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

2017-03-19

高中地理复习,更应该学会先分类,再背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一)

干旱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②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③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④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⑤南部的副高可达18??N.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①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②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③西南季风不易到达,

④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带未到,降水稀少;农业需水量大。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下渗多(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⑼江淮伏旱的原因:锋面雨带北移,降水减少;单一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二)

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主体部分位于20°N-32°N和100°E-120°E之间;其相对位置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东至东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岭、淮河一线。

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琼、港、澳、台、粤、桂、云(滇)湘、鄂、赣、浙、沪、闽的全部和川、皖、苏、豫、陕、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特征: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国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和横断山脉。

3.土壤:以红壤为主(酸性较强、贫瘠),平原地区还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三)气候和植被

1.气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湿润)。常出现台风、风暴潮、伏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2.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部沿海地区有小部分季雨林。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长江、赣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运河、珠江、钱塘江等

2.湖泊: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

(五)资源

1.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如:攀枝花铁矿(煤矿)个旧锡矿、平果铝土矿、大余钨矿、铜仁汞矿、大冶铁矿、德兴铜矿等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淡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如: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安康等;珠江水系上游也有较多水电站。

3.化学资源:莺歌海盐场(海南)布袋盐场(台湾、东南盐仓)。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三)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如图1所示:

(2)晨昏线的区分: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

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