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手抄报边框

2017-03-18

小编分享一些关数学手抄报的内容以及花边的相关图片,希望大家互相学习,获得帮助:

2年级数学小知识:数和数字一样吗?

我们学数学,整天和数与数字打交道,那么数和数字是一回事吗?你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了吗?你知道吗,小兰和小华还为这事吵起来了呢。事情是这样的,数学兴趣小组的张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讨论题: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是相同的?小兰不加思索地说:‚当然相同。‛张老师说:‚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小兰很快地说:‚1、2、3、……可以说它是数字,也可以说它是数。‛

小华不服气地:问:‚那么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吗?‛

小兰说:‚ 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

小华说:‚你说的不对,69是一个数,是由6和9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小兰和小华互不服气。这时有的同学同意小兰的意见,也有的赞成小华的说法。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意见一直统一不起来。

张老师看着大家的认真劲,笑了,她说。

‚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排列顺序;数字是写数用的符号,也叫数码。我们用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按一定数位顺序排列来表示数。用它们可以写出任意一个数。‛

听了张老师的话,小兰点了点头。

二年级数学手抄报边框图片

2年级数学小知识:元曲中的数学

元曲是我国诗和词由‚雅‛转‚俗‛时产生的,它活泼生动,俏皮泼辣,更贴近生活。元曲中的数字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有些小曲正因数字的巧妙运用而形成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千古绝唱。如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生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此曲每一句都用两个‚一‛字,层层递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叹华年易逝,光阴催老,聚散无常。风格类似的还有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无名氏的 《中吕〃红绣鞋》也别具特色: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啊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封。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这支小曲巧妙地运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久)、十等数目字,由小到大,按升序排列,将少女因恋人怕人闲话不敢登门的相思之苦描绘得生动、深刻。数目字本是抽象概念,枯燥单调。但有些诗人运用得巧妙生动,加减乘除,无所不能。语境不同,风格各异。

二年级数学手抄报边框图片

二年级数学一、 加法入曲

汤式的《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全曲如下: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蓬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曲中除运用一千里、孤帆、一夜、三处等数目字外,加法分析运用巧妙,城头+江心+山顶=三处,渲染出作者处处忧愁的孤旅及悲寂的游子情怀。

二年级数学二、 减法入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去乌飞。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这是卢挚的《双调〃蟾宫曲》,曲中巧妙地运用了减法。人生百年,就常人而言,先减去无法过的后三十年,只能按七十岁来计算。七十岁,减去十岁顽童,再减去十年尪羸,等于五十年。接着又用除法,五十年的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二年级数学三、 乘法入曲

曾有无名氏作这样一曲《水仙子〃遣怀》: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眼儿里觑,心儿上想,教我鬓边丝怎地当,把流年子细推详。一日一个浅酌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

一年三百六十日,百年三万六千场。乘法运用不着痕迹,非常巧妙。

二年级数学四、 除法入曲

问人世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塑曹公。紫盖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 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是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分析法,将天下分为三分: 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一分北魏。

元代张可久还作过这样一支曲《沉醉东风〃秋夜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窗日影。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古时夜里以击鼓记时,每夜五更。二十五点除以五等于五,是五个夜晚。

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如马致远的《折桂令〃叹世》中‚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姚燧的《调〃凭阑人》‚博带峨冠年少郎,高奇云鬓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我十六两‛。曲中运用单换算,一斤等于十六两,指郎才女貌,两厢相当,妙绝。再如卢挚的《节节高〃题洞庭湖鹿角庙壁》中‚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无名氏的《叨令》中‚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从这些曲中可看出: 曲因数字而生趣,数字因曲而生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