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2017-01-12

口腔科作为一个操作性治疗为主的科室,专业划分细致,患者对口腔治疗知识的欠缺和预防意识差,治疗意识淡化而造成医患沟通困难,而且口腔疾病多数由于复诊次数多,治疗方案细化等客观因素,专业信息的发布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口腔医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实用性

1理论知识呈现的双模式

传统的医学理论教材在介绍疾病时,一般按照概念、概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顺序讲述,虽然在逻辑思维上没有问题,但是学生在接受这些理论知识时是被动地灌输,而诊治疾病应该是积极的临床思维的过程。因此,传统的理论知识呈现方式不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因此,在设计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课程理论时,我们将理论知识以“从了解疾病的角度”和“从临床流程的角度”双模式呈现。在呈现“从了解疾病的角度”时,我们按照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治疗原则和预后随访的顺序进行讲解。而在呈现“从临床流程的角度”时,我们以问诊、体格检查、诊断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顺序进行叙述。这样,学生不仅能从疾病本身的角度了解疾病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还可以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理解疾病诊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疾病知识。前者是一般教科书所常规的呈现内容和顺序,后者是我们根据学科特点自主设计的呈现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了临床思维,为将来走上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2PBL教学设计

口腔医学同样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适合PBL教学法[7]。但问题是如何在网络远程教学媒体中设计PBL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在局域网教学系统中应用PBL方法[8],即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师生互动。但在互联网环境中,远程教学的对象千差万别,而又为数众多。要想做到逐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困难[9]。为此,我们的做法是设计典型临床情境,并就该疾病诊疗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全部答完后可自行查看正确答案。给出正确答案的时候,同时给出相应的理论基础,即解释选择该答案须参照的理论知识,这样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可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设计临床情境问题时,我们按照临床诊疗的流程进行,即先说诊断,再谈治疗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再设计特殊问题情境以强化对该病诊疗特点及注意事项的记忆。如一个下唇外伤的患者,先问软组织清创步骤是什么?进一步的检查是什么?再问如果患者有一块0.5cm大小的软组织只有一窄蒂与基底组织相连应该怎么处理?这就涉及到对于口、鼻、眼、耳等特殊解剖部位软组织外伤的处理方案,即尽量缝回窄蒂软组织外伤组织块,因为这些解剖区域的形态很重要,而其他部位的软组织修补无可替代。

3学习效果考核设计方法和内容

学习效果考核是远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考核是在完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的,主要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动力。因为没有教师面对面的人文方面的关怀,所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1]。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的设计很重要。首先可以采用问题调查的形式,即逐条询问是否掌握在问题情境中习得的理论知识。因为是调查问卷,所以并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有助于学生梳理已经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有益于进一步强化所需知识,进一步可以作答一张完整的试卷,控制好考题的难度,应以选择题为主,可以有一些典型病例的病例分析题。结果在一段时间后公布,这样做一方面是维持学生的期待心理,使学生主观上仍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得知自己的分数和错误的答题时,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仍可复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根据学习的记忆、遗忘的时间规律,这样做可以强化记忆。

4教学媒体的表现形式设计

4.1教学媒体的应用种类和呈现内容选择

和大多数其他医学类教学媒体的设计一样,我们在网络教学媒体设计时,也主要使用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文字部分主要用来表述临床理论的内容,采用FrontPage软件设计网页形式的文字版面,可自由设计恰当的背景图案。在需要做链接的文字部分做成链接而指向另一个文字网页。这样学生在浏览文字内容时,碰到有问题的名词、理论部分时,可使用链接功能去查看该名词、理论的详细解释。同样还可以制作二级和三级链接,一直到学生对所学内容能融会贯通。图片主要用来表现病例的病变外观,利用微距定焦镜头拍摄,采用大景深,力求在一张图片上展现病变的全貌,图片格式采用GIF格式,这种格式的特点是图片的数字容量较小,有利于通过网络传输。也可以用图片来表现病理及其他显微图片,在做这种形式的图片时,一定要做好兴趣点标记,帮助学生辨别病变的性质。声音和动画主要用来呈现动态的诊疗过程,比如皮下气肿捻发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节弹响等。在描述手术过程时,传统的教科书常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对学生的解剖基础和形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而应用动画直观地解释手术过程则非常容易使学生理解。当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制作时间和精力。动画也可以用来解释临床的治疗理论,比如在行牙窝洞制备时,可以用动画解释制备的力学原理及错误制备导致的后果。视频主要用来呈现实际病例,将一个典型临床病例诊疗过程的关键部分拍下来,进行剪辑并压缩。可以将视频剪成数段,分别对应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在各个剪辑部分可以配画外音提问或者辅助解释。在制作视频时应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并注意遮盖患者的个体特征,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4.2教学媒体的应用组合形式

教学媒体的应用组合形式关乎教育的效果[10]。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介绍一个新的病种时,总是喜欢以文字概念的方式。而我们在做网络教学媒体设计时,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对大多数病例首先呈现病种的临床表现图像,如龋病首先以患龋的牙齿图片开始,然后提出问题,临床病理实质是什么?又可以链接到龋病剖面的显微图片,再以文字辅助说明。在介绍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时,可以插入一段真实病例的视频,并辅助以画外音解释。对于视频不能表现的治疗细节可以用动画的方式呈现,如龋病的去腐、窝洞制备和修复材料充填等。在考核阶段也可采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给出一幅病例图或一段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用来考察学生诊断疾病的能力。

5教学媒体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首先教学媒体的设计素材资源存在短缺,典型临床图片的采集有时遇到困难。我们目前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转型阶段,后者所需的临床多媒体资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教师需要养成随时采集典型病例资料的习惯,并定时归类整理。这就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将计划任务分配到个人。在任务督促下,能加快临床资料的收集速度和质量。其次是教学媒体的制作编辑能力有待提高。在制作文字网页、动画和编辑视频时需要一定的多媒体处理能力,而这些能力传统的临床教师通常是不具备的。因而,在制作教学媒体时可能会因陋就简,降低教学媒体的制作质量。因此,一是我们应提升临床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知识及制作技巧的能力;必要时还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给我们做针对性的辅导,以快速提升制作教学多媒体的水平。还有,由于我国网络建设的差异,我们的教学媒体设计总体上受到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声画等媒体的应用,对于网速不理想的地区,可能播放起来不连续,甚至不能播放。而视频媒体对于临床病例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就寄希望于我国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让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生能够接触并能大容量地浏览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媒体资料。

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摘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临床科研分离、人文素质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探索更完善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口腔医疗人才。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侧重于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口腔医学所包含的科目繁多、专业性强,这更对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1]。从2002年本专业招收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教研室提倡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不断摸索与总结,现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如下:

1教学模式的创新: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

首先,大多数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要进入医院或诊所从事医疗工作,因此他们必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具备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学会治病救人,应对复杂的临床工作。然而,每一个学生的情商水平、学习方法、发展目标等均不尽相同。同时,无论是临床教学还是理论指导,各个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充分尊重和肯定专业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本教研室对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采取临床指导ABC模式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途径。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不同,将临床指导的教学模式划分为A、B、C三个类型[2-3]。承担A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高级职称者,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懂得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专业水平高,并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科研背景,学术水平和专业造诣均比较高。承担B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为资深中级职称教师,已经从事多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讲课娴熟,运用自如,紧扣前沿进展,注重对概念、原理的扩展及应用。承担C类教学模式的教师主要为青年教师,他们在临床指导中能够将知识讲透,对于难点和重点部分加以解释,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不尽相同,根据学生的这些不同点将临床学习模式分为A、B、C三个类型。从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教研室将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分组。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培养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人才。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要做到全面负责,沟通交流,组织协调。作为研究生的直接导师,其主要任务有四:第一,讲授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以及召开开题报告会和论文汇报会等。第二,与教学管理部门、临床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和指导学生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第三,参加学生部分活动,面对面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在与学生做有效沟通交流的同时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进行具体指导。第四,适时安排专题报告及读书报告。在研究生导师全面负责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ABC分类,实行临床指导ABC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出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多元化优秀人才。

2科研氛围的营造:教学与科研基本功培训

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现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4]。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与医疗工作的希望。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必须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形成严谨的科研理念。研究生阶段短短三年时间内,如何统筹安排课程设置、临床轮转、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任务至关重要。针对实际情况,教研室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第一步,营造良好的互动式科教氛围,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渗透。将以(研讨会)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研究生读书报告、病例讨论、开题指导等活动中;第二步,灌输严谨的科研理念,掌握基本的科研技术与科研方法。主要通过导师指导、入室培训、文献阅读、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实现。是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5]。国际上通常把针对某一新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学科型;而把为改善教学质量,将本以面授形式教学的现有课程或新开课程,以研讨方式开设的称为课程型[6]。本教研室主要开展课程型教学法。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讨论课程每两周一次。具体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①根据本专业要求制定讨论专题。其内容可一部分由教师指定,另一部分从学生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中选出。②依据内容将讨论专题划分为若干子专题,每组负责一个子专题,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收集查阅相关文献。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进行必要的组内讨论和研究。实施阶段:根据专题内容具体分3次~5次完成,每次约1个小时。流程如下:①学生宣讲报告(约30min):子专题组的每个同学就所查阅的有关文献事先向小组长提交一份书面小结,由小组长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约20min),围绕主讲人的报告,听讲学生和老师自由发问,主讲人做出回答解释,同一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子专题进行小结(约10min)。每次课完成1个~2个子专题的讨论。②总结:所有子专题学生汇报完毕后,由教师对讨论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该讨论专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③资料整理:在充分讨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由各组长负责将教师的总结与各子专题的书面小结及对应的文献资料一起装订成册,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报告。

3人文底蕴的熏陶: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文是中外医学共有的属性。医疗行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行业[7]。“夫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医学认识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对待口腔疾病诊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治愈病症,还要最大限度减少痛苦;不但要减少痛苦,还要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治疗。社会呼唤的是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崇高医德医风的贴心口腔医生。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口腔医学研究生距离社会的要求充其量只是“半成品”。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信念、意志和责任感,以积极、非功利的心态投入到科研活动和临床诊疗过程中,是培养口腔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8]。教学组借鉴了古代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首先,以老师为师,定期召开研究生及老师联席座谈会。指导老师利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经验为年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以病人为师,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医患交流制度及回访制度。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对接诊患者100%做到医患交流不少于3分钟,对接诊患者回访率要求不低于50%,特殊病种要求100%回访。由临床指导老师不定期抽查回访其接诊病人,建立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这种制度的建立保证了研究生与病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促使其对患者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在交流过程中也逐渐锻炼了其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以社会为师:鼓励研究生走出本专业局限,能够走出去多见世面,多参与课外活动,多参加研讨会、学习班,多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交流,大力提倡并奖励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争取交流发言机会。本教研室自2002年开始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毕业生均就职于三甲专科口腔医院或三甲医院口腔科,并在参加工作的五年内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其中40%已成为中层管理者甚至于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口腔医学的新兴专业,全体教研室成员不懈努力,致力于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体,专业技能为本,创新能力为魂”的高层次创新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口腔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闫翔,苏寒,孙卫斌.标准化临床分级考试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63-66.

[2]丁雪梅,甄良.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10.

[3]井辉.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探析———基于国内几所大学的探索和经验[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23-25.

[4]徐辉,周新文,厉松,等.浅谈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85-486.

[5]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55-57.

[6]王兴松.课程开课分析与管理[J].教育与现代化,2010(3):44-47.

[7]刘珂.基于SECI模型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1,6(6):74-75.

[8]王松灵.我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5):665-668.

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2.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3.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5.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6.口腔医学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