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感悟文章3篇
道德讲堂感悟文章1
今天,我们聆听了方校长在道德讲堂中的讲座。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确实更需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因为,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建设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功德的前提。教师是从事培养下一代的职业,更需要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耳濡目染,逐渐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个人良好品德。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其落脚点在于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以诚恳、正直、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做好份内事,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我认为:努力提高个人品德修养要求我们平时注重学习,学习榜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磨练,这是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需做到:
1.要不断学习。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礼仪经典,用理论来陶冶自己的灵魂,学习身边感人的事,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社会上做到诚信为先,文明出行。在工作上,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努力培养新一代的文明小公民。
3.积极参加道德讲堂活动,争做道德讲堂活动的宣传员、义务志愿者,为共创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践行,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道德讲堂感悟文章2
思想是介于“真相”和“应该怎么样”之间的一种活动。思想就是障蔽住空寂的一份时间感,只要在心理上产生了此与彼之分,这种界分的活动就会制造出时间感来。因此,思想即是时间的活动。当你在“如实”观察的时候,时间的活动,亦即思想,存不存在?换句话说,那份观察之中并没有能观与所观之分,也没有想超越眼前“真相”的思维活动。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事,因为思想往往会制造出看似神圣的非凡影像,而所有的宗教信仰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奠基于思想的。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由信念、教条和仪式组合成的。因此,除非你能彻底明白思想即是时间的活动,否则心是无法超越自己的。
我们受过的教育及训练,都在企图将“真相”改变成“应该怎么样”的一份理想,而这是需要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将“真相”改变成“应该怎么样”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障蔽住空寂的时间活动——然而观者即是所观之物,因此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改变的,存在的只有“真相”罢了。观者不知该如何处置眼前的“真相”,因此他试尽各种办法去改变“真相”,掌控“真相”,压抑“真相”。然而观者即是所观之物,“真相”就是观者本身。“真相”便是心中的愤怒、嫉妒等,亦即观者本身;嫉妒和观者是没有分别的——它们是一体的。想要改变“真相”的思维及时间活动如果不存在了,思想如果觉察到“真相”是不可能改变的,那时眼前的“真相”便彻底止息了,因为观者即是所观之物。
如果你深入探究这些现象,你自然会有所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譬如我如果不喜欢某人,这份嫌恶和“我”其实是没有分别的。这个正在嫌恶的存在,正是嫌恶本身;它们是无法分开的。然而思想一旦告诉自己:“我必须超越这份嫌恶”,便生起了脱离真相的时间活动。因此,观者——这个存在——与所谓的 “嫌恶”,根本是同样的东西。认清这一点你就能如如不动,这里指的如如不动并非停滞不动,而是心中完全没有活动,亦即彻底空寂了。这时,以思维活动呈现出来的时间活动便彻底静止了下来,从其中就会生起即时的行动。如此一来心就奠定了基础,而得以从失序之中解脱出来;美德也因此而趋于成熟。这才是你和他人关系的真实基础。在这份关系之中没有任何形象问题,存在的只有单纯的关系,而不是去适应彼此在对方身上所投射出的形象。存在的只有眼前的“真相”,而不是去改变这个“真相”。改变“真相”或是转变“真相”,乃是陷入时间感的一种思维活动。
当你终于领悟到这一点时,你的心和脑细胞就完全寂静了。充斥着记忆、经验和知识的脑子,只能也必须在已知的领域中运作。现在那颗心、那副头脑终于从时间和思维的活动里解脱了出来。这时心便彻底寂静了。这样的修行过程是不需要费力的。修行不能有任何刻意锻炼及掌控的感觉,因为这些都属于一种失序状态。
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所探讨的,跟一般的宗师、“大师”或禅宗哲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在此观点之中没有任何的权威性,也无需追随任何人。如果你追随任何人,你不但是在摧毁自己,也是在毁灭你所追随的人。一颗真正富有宗教情怀的心,是没有任何权威性的。它拥有的是智慧以及智慧的应用。在世俗的造作活动之中,你需要科学家、医师以及驾驶教练之类的权威,除此之外你并不需要什么权威,也不需要宗师。
因此,如果你已经如此深入地探索过自己,你的心自然会在关系互动之中建立起秩序,并能彻底理解日常生活失序的症结所在。从这份对混乱的理解和无拣择的觉察之中,就会产生出美德,但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也不是由思想捏造成的。这份美德便是爱和秩序。如果心已经深深建立起这份美德,它就是无法改变和动摇的。然后你才能探知时间活动的来龙去脉。那时心便彻底寂静了。在那份寂静之中是没有观察者、经验者或思想者的。
我们具有各种形式的感觉和超感能力。天眼通、灵疗能力和其他的事都可能发生,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现象,一颗真正想探索实相和圣境的心,是不会去执著这些事的。
这样的心才能自由地观察。然后你才会发现人类一直在追寻的那个难以名状又超越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因为想用言语来描述实相的那份存在感已经不见了,而思想制造出来的意象也彻底止息了。你的心中一旦拥有了这份奇妙的爱或慈悲时——不仅是爱你的邻人,同时也爱动物、树木和一切众生,你就会发现那个圣境,巧遇到它。
这样的心便是神圣不朽的。
道德讲堂感悟文章3
书、文读过之后,总要想一想,究竟哪些内容是值得记下来的。这样在读书、文时就要格外认真仔细。没读懂的地方要反复领会、琢磨明白。然后把其中新颖、独到的地方记下来。经历这样的思考形成的读书笔记肯定对读者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为出国留学网心得体会栏目小编为您精心推荐。
下午,参加一个“道德讲堂”活动,深受启发。道德讲堂是中央文明委推广的xx省常州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惠民利民创新之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xx市率先在xx的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试行。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民文明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这次活动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借用xx常州的经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安排了本单位一位先进模范人物,通过“道德讲堂”这种形式,讲述自己经历的工作中很有创意的三个故事,以及工作中的教训,表明公务人员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还从市环卫处请来一位“xx十大女杰”,讲述她在环卫工作一线的酸甜苦辣,以期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一些启示和教育。下午尽管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效果很好!
退下来的老同志讲述的,都是他自己亲自经历的工作中的几件事,所以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我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肯动脑筋。在排污管带水过江敷设、体育馆异型结构吊装工作中,想方设法创新工艺提高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敢于担当。重大活动供电上出了故障,主动承担责任保护干部;抗震救灾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灾后重建有序推进。三是坚持原则。为了工作和整体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怕得罪人,不管相对方官衔和来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四是善于总结。经常以“树立大局观念、维护领导权威、团结协作为重”自律,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环卫工人虽然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但真正愿意主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环卫工人三班倒,早班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上班,晚班要十一二点才能回家。成天跟垃圾打交道,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人们是瞧不起又离不得。下午一位管着320多位环卫工人的大班长,讲述她搞好环卫工作的三点体会:一是心态放平和,在人们肯定中感悟成就;二是敬业放首位,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事业;三是人本为核心,在相互关爱中展现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