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故事
历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节的连贯曲折,语言的生动形象,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情景,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战斗故事。
战斗故事1:漠北之战
西汉王朝为了推进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彻底消灭匈奴贵族奴隶主政权,在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经济、改革税收、积累财富、秣马厉兵的认真准备之后,决心向匈奴单于本部和东北部左、右贤王的势力发动进攻。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图“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入犯,杀略千余人,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以歼灭。
鉴于匈奴单于本部及左贤王部仍具相当实力并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现实,考虑到汉军经过以往多次实战的锻炼,已经积累了使用大规模的骑兵集团远途奔袭的作战经验,汉武帝决意乘河西新胜之帆,加强北线进攻。元狩四年(前119年),他下沼实行币制改革,又令“初算缗钱”,实行盐铁专卖,以筹集战争所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财力。同时,与诸将商议对匈奴的作战方针。
他认为:“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漠)轻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决计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确定了一个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作战方针。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及转运夫10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并组织“私负从马复四万万步兵”,运送物资。
单于闻讯,转移辎重,部署精兵于大漠北缘,迎击汉军。
汉武帝原拟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北进,闻单于东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命卫青部出定襄。
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等出塞后,得知单于并未东去,遂自领精兵疾进,令李广、赵食其从东路迂回策应。卫青行千余里,穿过大漠,与早已布阵的单于本部接战,卫青先以武刚车(兵车)环绕为营,稳住阵脚,随即遣5000骑出战。
至日暮,大风骤起,沙石扑面,卫青乘势指挥骑兵从两翼包围单于。单于见汉朝军队很多,兵强马壮,自料难以取胜,率精骑数百,突围向西北逃走,匈奴军溃散。卫青急派轻骑追击,自率主力跟进。直至颜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歼敌一万九千人,烧其积粟还师。李广、赵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与卫青会师漠北。
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后,同右北平郡(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会师,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携带少量的辎重粮草,驱使所俘获的匈奴人为前锋为汉兵开路,跨过大漠,过河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又转攻左大将双,缴获敌人的军旗战鼓。
又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此次远征,霍去病所率部队以一万的损失数量,前后一共斩获胡虏70443人,至此,匈奴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只剩下匈奴单于悬孤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临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
此战之后,左贤王损失很大,同时失去了对乌桓的控制,汉朝得以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可见,汉破匈奴左贤王地之前,经常侵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地的是以左贤王为首的匈奴人。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
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
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
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战斗故事2:汉平东越之战
汉平东越之战是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秋至前110年(元封元年)冬,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军击灭东越的一次进攻战。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南越丞相吕嘉谋叛,武帝遣大军进击。东越王余善上书,请求率军8000,随楼船将军杨仆征讨吕嘉。余善率部进抵揭阳(今广东揭阳西北)后,阴持两端,借口海上风狂浪大,停止前进,暗中却派人与南越联络。直至汉军攻克番禺(南越国都,今广州市),东越军仍未到达。杨仆上书,奏请乘胜征讨东越。汉武帝以士卒劳累,未准,令各路将领屯兵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梅岭(即大庾岭,五岭之一,位于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一线待命。余善闻杨仆奏请征讨东越,又见汉军屯兵边境,遂自立为东越武帝,派兵据守通汉要道,并赐将军驺力为“吞汉将军”,命其率军攻入白沙(今江西鄱阳湖西南)、武林(今江西余干北)、梅岭地区,杀汉三校尉。此时,汉使者农司张成、原山州侯刘齿虽正奉命屯驻当地,但未敢出击,率部退往安全地带,被武帝以畏敌罪处死。
元鼎六年秋,武帝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渡海从东面进击;楼船将军杨仆、中尉王温舒、原南越降将戈船将军严、下濑将军甲分别从武林、梅岭、若邪(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白沙等汉与东越的通道出发,进攻东越。元封元年冬,杨仆军击杀镇守武林的东越守将徇北将军,其它各路亦进抵东越国境。是时,东越军纷纷倒戈,原越衍侯吴阳,策动其邑700人进攻汉阳(今福建浦城北)东越军。原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降汉。汉武帝鉴于闽越地势险恶,其人又反复无常,诏命军吏将当地民众迁至今长江、淮河一带,东越遂亡。
战斗故事3: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打击匈奴的作战。
河西地区系指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匈奴单于命浑邪王统治酒泉及周围地区,休屠王统治武威及周围地区,控制西域各国,并南与羌人联合,从西面威胁西汉王朝。西汉王朝深为忧虑。早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了消灭匈奴在这里的势力,斩断其右臂,打通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俘获,他保留汉节,居匈奴十年左右,终于率众逃脱。历尽千辛万苦,张骞终于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以新居之处肥饶安全,又与西汉距离遥远,不肯东返打击匈奴,使汉武帝的希望落空。
经河南、漠南几次战役后,匈奴右贤王与单于本部都遭到了沉重打击。单于主力远徙漠北后,在大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剩匈奴左贤王及河西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其中以左贤王部最为强大,但对西汉王朝威胁最大的则是河西匈奴军。于是汉武帝将下一个打击目标指向了河西走廊地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余骑兵出击河西匈奴军。汉军从陇西出塞,6天之内,过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越乌鞘岭,穿过匈奴5个部落王国,沿途消灭抵抗者,安抚降服者
。然后继续西进,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亦称燕支山)1000余里,与河西匈奴军主力接战,杀其折兰王、卢胡王(一作卢侯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官,歼灭匈奴军8900多人,并且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浑邪王、休屠王战败逃走。这一仗,汉军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几乎贯穿整个河西走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给河西匈奴军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采取正面平推式进攻,未能聚歼其主力,且使其易有所准备,汉军虽取胜,自己也损失了7000余人。霍去病班师后,汉武帝下诏,益封二千户给霍去病,以表彰他首次独立出征建立的功勋。
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为了保证河西战役的胜利,牵制匈奴左贤王的兵力,避免其向河西方向增援,汉武帝还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策应霍去病军。霍去病与公孙敖分领数万骑兵分别由北地、陇西出塞,向西进击。原计划两军在塞外合军后一同西进,但公孙敖部途中迷失了方向,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
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精锐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霍去病吸取了第一次出击河西的教训,采取迂回包抄式进攻,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
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益封其食邑五千户,其手下部将也多因功封侯。但是,西汉进攻匈奴左贤王部的军队却出师不利。该路军以李广为先锋,李广率4千余骑先头部队先行出发,张骞所率主力却未按照预定时间出击,致使李广军北进数百里后,被左贤王军4万骑团团围住。面对优势敌兵,李广沉着应战,先令其子李敢率数十骑贯穿敌阵,以示匈奴军易破,稳定住军心,然后将4千骑布成圆阵,外向应战,用弓矢与匈奴军对射。激战2日,汉军死伤过半,匈奴死伤与汉军相当。最后张骞终于率主力赶到,匈奴军见不能取胜,遂解围北去。
汉军回师后,张骞、公孙敖均以不能按期会合,叛处死罪,后以财物赎免,贬为庶人。李广则功过相当,未得封赏。匈奴伊稚斜单于得知浑邪王、休屠王两战两败,丧失河西绝大部分地区,十分恼怒,要对他们严加惩处。2王惧怕,无路可投,便于当年秋派使者赴汉乞降。此时2王手中仍有4万余部众,号称10万。汉武帝恐其中有诈,令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果然,汉军未到河西,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
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但人心极不稳定。汉军渡过黄河后,排列成威严的队形前进。浑邪王列阵迎候,其部下一些裨王见汉军阵容严整,心存疑惧,企图逃走,匈奴阵中骚动起来,局势眼看将不可控。霍去病远远望见,当机立断,急率小部精骑驰入匈奴阵中,与浑邪王相见,将欲逃跑者8千余人尽行斩首,迫使匈奴军稳定下来,尔后先遣使送浑邪王赴长安见汉武帝,自引匈奴余众向西汉边境缓行。
汉武帝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5郡之边。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
为了表彰霍去病在这次受降中的功绩,汉武帝再次下令益封1700户给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及接受浑邪王投降的过程中,霍去病充分显示了其勇武、机智、果断的军事指挥才能,其声望、地位日增,与大将军卫青已不相上下。
河西之战是汉武帝继河南、漠南作战胜利后对匈奴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行动,也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重大的3次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西汉王朝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为日后向漠北的匈奴单于主力发动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