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的故事读后感3篇

2016-11-10

头发的故事读后感1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们都秉承“须与毫发受之父母”的“光荣传统”,强迫人们顶着发辫做事。到了近代,这种思想的局限日益显现:一来引起了汉族百姓对满族统治者的反感;二者也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所以清末中国的落后,也与这条罪恶的辫子多少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人们若是从事工业生产,拖着辫子劳动,如果不慎被绞入机器,弄不好就会“机毁人亡”,影响生产。还有,清代甚至以前的朝代,统治者们都把头发作为控制思想的法宝。清末,“剪辫者斩”的口号更是在反革命人群中传得沸沸扬扬,更加重了人们的思想负担。

就在这种“天下兴亡”的危急时刻,许多仁人志士站出来反抗残暴的压迫,纷纷剪去发辫。出国留学的“洋务派”学生,诸如邹容、鲁迅,也都剪去了辫子表示反抗,虽然邹容等志士惨死狱中,鲁迅也背上了“假洋鬼子”的骂名,但随着革命党势力的不断增强,昔日的大清王朝也不得不一次次地向人民让步。

终于,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率领起义军掀起了辛亥革命,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人们终于除去了辫子的束缚,获得了思想上、身体上的自由。

到现在,自由还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依然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想要自由,就要战斗,什么都别怕,和恶势力战斗到底。像邹容、鲁迅和孙中山一样,有梦必追,有志必达,态度坚决,为了自由而奋斗。

在21世纪,我们仍需要这般壮志来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

头发的故事读后感2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因为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N先生说。

在鲁迅先生的《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这个人物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中国人“头发”历史的讲述与评论。他真得是在谈论“头发”吗?

――其实不然!在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头发故事”背后,却暗藏了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一声长叹:中国的革命,不彻底啊!

这并非是后人对先生思想的无端臆测。事实证明,这次革命革得真是不彻底。否则,人们为什么还像清人一样思考问题呢?小说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新”社会中人们的旧思想。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是N描述的北京双十节(旧国庆节)的情形。“挂旗”已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在“懒洋洋地踱出”的“国民”心中,“国旗”已成了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他们没有将“国庆”放在心上,更别提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了!

“几个少年……连尸首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他们……现在他们的坟墓……渐渐平踏下去了。”这就是“国民”眼中的革命烈士!他们心中何曾有过“烈士”的概念?没有过!根本没有过!中国的旧思想里是没有“烈士”这一条的。

是的,辛亥革命,革掉了反动的旧封建清政府,建立了一个“中华民国”,革掉了人们头上的一条辫子,却革不掉“国民”的封建思想。为什么有人说这一次革命“虽胜犹败”?恐怕就是这原因。

头发的故事读后感3

鲁迅先生的《头发的故事》较深奥,很较难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连读着四、五遍后仍然觉得不太好把握,或许这正好给了读者更大的发挥空间,任人遐想思考。

这篇文章讲的某年10月10的一天,小说中“我”的一个朋友来串门,朋友叙说国人对待辫子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辫子,从不自发的去改变,或被逼蓄发与被迫剪发,双十事变(1911年月10月10武昌起义),并未成彻底改变人们的觉悟,反而被人们遗忘与漠然视之。革命需先从改变愚昧的国民思想开始。在旧社会,劳苦大众对革命非常不理解,一方面对现实不满,另一方面却又不愿去改变这种局面。

作者希冀从思想上唤醒愚昧沉睡的国民,中国几千年来的皇权文化,使人们形成一种被动“等”的思想,等着皇族施恩,等着政府救济,双十事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为推翻满清统治解救劳苦大众,而民众却认为与己无关尽是嘲笑与讥讽。

这一阶段鲁迅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民众思想的愚昧与无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