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零投入,零风险”。企业提供了免费的网上商铺,让在校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零风险创业。
相同的店面、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平台,28个团队会不会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呢?
吕有才也认为,团队规模出来了,影响力上升了,产品和销售的同质化是最大的问题。“怎样拓展新的出路,怎样营销、建立消费群的信任度等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我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做到专心、专注、专业。”他说,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从茶叶开始,逐渐辐射到其他农产品,发挥农业大学自身的特色,使云南特色高原农产品真正走出去。
研究生杨智就通过一系列个性化的打造将她的网店做到店面搜索的首页。“从店面的改装到店面的提升,再加上大量的宣传营销,点击率慢慢也就上升了。做网店真的不容易,只有靠一点一滴来推广,用心才能作出成绩。”
“资金向来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如果自己创业,或者入住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很多优惠政策就是提供场地或者减免一两年的税,个人仍然需要出一部分资金。对于我们学校70%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拿出资金来创业是有一定难度的。”龙润普洱茶学院党委书记陶玫说,“引进了现在这个创业平台, 零投入、零风险 ,有利于学生创业实践。这些项目使大学生获得相关经验、能力提升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融入社会。”
吕有才也认为,把学生假期上网“打游戏”的时间用来体验电子商务销售,可以引领更多的学子走上创业路。这也是为落实学校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启动探索“十百千”工程的尝试。为此,学校把办学规模较小、专业创业有优势的龙润普洱茶学院确定为试点,使创业、就业、学业贯穿教学全程。
学院领导身先士卒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及时跟进学生创业动态,龙润普洱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玲自己也经营起一家网店,“当自己摇身一变成为淘宝网店掌柜时,心里面挺激动”。为了宣传商品,最开始的时候,她是动员自己所有的人脉,紧接着就是在QQ、微博上展开宣传。“与其他同学一样,当我拿下第一单的时候也很有成就感”。
经营一家网店并不是那么容易,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刚开始的时候,如何发布信息、如何解决上下班不在同一台电脑上登录旺旺账号等问题,周玲的网店都是在另一个团队队长的帮助下解决的。周玲说,怎样在线营销、怎样使点击率上升等,通过她自身的亲身经历,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协调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这28个团队有自己的交流站点,大家的经验和教训都会及时分享,以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万事开头难,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28个团队的运营情况,永年太和普客网店的负责人刘加寅说,比如由于信息分流出现问题,他的网店一周内都收不到旺旺的消息。而有的团队接到了大单,但却出现支付不了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我们马上与其他团队沟通,避免其他团队也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节约了很多资源。”他说。
学校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刘家寅是在校研究生,他的创业生活是从摆地摊开始的。他说:“虽然我也有自己的创业项目,但由于缺乏创新,没能入驻学校的创业园区。”现在他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在学校里自己租了个店铺做学生服务,主要就是代报名、培训、快递等。但一到假期,学校都没人了,每天还得交90元的租金。“我把一个月几千元的工作辞了来经营这个小店,有时压力真挺大的,资金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说,“现在学校提供了这样的创业实践平台,不仅可以自主经营,而且因为零成本、零风险,使我从资金、技术、成本中得到了很大的解放。”
刘家寅说他从本科起就想自己创业,摆过地摊、给宿舍修过衣架等,现在他也越来越感觉到农大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每当夜幕降临时,学校大门口就陆续有地摊开始在营业,大多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做起的 小生意 。”他说,学校对学生的创业支持越来越多,学校从创业平台的建设到课程体系的打造,都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适合创业的环境。
2011年,农大在东校区建成了一个创业园区,主要是面向在校学生和毕业两年的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目前已有15个项目成功入驻,并带动了大批学生就业。在这个创业园区里,不仅有做花做茶等农产品的创业者,更有做服装租赁、传媒工作室的大学生。园区内还有很多创业者,例如新科创业者2012届毕业生马成高创办的“花样保鲜花”主要做出口生意,也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年销售额超100万元;2012届研究生李林辉在网上开办鲜花产品淘宝店,年销售额过100万元。
第一批入驻农大创业园区的创业者赵朝鹏,大学时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他的专业虽然与传媒毫不沾边,但现在他却是一个传媒工作室的老板。“我的专业与这方面不相关,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靠自己百度学来的技术。”赵朝鹏说在云南本地自己的市场还不是很大,人们还不太接受结婚时播放一个经过工作室剪辑过的短片。他的团队现在主要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面向全国展开,订单还是非常可观的。
据悉,目前,农大启动了大学生“十百千”工程,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创新大学生创业模式,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计划5年培养10个亿万销售,5年造就100个千万销售,5年成就1000个百万销售。永年太和创新创业体验中心逐渐发展后,除提供农大的学生创业平台,今后还将拓展到全省范围内,真正建立一个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实训基地。学生的学分与营业额挂钩,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大学生的易就业、好就业,形成了集“政策引导、项目建议、经费支持、创业孵化、跟踪帮扶”等为一体的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网店成功案例篇3:小网店成功案例
袁兰,21岁,四川师范大学公共事业治理专业大二学生,正与同乡、同班、同寝室好友王菊园经营着一家网店卖零食。两人的创业故事从大一就开始了。
两个好吃嘴大学生开了一家网店卖零食,没想到做大了:辉煌时一天接1000多个单子,请30个同学帮忙,5个物流公司工作职员专门为她们服务,一周进账75万元!现在,她们甚至得到了500万元的投资,预备组建公司、发展玉成国连锁。
这一切,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尤其是发生在两个小小的女大学生身上,但现在却已经成了事实,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吧。
借钱启动创业
袁兰,21岁,四川师范大学公共事业治理专业大二学生,正与同乡、同班、同寝室好友王菊园经营着一家网店卖零食。两人的创业故事从大一就开始了。
当时的她们没有资金来源,纷纷把目光投向父母。袁兰的家在大巴山,父母都是农民,并没有太多的钱给她们,“每人借了5000元”。
有了钱,她们先买下一个网址。万事俱备时,两人开始为网店定位成都的办公室白领,“有钱有时间吃零食,怕刮风下雨晒太阳”。袁兰和王菊园想到赚辛劳钱,“农村出来的,不怕苦”。
由于一些网店在退货时会提出顾客自付邮费的要求,两人便给自己定下了规则:凡是在她们网店买的东西,只要发现有问题,哪怕吃得只剩最后一点,都可无条件退货!如此大胆的想法,让人不得不对她们刮目相看。
上征婚网站挂假链接
去年10月,网店开好了,两人拿着剩下的钱到食品批发城,批发了几千元的食品样品回来,“每样一两包,拿回来拍照片挂网上”。最初,她们特别担心没人光顾,常安慰自己说“卖不了就自己吃”。
两人的第一次倾销是在宿舍楼,她们挨个寝室去宣传网站,“我"强迫"一个好朋友买了一包泡椒凤爪,3元,没好意思赚钱”。这是她们的第一笔单子。之后,两人分工,一个人在网上做推广,另一个人印传单发。
袁兰说,她们的网上倾销范围很广,“征婚网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在美女图片下放上我们的网址链接”。当然了,没过多久帖子就被治理员给删了。
两个人将宣传广告印成传单,原本想进办公楼内发,但保安委婉地请她们不要污染环境。没办法,只有厚着脸皮,天天早上8点就守候在办公楼门口,带着微笑将传单发给进楼的白领们。那些被人转身就扔在了地上的传单,“我们捡起来继续发”.半个月后,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一单、两单地出现,让两个小姑娘看到了希望。
团购一周进账75万元
袁兰说,春节算是网店的一个转折,生意好时一天有几百张单子。两个女生完全忙不过来,袁兰发动了同班同学前来帮忙。春节后,网店的生意就比较稳定了。
两个小姑娘也关注到,今年特流行团购,“我们也开始倾销团购”.她们的倾销只求宣传:一块巧克力进价5元,她给团购网的价也是5元,而这个价往往比其他商家的便宜,网站就会力推她们的店。
最辉煌的时候是两周前,“天天一千多张单子,连续一个星期,我们卖了75万元。”为这75万元,她们付出的可比平时多多了:她们请了5个同学看网店负责接单子,请了30个同学负责跑市场配货,某物流公司还专门派了5个人来负责她们这一家店的单子。
记者在她们的账户明细上看到,6月17日这天,账户存入748000元。
家常菜感动投资公司老板
由于业绩好,网店吸引了浙江一家投资公司来考察,公司负责人沈先生说来考察当天,这两个小姑娘就在家做了两个家常菜招待他。
小姑娘的实在也感动了他,“一周75万元,对两个学生来说很不错,我决定投资500万元。”吸引沈先生投资的,是他看到这80后、90后女生愿意吃苦,从开店到现在她们都没有休息过,“她们现在最想睡到自然醒,但还是坚持着天天早起”.
小女生的赚钱攻略
吃苦是种本事
投资公司负责人沈先生说,来考察当天,这两个小姑娘就在家做了两个家常菜招待他……沈先生被这两个女生吃苦的本事感动了。“她们现在最想睡到自然醒,但还是坚持着天天早起。”
同学是种本钱
生意好时,两个女生完全忙不过来,袁兰发动了同班同学前来帮忙。天天十多个同学来帮忙,他们几乎分文未取,堪称“苦力”.
广告是种坚持
她们像不法网站的人一样,上征婚网站挂美女图,配自己店铺的网址链接。最后被治理员给删了。她们发的宣传广告被扔在了地上,又去捡起来继续发。
网店成功案例相关文章:
1.开网店成功案例
2.成功的网店经典案例
3.开淘宝网店成功的案例
4.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
5.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