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语文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才能显示真正的实力与内涵,同学们需要准备一些课外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来提升对文言文的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缇萦救父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①,以刑罪当传②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③,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④,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⑤,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意:即缇萦之父淳于意,名医。淳于为复姓。②传:押解。 ③廉平:廉洁、正直。④不可复续:不可能再生。⑤官婢:官府的奴婢。
【导读】这篇古文叙述了汉文帝四年中,淳于意的小女缇萦为了赎回父亲的肉刑罪,大胆上书皇帝,自愿纳身救父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缇萦的刚烈及对父亲的真诚孝心。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__________
(2)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的词指代的内容。
(1)齐中称其廉平__________
(2)上悲其意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2)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3)今坐法当刑()
(4)虽欲改过自新()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书闻,上悲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可看出缇萦是怎样的一个人?原文中最能体现缇萦孝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选自 《北史•李惠传》)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导读】的确,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美好的现象,这或许是人们的私心使然。不过,我们要相信这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也就是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也抢不去,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只要善于辨别,事情的真伪自然显现,贪心者必将为他的贪念付出代价。所以,为人要诚实,不能太贪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2)顾州纲纪()
(3)咸无答者()
(4)得其实矣()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在文段中找出同样句式的句子。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河间游僧
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②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②祷:祈祷。
【导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正如和尚用磁石吸引含铁的药丸来骗人一样,看似非常神奇,好像是神仙显灵,其实,只要仔细观察,骗人的把戏终究会露出马脚。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多动脑子,勤于思考,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佛作引手取物状()
(2)举国信之()
(3)见其闭户研铁屑()
(4)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一铜佛置案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卖药于市
B.后有人于所寓寺内
C.而装金于外
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用一成语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一句话的含义,以比喻外表华美,里面一团糟,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和尚骗人的花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吴王欲伐荆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③少孺子:年轻人。④委身:弯曲着身体。
【导读】劝谏本是对君王效忠的一种表现,但专制时代,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劝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向吴王进谏的年轻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以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进谏: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说理,一则避开杀身之祸,二来又点明了伐楚的坏处,最终说服吴王放弃伐楚的念头。此则故事启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
(2)如是者三旦()
(3)螳螂委身曲附()
(4)黄雀延颈()
2.翻译下列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劝谏方式,其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②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1),以刺刀攫③其首(2),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3),已破裂云。
(选自蒲松龄《螳螂捕蛇》)
【注释】①觇(chān):窥视;观测。②倾跌:滚动跌打。③攫(jué):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
(2)渐近临之()
(3)久之,蛇竟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以刺刀攫其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张姓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观察“螳螂捕蛇”的?(请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螳螂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具体分析文中画线的三句话,说说螳螂置蛇于死命所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②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③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④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人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明•江盈科)
【注释】①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②诮(qiào):责备。 ③第:只是。 ④并:连。
【导读】酿酒需要遵循酿造之法,最基本的原料必须要齐备,否则,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果自然是不能酿制出酒来。本来由于自己健忘,导致把最基本的原料都遗忘未加,却反过来找别人的麻烦,岂不可笑!学习知识也是如此,立志求学是好事,如果只是好高骛远,不善于打好基础、把握主要的东西,结果无异于空中楼阁,最终是难有所成的。
1.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犹水也(尚且)
B.乃往诮酒家(去、到)
C.循我法耳(遵循、按照)
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不传与真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第不循我法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异于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文解释“世人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句中加点的“本”、“末”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本:___________末: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个道理应用到学习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惊弓之鸟
异日者①,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④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雁群也。故疮未息,而心惊未去。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⑤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注释】①异日者:昔日,从前。②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③京台:高台。④孽:指幼鸟。⑤故疮:旧伤。⑤陨:坠落。
【导读】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又告诫人们,如果失败了,应尽快摆脱余悸,找出对策,以避免再次受害。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2.翻译下列句子。
(1)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雁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羸是根据什么判断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雁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常用“惊弓之鸟”形容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生活教人学会反思。读了这则寓言,从大雁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
一、1.(1)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2)名词用作动词,西行、往西走
2.(1)淳于意 (2)缇萦
3.(1)就在这个时候(2)小女儿(3) 因……定罪(4)即使
4.(1)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诬告淳于意。(2)缇萦的上书被皇帝看到了,皇帝同情她内心的痛苦。
5.是一个孝顺、勇敢、有胆识、有献身精神的好女儿。“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译文】汉文帝四年中,有人给汉文帝上书告发淳于意。因为当时实行肉刑罪,所以就用驿站的车马将淳于意向西解送到长安处置。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解送淳于意时,她们都)跟在他后面哭泣。淳于意大怒而骂道:“生孩子没有生男孩,遇到了紧急的事情没有能用得上的人!”这时,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为父亲的话感到悲伤,于是跟着父亲向西到长安。缇萦给汉文帝上书说:“我的父亲在齐国(封地)做官,齐国的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如今因触犯法律而承受肉刑罪。我深切地哀伤死的人不可以再生,断了肢体的人不可能再接上,即使想悔过自新,却无法走上这条路,最终不能得到改过的机会。因此,我自愿纳身作官府的奴婢,以此来赎回父亲的肉刑罪,使父亲能悔改前非,重新做人。”
缇萦的上书被汉文帝知道后,汉文帝为她的诚意感到悲伤,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的法律。
二、1.(1)用 (2)回头看 (3)都 (4)事实、真相
2.状语后置句同释重担息树阴
3.(1)用手杖(棍子)敲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掉下来)。 (2)背柴火的人才低头承认了过错。
4.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很多的人。(意思对即可)
语句: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5.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狄仁杰审案等等。
6.提示: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译文】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过头对主簿说:“拷问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才承认了过错。
三、1.(1)伸手 (2)全城 (3)研磨 (4)做
2.(1)把一尊铜佛放置在桌子上。(2)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的骗术也就败露了。
3.D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略。(利用磁铁和铁相吸原理来解释即可)
【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用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盘中药丸就会跳到铜佛的手里;如果病难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的盘子里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了。
四、1.(1)怀揣(2)这样,代“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3)同“跗”,脚背骨(4)伸长
2.(1)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
(2)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3.为了引起吴王注意,以便在吴王面前劝谏。
4.好处是既能把伐楚的坏处告诉给吴王,而又使自己不致被吴王处死。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译文】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他警告身边的大臣说:“有胆敢向我进谏(劝阻我攻打楚国)的,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向吴王阖闾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就怀揣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阖闾的后园走来走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个早晨。吴王阖闾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它的下面。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阖闾听了说:“对啊!”于是停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五、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
2.(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2)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
3.登觇、审视、渐近临之
4.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5.(1)占据有利位置;(2)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其短处;(3)抓住要害。
6.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译文】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山崖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柳树,柳条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蛇俯视,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抓着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
六、1.A
2.(1)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2)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3)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3.舍本逐末(忘本逐末)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4.米酒曲、水
5.(1)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2)做事要细心,要多自省,少埋怨。(3)学习知识要把最基本的掌握牢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译文】有一个人向一个做酒的人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米,加上一两酒曲(酒引子),再加上二斗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就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罢了。”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最基本的原料都忘了放,想要酿酒,等到酿不出酒来,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次要的东西,因而学习不能成功,和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七、1.停留。
2.(1)飞得缓慢,是旧伤疼痛;叫声悲凄,是离群已久。(2)听到弓弦的声响,便拼命高飞,旧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
3.飞徐者,故疮痛也。
4.受到过惊吓或遭受过打击,遇到一点动静或事情就心有余悸的人。
5.遇到挫折或打击后,不能从打击和失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遇事仍心有余悸,将会遭受更惨重的失败。
【译文】昔日,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我只要虚拨一下弓弦,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说:“你的射技有如此之高吗?”更羸说:“可以的。”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边飞来,更羸用空弦(而不带箭)拉了几下,(就)让大雁跌落在地上。魏王说:“可是,射雁怎么可以达到这种(高明的)地步呢?”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说:“先生,你是凭什么知道这种情况的?”更羸回答说:“它飞得缓慢,是过去的伤口在作痛;叫声悲哀,是失群的时间太长了。老伤口未长好,并且受伤惊吓的心情未除去。听到空弦的声音后,挣扎着向高处飞,老伤发作,因此跌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