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
在课前做好语文教案是上好每节语文课的前提!为此,下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
一、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文本表达上的艺术特点
4.在掌握语言的艺术手法后,能够学会运用
二、教学活动重、难点
1.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文本表达上的艺术特点
2. 在掌握语言的艺术手法后,能够学会运用
三、教学活动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活动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月是故乡明》)
过渡语:故乡,是游子用稻谷酿出来的陈年美酒,搁置的时间越长,味道更醇香,故乡,是那清远的笛音,总是在那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周克武笔下的《月是故乡明》去感受他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动情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并思考这样的问题
1. 作者对故乡饱含了怎样的深情?
2. 作者是如何来体现这一情感的?
明确:1.乡恋 2.寄托于月
过渡语: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为一种心灵的指引和灵魂的寄托,人们对月凝成了一种
挥之不去的依恋情结。作者的记忆里有着怎么的一轮明月呢?
明确:她那样温婉,明丽,像一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女从遥远的天宫款款而至,轻轻撒下一地清辉,点燃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们劳作一天之后渴望小憩的心灯!
(二)研读文本,深入学习
过渡语:多么柔美的月亮,你还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月亮的语句吗?
(生读课文,并画出相关语句)
师:老师也找出了一些:(展示)
1.她便悄悄挑开四合的夜幔,透过房前屋后的树丛,毫不吝啬地将白玉似的碎银洒落下来,令人迷离乱眼。晚风吹拂,草木摇曳,月光跳跃在草尖上、花蕊上、菜叶上,山南水北,流泻这一地浪漫
2.月亮当顶,在村口的池塘中投下了一个玉盘似的倒影,隔着清澄如镜的水面望去,晶莹剔透;缕缕波光随着晚风拂动一圈圈地扩散,瞬间织成了缤纷夺目的水底世界。
师: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运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其进行鉴赏。
(生自由鉴赏其余的语句)
……
(三)合作探究
过渡语:在这么轻盈,柔白,洁白的月光下,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那些孩童,娃娃,青年,老人们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一起找找看。注意抓住关键字感受人们的心情。
生:读课文,
师: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抓住哪些关键词来感受人们的生活的!
1.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扯开嗓子喊了声“月亮出来啦”
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体现了月初出时,孩子们的欣喜。
2.突然几只流萤从眼前划过,耀眼的萤火在我脸上播下一抹辉光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用“耀眼”形容萤火,衬托出了月光的柔和
(生自由交流)
……
师总结:这月下的生活多么惬意,娃娃们安静,孩童们快乐,青年们欣喜,老人们安详。就像那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境,
请大家闭上双眼,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那幅月下乡村图!
师:月亮为人们创设如此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 所以说月亮是——
生:乡村流动的生命
师:是啊,这流动的生命就是人们最美好最祥和的生活。更体现了作者对那童年乡村生活深深的依恋。
师:同学们,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用过对比才能更加突出,这样的方法在我们文中有所体现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作者把城市望月的奢侈与乡村赏月的惬意作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处处泼洒着自然诗意、祥和安康的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从而抒发了自己浓浓的家园之思。
师:城市的喧嚣已然淹没了灵魂最初的归宿,所以作者由衷的发出心灵的呐喊——
作者对那童年故乡的生活充满的无限的依恋!
(四)拓展提高
师:贾平凹说:“真正好的散文,不在于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什么东西,而是在于让读者想到什么,唤醒了什么?
(故乡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许多人,景物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
请你用妙笔生成优美的语言,去勾勒你故乡的图画,体现你对故乡的依恋!
(学生写,然后交流)
(五)总结(伴月吟诵)
乡 恋
魂牵梦绕的这片土地,你的样子刻在心底。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的泪水早已决堤。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难忘故乡情,难舍亲人亲。
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哪里;
天涯海角不能忘,月是故乡明。
师:愿周克武的《月是故乡明》伴随着这优美的音乐永远铭记于同学们的心间,也愿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故乡情,不忘月还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