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餐桌上的心脑血管隐患

2017-03-14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知识:餐桌上的心脑血管隐患》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

近年来,来自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消息表明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大幅度升高,其中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尤甚,已引起国家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日前WHO已将心血管疾病列为“世界公共卫生的头号敌人”,螺旋上升的死亡率“等于一次世界级的冠心病灾难”。

血管对我们至关重要:血管的功能是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同时运回各器官代谢物包括有毒物质,如此循环往复的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当血管受到损害,此功能将减弱直至丧失。那么,血管是怎样受到损害的呢?人体内又长又细的血管封闭系统是一个交错纵横的复杂系统,长期不维护、不保养,血管内皮就会受到损坏,一旦发生损伤是很难或几乎无法修复的。如果流淌的血液长期粘稠、混浊,血液流动速度就会变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管腔,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由此机体组织血液供应就会减少,导致机体缺血缺氧;若血栓发生在心脏,则极易引起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急症,威胁生命健康。加之,长期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素(简称“五高一低”)饮食和运动量减少等最终导致血液胆固醇含量增高,而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的主要成分。通俗讲,这种脂蛋白是一种坏脂蛋白,在体内很容易转化成脂肪,对健康有害。

生活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错觉:“餐桌上的油脂食品增多则表明食物营养价值增高”。而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巴巴拉、波斯纳博士说:“脂肪摄入水平高或不断增加,对于公共卫生工作者预防或控制慢性病的努力是一个威胁。”一位常饮不缀的贪杯者,不仅有造成肝硬化的可能,同时冒着患心、脑血管病、口腔癌、糖尿病和胃溃疡的危险;久坐不动、缺乏体力活动又常摄入高油脂饮食的贪食者,似在享福养身,但却陷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困境。此外,空气污染、吸烟、环境因素等使机体的内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导致血管内壁发生严重或不可逆的损害。

由此,消除餐桌上的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常饮食应尽量保持低盐低脂;同时配合适当运动,遵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专家推荐中药通心络胶囊,它能够清除血液中增高的脂质,保护血管内皮,修复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易损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延长心脑组织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因此,被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对于嗜食这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科学服用通心络能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专家们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既然生活方式疾病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朋友,你又何必抱着那些不良生活习惯同健康、甚至同生命去赌博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