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发音原理

2017-06-16

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和特点是研究钢琴演奏声音技巧的必要前提。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发音原理是什么样的吧,来看一下。

钢琴的发音原理

钢琴,作为古典乐器的一种,在今天仍然广受欢迎。它属于击弦乐器,钢琴中的击弦机构是一套非常复杂与灵活的多级复合杠杆,当手指弹奏钢琴时,通过杠杆传动,钢琴的击弦槌就敲击琴弦,然后迅速返回,让琴弦振动。当手指离开琴键时,击弦时闪开的制音器又把琴弦按住了,但是单靠弦来发音是很轻微的。我们从钢琴听到的声音,不是直接来自弦的振动,而是从音板辐射出来的,音板在若干点上与弦接触,音板的接触面大,可以使大量空气波动,有增强弦的音量的作用。 美德瑞钢琴表示,除上述以外,钢琴还有一套杠杆——踏板,它使弹奏者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变音量音色。右面的踏板叫做制音踏板,是用来抬起制音器的,这样手指离键时制音器就不会把琴弦捂住,琴声就可以加强、延长,增加了音的响度。左面的踏板叫弱音踏板,踩下时使击弦槌的起始位置靠近琴弦,使音弱下来。在三角琴上则是使琴槌错位,敲击三根琴弦中的两根或一根弦,起到减弱音量和音色变化的作用。立式琴中间的踏板踩下后,使琴槌与琴弦之间垫上一层薄呢子,削减了琴槌击弦的力度,比左踏板的声音更弱。在三角琴上的中踏板叫选择性持续音踏板,当弹奏一个音或一组音之后踩下中踏板,中踏板的机械装置使这个音或这组音的制音器离开琴弦,这个音或这组音得到持续,使得演奏的音色更丰富,声部层次更清晰。美德瑞钢琴相信,知己知彼,如果您渴望走进钢琴的世界,那么你需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它。相信说到这里,你一定已经有所了解了吧!

钢琴的发音特色

以弦发音构成的乐器有千百种,其音色各不相同,原因在于共振体和激发琴弦的方式不同所形成。弓弦乐器——以琴弓磨擦琴弦发音。若改用拨弦则声音会完全不同;用手指拨弦——有柔软的“肉垫”——和用金属片拨弦,声音也会有很大的区别。这说明激发琴弦的方式和激发琴弦的器具的硬度、力度、速度都对音色有很大的影响。

同样以琴弓磨擦发音、提琴与二胡与板胡与京胡音色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共振体不同所使然。多数弦乐器的共振体为箱体(或筒状)而钢琴的共振体是一个只有8毫米左右的薄木板(面积因钢琴的规格而定,大型三角琴超过3平方米,中小型立式琴也约有1。5平方米)所以钢琴的声音清彻明亮,音量宏大。

钢琴音板同提琴的面板一样,采用径切的松木板制成,其木材特性是松软适度,宜于振动,而需有弹性,利于声波的传递。为了使音板更充分的振动,在弦马的背面粘接有十几条方木条,称为“肋木”,它起到使音板呈球面拱起(弧度较小不易觉察)从而增加音板弹性来抵抗弦马的压力和使弦马在任何一点获得琴弦的振动,都会通过肋木迅速传给整个音板。

钢琴的声音源于琴弦,但我们听到的声音却发自音板。所以好的声音必有好的音板。但是好的音板却不一定都有好的声音,所以上好的乐器的声音,有时竟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只要你严格按照钢琴音板的工艺技术标准认真加工,即使较差的声音,仍能听出钢琴声音的基本特色。

钢琴的演进历史

钢琴是一种名贵的乐器,结构复杂,主要包括琴壳、共鸣板、键子、弦线、击弦锤、弦线钉等等。从键盘乐器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钢琴是由钢琴的前身—以拨弦发音的大键琴与以撞弦发音的小键琴演进而成的。

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大键琴和古钢琴这两种键盘乐器逐渐盛行起来,直到十八世纪末,才被钢琴取而代之。

古钢琴又称小键琴,是早期键盘乐器的一种,十五世纪便已出现。它由扁薄的长方形盒子构成,没有脚,可以放在桌上弹奏。外观虽然和大键琴一样,但并不是拨弦发音,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发音的,这种装置和近代的钢琴相似,只是装置较为简陋,音理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大键琴与古钢琴发声原理截然不同,大键琴是被极尽装饰的乐器,形状与现今之三角平台钢琴相似,有二层或三层键盘。大键琴的声音是琴弦被拨动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声音不像钢琴,容易变得断断续续。

钢 琴大约是在1709年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发明。现代钢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直立式钢琴,一为三角平台式。直立式有标准尺寸及小号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则有许多尺寸,从最小的到演奏会使用的大型平台钢琴。早期钢琴中还有一种长的四方形样式及直立起来的三角形钢琴。

钢 琴基本上有85~88个琴键,2~3个踏板,最重要的踏板有两个,一个在右,叫强音踏板,促使所有断音装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击时能自由地震动,直到踏板被解除;在左边的叫柔音踏板,是一个能造出柔和声音的踏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