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是整个水利施工行业最重要的内容。在水利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安全是工程顺利完工的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水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防治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原材料,对水利工程的外观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实际施工时,混凝土由于受到其自身性能的影响,所以经常会出现的裂缝的情况,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到有效的防治,只有加强对混凝土的有效处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在外观上的美观性,笔者提出了几点重要的防治措施,希望在今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避免再次出现范围较大的裂缝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水利工程;裂缝
混凝土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施工材料,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就会导致其他环节也产生问题。例如内部的钢筋缺少了外层混凝土的保护极易出现腐蚀的情况,又如钢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使其耐久性不能得到正常的使用,承载力也会大幅度的缩短。在这一情况下,要想有效的实现水利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上着手,一方面,降低裂缝产生有利于保护工程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能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开展了讨论,并且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
1水利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裂缝出现的缘由
1.1塑性收缩裂缝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裂缝中会因为热量以及蒸发的原因而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情况。如果混凝土的体积较大,那么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受到收缩应力的影响而出现收缩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裂缝也会随之产生,混凝土裂缝经常会在施工阶段产生,一些裂缝的产生有时也不会直接显现,而是在工程完工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间才突出显现的,一些工程人员认为这是工程老化的原因,实际上是不对的,主要是早期原因造成的裂缝,因此会造成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受到了限制。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其内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至于出现渗漏的情况。综上原因,为了有效的控制塑性收缩而产生的裂缝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有效的控制,提升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重力坝的防滑能力,这样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确保工程质量的过关。
1.2温差裂缝
由于混凝土内部以及外部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工程质量的控制上,就会因为温差的问题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产生。当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在混凝土的微孔中出现水珠,温度过低时水珠又会结冰,以此形成冷热循环的状态,混凝土自身的体积也会因为水珠的出现而呈现膨胀的状态,当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远远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其表面就会受到较大的损伤。温差裂缝一般情况下会有三种可能性,针对不同情况下裂缝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治理,尤其是在大型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例如分洪闸以及拦河坝等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此外,安定性裂缝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混凝土裂缝类型,这种类型裂缝的出现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造成的,上述的几种裂缝情况只是在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在实际工程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加以处理。
2水工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手段
2.1加大混凝土养护力度
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首先就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力度,这是实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当完成拆模的工作后,就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养护,可以采用铺草浇水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挂草帘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只要加强在初期对混凝土的合理养护,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后期产生裂缝的情况。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重视,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理解与重视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混凝土的内部钢筋之所以会出现锈蚀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氧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提升自身密实程度的方式加以处理,以避免氧化现象的再次产生。此外,在混凝土的表面增添一层保护层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因为保护膜的功能可以在结构表面形成一层防腐以及保护作用的薄膜,通常以沥青、聚合水泥等为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就能较好的预防裂缝的产生,这也是在长期施工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为了保证水利工程使用的耐久性以及稳固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2促使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得以优化
试拌采集过来的材料,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与此同时,增添I级粉煤灰,把增添的水胶比严格管控至规范准许的范畴内,而粗骨料运用的是二级配。将适量的粉煤灰加进去,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温度上升幅度以及收缩的减缓、抗侵蚀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正面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当在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安设斜筋,以使得钢筋能够取代混凝土,担负起拉应力进而有效地管控住裂缝的发展。此外,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对低强度底水泥加以充分利用,加大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以防裂缝产生。再加上保护层的厚度值会直接影响到裂缝出现的频率,因此,尤其要对结构的约束度加以高度关注,选取混凝土当中厚度较小的钢筋保护层。
2.3施工管理手段
首当其冲,应当加大技术管理力度,增加技术含量。实际上,在施工工艺的全过程当中,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而言,其愈加显得重要,能对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技术管理至关重要。为此,一定要加大施工质量监管与检验的力度,促使其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在检验时还应当严守施工技术质量标准与规范,建设并完善质量检验制度与监测机构。其次,大力执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从整体上提升工程的质量。而全方位质量的管理同所有管理目标的实现紧密相连,其将以往的以事后检验与严格控制为中心转变成预防为主;将以往的分散管理与就事论事转换成以系统的意见作为指引方针实施全方位地治理,将质量这一中心突显出来。进而紧紧扣住质量把全员的工作开展出来,以提升工程质量。
2.4预防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
要想避免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应当对施工工序加以合理地设置,改进混凝土构造等。倘若仅仅单纯地凭借结构重量的减少来对沉降进行控制,则会增加整个结构的重量,促使其稳定性不够强大,增加不均匀的沉降幅度。为此,在工程实践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大力度对不均匀沉降进行抵抗。
3结论
混凝土形成裂缝的缘由具有好多种,例如:因地基沉降不均匀造成的沉降裂、因荷载引发的应力裂缝、养护不佳致使裂缝收缩、由于温度或者温差变化造成的温度裂缝等。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一定要自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管理、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温度控制等方面选用系统化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水冬.浅谈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3(5).
[2]王京京,杨天祥.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
[3]赵兴明.试论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
水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水利施工软土地基技术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是关键,做好地基处理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技术,为的是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施工
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巨大进步。这样飞速的发展对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样就需要不断的改革,才能为企业赢得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很多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渐渐被淘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改革中求发展的企业,经历了大浪淘沙,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发展,这就是历史的机遇。市场经济这个生存法则也同样适用于工程建设,以水利工程为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旧有的技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渐渐被淘汰,需要先进的技术进行补足。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地位重要,文章将对其进行探讨。
1水利工程特点
总体来讲,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其他工程相类似,但是也有一些独有的特点,具体如下:
(1)水利工程所具有的一般功能是挡水、蓄水和泄水,这样就需要对建筑的稳定性、防渗性、耐磨性、抗冻性、抗裂性等诸多方面有特殊要求,应该以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为准,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到位。
(2)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一般都比较复杂,地基处理不好很容易为今后的使用埋下隐患,并且今后也难以解决,所以应该有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3)水利工程多在临水的区域,要以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4)枯水期是水利施工需要重点把握的施工阶段,所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有时由于天气的制约还要采取一定的温度控制,用来保证工程质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防范,以便保证安全施工。
2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打桩置换法
置换法其实是一种人工地基,主要是运用碎石、砂等硬质材料将软土置换,然后形成人工复合地基。在此法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又研究了多种施工方法,如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等。碎石桩法是用一个振冲器,在软土地基中喷高压水流,使之成孔,再向孔中填充砂和碎石等较硬的材料,形成桩体,以实际需要为依据进行桩体排列,由碎石桩和土质成为复合地基,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是提升原有土质承载力的有效途径,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软土地基的缺陷情况明显减少。碎石桩法具有受地下水影响小、成本低的优势,使用效果良好,比较适合淤泥质土、粉土和砂土等地基。但如果是柔软的黏土地基,石灰桩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石灰桩法的主要原理是使用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打孔,然后添加生石灰,再压制成地下桩。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吸水、放热、膨胀,并且生石灰和土之间会发生物理反应,进而改善土壤性能。也可以以施工的实际情况为准,加入其它的材料,以求施工达到要求。
2.2爆炸排淤法
爆炸排淤法主要的适用范围是水工结构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如:海岸护岸、滑道抛石基床等,沼泽和淤泥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软土层中加入一些炸药,以引爆炸药的手段去除软土基层表面上的淤泥、泥炭,使比较坚硬的、渗水性强的土层更加容易的填充进来,使地基土层得到了有效的坚固,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耗费时间也短,但由于炸药的使用使得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高,还有一点就是由于会采用爆炸的形式,对四周的环境和人容易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使用的局限性也比较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使用的极少。
2.3换填法
2.3.1换填法操作原理
换填法,顾名思义就是用较为坚硬的土层代替软土,使水利工程建设的更为坚固。替换的土层应该具有更加坚硬的性质,抗压性更好,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中不会产生土层坍塌的状况。换填时,要采取碎石、矿渣与泥土等层层填筑的方法。人工或是机械填筑均可,还要在每层填筑后进行一次施压与振动测试,使土层密度达到标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软土地基较厚的情况,即原有土层无法承受较大压力,必须进行土层调换的情况。但是在施工中会有软土地基层比较薄的情况,此时就要在上面加铺一层人造地基,然后压实地基,还是为了确保土层的密度。
2.3.2换填法注意事项
换填法属于人造地基,即使再加固,在强度和密度上都与自然土层相差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要格外的注意对土层的压实,保证密度符合标准。在实际的运用中还要特别注意,换填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浅层地基,如果软土过深或是被埋藏于地下,那么就不适用,不然就会浪费人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在换填材料上,要使用三种不同材料去构建人工地基,包含素土、矿渣以及砂石。要将这三者充分的结合才能使地基的强度和密度符合标准。人工地基需要具有更大的抗剪度,使压缩性降低,实际上是和把原有缝隙填满达到一样效果的,这样是为了保证不出现地基下陷或是坍塌的情况。还要在回填土中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良好的排水,降低地基中的水分,增加其强度。含水量降低的地基,在冬季不容易出现土层结块,强度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2.4灰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主要原理是将相当数量的灰土桩加入到软土地基中,为的是强化地基的密度和承压强度。这种方法多适合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的黄土、杂填土及素填土等的地基中使用。它能把在原装孔地方的软土利用挤压作用的力量进入到与其接触的土层中,然后对桩周围的土层进行加密处理,这样的一系列操作后就会形成密度相对较大,空隙较低的,适用于水利工程地基的硬度较高的土壤。
2.5灌浆法
灌浆法是注入具有凝固作用的物质在软土地基的缝隙中,达到稳定的作用。把水泥浆或者粘土浆等其他化学物质通过液压灌注到软土地基中,这种方法在淤泥土质的工程中使用的比较广泛。如在水库施工中,在内坡和外坡分别钻六个孔,为了留有各阶段加高的层面填充,每个孔的深度应该保持在6.0-8.0m,由内而外纵向分布四排孔,每个孔的间距为5m,内外坡孔间距为2.5m,内外坡孔距为3.0m,采取梅花型布孔,并以人工击入尖咀花管的办法打孔。
3结束语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了,所以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日趋明显。在文章的探讨中使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及技术更加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软土地基的技术要求还会不断提高,所以还需要研究更多更加先进的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先进技术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使水利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岫桦,王雷.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21:198.
[2]孙国静,王寒芳,赵攀.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3,3:105.
[3]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4]顾新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3,4:161-162.
水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2.水利水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3.水利水电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4.浅议水利水电毕业论文范文
5.水利水电毕业论文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