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2017-02-22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用对方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考前指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一、理解物理基础知识——概念、规律

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夯实基础,将原来的基础知识结构化、基本概念规律化。把原来在高一、高二期间的零碎知识组织起来, 理顺成纲。

现在把头脑中堆积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式框架,这就是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

1、掌握物理概念内涵

学习物理这门学科,除了要知道它的定义、原理、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意义和内涵。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整理公式定理,形成一种框架式图,做题时灵活应用,不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高考试题是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考查的,然而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复习时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三个大的知识网络中理顺知识体系,分清主干、分支、叶子,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章节复习模式和知识点的梳理。

2、理解物理规律

物理最具规律性,有迹可寻,学习物理最主要的是理解,只有不断地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会求解各式各样的物理题型。

理解和学习物理规律不仅要掌握其结论,还要了解结论是如何而来。比如我们都知道苹果会往下掉,但是牛顿知道其原因。复习物理规律时还要了解其范围,如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么样证明。这些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做题觉得很容易,但是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进考场就不会做题的现象。

二、强化审题能力,规范解题方法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解题的落点是表述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它的总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

第二轮复习中把那些容易错的,经常性关注不到的关键点用笔记本记好,把那些错的和不会做的收集起来,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归纳知识的缺陷、理解错误,寻找自己的错误出处和审题方面的原因。将那些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总结,形成自己的一种学习习惯性结构。

1、准确理解物理试题意义

“审题”是制约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做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审题也讲求方法,准确的理解题意至关重要,如果说第一条是宏观上的,这一条就是微观上的。准确地判断题型考查的内容和范围,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把握试题性质,对教材内容要用心去研究,对典型的例题要多琢磨,试图总结出一些潜在的规律和答题渠道,思考例题中是否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对典型题目一定要一题一议,做到会一题就能做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规范物理答题模式

在复习中注意培养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思维习惯和标准的答题格式,有意识地培养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

在新高考物理重点考查的五项能力中,理解能力是首位的,理解是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多研究一些典型的例题,根据例题的答题模式形成一种准确的答题方式。答题时要求卷面整洁,用语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在高考物理试题中题型多样,答题格式也多样,做到把不会做的题能拿分,会做的不丢分,这才是规范答题格式的关键点。

三、把握综合试题结构和基本特点

后期复习应学会梳理教材知识点,高考《考试大纲》指出,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考查学生知识应用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析试题的结构

从近年物理学科的考题特点来看,试题考查点绝大多数是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和生活中应用相关的知识。

学生在经过章节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训练等过程之后, 再对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的复习一遍,熟悉教材。认真研究试题结构和样式,抓住模拟考试的机会去实践。对考纲中所列的实验, 带研究性的做一遍,高考物理实验通常是两个,一个是教材上的实验,另一个是根据教材实验原理、方法的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相当有必要。

2、琢磨练习,总结错误

通过一轮、二轮的复习,学生对自己的水平位置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上能看出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多数考生往往不愿去研究自己的不足,这是考场上的一大禁忌。到复习最后阶段看重的不是去研究新问题,而是应该把自己以前做过的试题拿出来重新研究,总结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去纠正它们。

重视课本和第一轮复习资料,研究课本与练习的关系;分析高考的热点与冷门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重大科技问题。注意总结前面考试的经验教训,调整好心理情绪和考试状态,扎扎实实地进入复习状态,强化有关知识的记忆。考前不适合研究有难度的题,应该保持平静的心,稳定的情绪。

总之,三轮的复习,就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复习,紧扣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走向,在多次实践模拟考试中强化规范答卷,提升答题速度,增强综合应试能力和变通能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