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三线并进”复习法

2016-11-12

进入高三阶段后,高中语文教学的正常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为迎接高考,每一位同学都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个高中语文总复习的阶段。在此阶段,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其中“三线并进”复习法,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对于全面提升同学们的语文应试能力,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什么是“三线并进”复习法呢?“三线并进”复习法是指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采取三条复习线索同时并行推进的方法,即“课本”一条线、“考点”一条线、“作文”一条线,全方位地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为进入第二轮复习作充分的准备。下面,对“三线并进”复习法作具体的介绍。

第一条线:重返课本,以课本为基点展开推进。

课本对于语文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自习时间应专门重新温习、重新阅读课本。但这个“重读”不是“放羊式”的散漫无序,而是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使读有所得,讲求实效,为的是积累、丰厚同学们的相关知识储备。

重读课本的目的可以根据考点的要求灵活决定:

1.通过重读,熟记文学常识。同学们可以通过读课本目录,读课文注解,读“名著导读”,按照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的顺序自制表格归类识记。可以预留空白处待考点复习到此时再作适当补充。

2.通过重读,理解文体知识。比如,中国古代作品方面,同学们可以按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散文等进行归类阅读,去理解每类文体的特点。古诗词还可细分,如分成送别诗词、怀古诗词等,聚类重读后作一些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就为古诗词的鉴赏考点复习作了很好的准备。

3.通过重读,背写名句名篇。“名句名篇”的背诵量大,绝大多数学生过关并不容易。同学们可根据前一年的《考试说明》,或按照课本后习题的要求进行理解性的重读。这里要说明的是,一部分同学对必背篇目确实能够背诵,但默写时还是会经常出错,原因是不理解句意、词意。所以,我们要求背诵之前先理解,最好能口头翻译句子;然后再自背自写,同步互查;然后再由老师上课时通过板演的方式检查督促背写过关。

4.通过重读,积累文言知识。同学们应该特别重视课本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固定句式的积累。在读书之前,老师应对重点字词作提示,一课着重圈出若干个词,同学们联系学过的词语整理串联,这样就能课课有得。读完教材里的文言文后,就有比较可观的积累,而且,多次诵读,也利于阅读语感的养成。这样的积累,就为文言文的迁移整篇阅读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5.通过重读,理解重点人物形象。例如:刘和珍、刘兰芝、祥林嫂、窦娥、翠翠,蔺相如、苏轼、周朴园等,通过梳理,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中塑造刻画人物手法的理解,又储备一定的写作素材,可以解决高考试题中涉及此种内容的题目。

6.通过重读,撰写字数可长可短的评点。同学们可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一些在语言运用或艺术表现技巧方面有特点的课文,同学们给课文作出旁批,有时可以是一两个用得精彩的词语,有时可以是值得研读的一句话,有时可以是行文有特色的语段,借此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条线的关键在于两点:

其一,重组课文,选择课文。要根据一定的复习目标,灵活地拆分课文,使得课文成为训练积累的材料。重读并不是把一册教材从头机械地读到尾,而是精心选择,让课文材料为我所用。

其二,目标要明确。同学们在开读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预设要求。那种只是浮光掠影地读,没有明确的预设目标的阅读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第二条线:遵循《考试说明》,以考点为序展开复习。

“考点”复习理所当然地是高三复习的重头戏,老师往往会安排正课来实施。通过这条线的复习,使同学们知识清楚,方法明确,答题规范。

考点复习一般有三个环节:

1.梳理知识。每一个考点涉及到的语文知识要梳理清晰,语文术语的表达要准确。例如“辨析并修改语病”考点,应该就规定的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做细致全面的梳理。“搭配不当”细分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等。当然,不同的考点,知识讲述的详略不尽相同。梳理知识要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对每一个考点涉及的知识进行细分,不仅要关注一个考点的陈述性知识,更要关注一个考点的程序性知识。这里的程序性知识一般是隐性的,但对于解题是有作用的。当然不是每一个考点都要由老师来讲,有的时候,老师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同学们自主从中归纳整理知识,这样做,效果更好。如,“词类活用”考点,先印发在句意理解上没有难度的练习让同学们自练后归纳活用规律,然后互动交流。

2.定点训练。“定点”即固定于梳理过的那个考点,而且是那个考点的细小“点”,使训练有极强的针对性。“定点”之后是选择训练用的题目。精选训练用题至为重要。这一关切切要把好,题目最好来源于各地的高考题和省市级的模拟考试试题、调研检测题。这些题目的质量一般是值得信赖的。不过,这些题目拿来后不能原版照用,要根据考点的训练目标再行组合,有的题目可能还要改写一番。

训练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视卷面分而定,如果是十个客观选择题合计30分,那么就限时30分钟。时间一到,立即收阅。在阅改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记录统计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如是个别错误,则个别辅导;如是共性错误,则要进行课堂评析矫正。

3.错题重组强化练。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以收集的错题为标本,另行组编试卷,在评讲复习之后再行练习。这个环节落实,可使同学们有缺陷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的弥补。

这条线的复习过程中,用力较多的应该是文学类阅读。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点和出题方式应进行比较细致的盘点,分点指导训练,从读文、审题、答题技术等方面逐一指导,特别注意文字组织的一般套路。

第三条线:例文揣摩,讲练作文。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但复习时,一些同学们往往会有一种看法,以为作文分数不确定,训练与否无关紧要,不如抓前面的客观题来得实在。其实,作文部分,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增分空间。在高三总复习一开始就应该有一个了完备的作文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阅读优秀范文。所选来阅读的文章,以时文为主,字数不应太长,700至1200字为宜,800字左右最佳。篇末应该有评析供同学们借鉴。同学们在反复诵读中得到作文的感悟,既储存写作了素材,又积累了思想、结构、表达方面等东西。

2.掌握作文技巧。在老师引导下,从“立意”、“材料”、“结构”、“语言”等部分积累方法技巧。例如,“立意”方面,偏重于审题技巧,分别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诸类了解最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并及时反馈训练。再如“结构”方面,应该了解“开头”、“主体”、“结尾”的一般方式,着重突破“主体”如何组块成文。“主体”是文章最核心的地方,如何展开,的确值得同学们学习。老师应采用“例说”的方式,选择有代表的文章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掌握“并列成就主体”“分总成就主体”“时空成就主体”的方法,然后,进行写作强化。

写作技巧的指导,宜精宜实。利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品析例文为佳,切忌纸上谈兵,空说教条。

3.强化实战写作。同学们应该十分重视整篇作文练习。按照写作技巧的指导进度,每周要进行一次成篇的限时作文训练。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老师在评讲上可采用一次集中一个问题的方式,比如,标题的拟定,或开头的方式,或材料的使用……,这样,讲有重点,时效性可大大增强。

顾名思义,“三线并进”复习法是三条线索同时推进的。早自习是“课本”一条线,正课是“考点”一条线和“作文”条一线。这样,语基扎实,阅读与写作训练到位,整个复习是立体交互式的,复习效果自然会是最好的。

这里仅对“三线并进”复习法作了相当概括地介绍,介绍了最一般的做法。要说明的是,虽然高考语文复习对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作用不可抹杀,但能真正提高学生成绩的功夫其实还在高一高二。所以,借此机会,要提醒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只有在高三总复习之前的基础学习阶段,切切实实地读书写作,勤于积累,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写作,练好内功,才能通过最后高三复习阶段的强化导引进入语文应试的佳境,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