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的写人抒情散文

2017-05-26

母亲的一生,吃尽了千辛万苦,她留给子女的印象就是永无止境的为生活忙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母亲的写人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母亲的写人抒情散文:母亲

我的母亲和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是位极其平凡的女子。善良纯朴。

有见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是与父亲的结婚照。七十年代末在小县城很少有婚纱照,普遍的只是黑白的那种。父亲穿着中山装,母亲穿着碎花棉布衬衣,胸前垂着两条长长的辫子。从相片上看两人的表情都有些拘谨,但我认为是可爱。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恬静的。美丽的。

母亲与父亲的结合虽不能说完美,但总也是很好的。父亲虽说性子急了些,可善良正直。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从广东来到江西,一个人辛苦的成家立业,育有我们五个子女。其中的艰难处可想而知。

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使父亲的脾气有些急燥,母亲都是一直隐忍着。她说,如果跟他计较的话日子早已经没办法过了。为此母亲不知流过多少泪,甚至是在做月子的时候,她说,所幸那会眼睛没有哭瞎,要不然就不能看见你们几个健康成长了。她终究还是能够体谅父亲的。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默默地独自承受着。好在父亲的脾气来着快去得也快,家里总是欢声笑语多些。现在想想,那段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光。

年少时的我并没有跟母亲说过多少话。因为我的些许叛逆,因为母亲的忙碌。我上初中时小弟才出生,母亲实在是照应不过来便把小妹暂时寄养在大姨妈那里。就算是如此我们还有姐弟四个在家中需要她的照顾。而且她又必须得与父亲一起忙着生计,为我们姐妹几个的书费和食物而操心。在那样的情况下,几乎都是每天清晨自己醒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忙碌,一直到夜晚我们入睡,她也还在忙碌,总是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情。那样,我们又能有什么时间对话?

我是家中姐妹最年长的那个,幼时能帮到母亲的就是照看弟妹。到大了就能帮着她做一些家务。却也不懂事,总是会惹她生气难过。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呕气而几天都不说话。常常觉得她的话就是唠叨,所以那些话也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一意孤行。 现在想想是很惭愧的。

出嫁时,她们说新娘子出了家门就不能再回头望。我从楼上自己的房间下来,厅堂有满满的人,我不敢去在那些人中去寻母亲的身影,不敢看到她的眼睛。穿过厅堂在迎亲女孩的陪同下走出大门,一步一步,没有回头。我不忍回头。其实嫁得也不远,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可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能明白母亲当时的失落。

直到后来我身为人母后才懂得那些唠叨其实都是爱。犹如我对我的女儿们一样。渐渐的我发现我成了她的影子,在我对着我的女儿絮絮叨叨的时候。每次回家看着她额间的皱纹和头上的丝丝白发,我又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是否也如这时的母亲一样沧桑?而那年,我希望我仍旧可以听见母亲的絮叨声,哪怕是一件说了又说的家常事,我会听,且会回应。

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我想我永远都无法磨灭我对她的爱,犹如她对我的爱一样。而这个永远,我敢肯定会是一辈子那么长。只是希望在她的晚年里,能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能够开心幸福!

描写母亲的写人抒情散文:母亲

我写了若多的文学作品,却从未写过母亲。我不是不想写,而是实在想不出用何种语言来形容伟大的母亲。不仅是我,我想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家,都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母亲,对儿女的那份特别的爱。只有在心里为母亲默默地祈祷,祝母亲健康长寿,尽心尽力地去照顾母亲。

父亲去逝之后,只有母亲与我们兄妹相伴。近八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健康精神很好,这是我们兄妹唯一庆幸的事,也是我们唯一感到幸福的事。父母是每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也是家族的感情凝聚点。家是温馨的,走进养育自己的家就更感温馨了,那份温馨无微不至。我居住在县城,每星期天回乡探望父母,这是我走出乡村三十多年来基本不改的习惯。父亲去世后,回的就更勤了。手提可意的食品,那种回家的感觉,心里融融的,脸上荡着不尽的灿烂,灿烂无疑是幸福的体现,想必有父母的人深有体会吧。当走下公交车,穿过乡野,走进养育自己的村庄,踏进老院,看到母亲慈祥的微笑时,一周的疲惫和工作中少有的不适,瞬间无存,只有不尽的轻松与快慰。

母亲摸熟了我回家的时间,每到星期五的下午,便剁好了几乎全是精肉的饺子馅,夏天自然是放在冰箱里。等到星期六的上午,或是举家三口,或是我一个人回到家时,便可从容地和面包饺子吃。我不到家,母亲是从不和面的。也从不因为我有时工作忙回不了家,把饺子馅吃掉。依旧放在冰箱里,等到下个星期天回家。母亲总喜欢给我们吃饺子,一是因为我们爱吃,二是我们兄妹在那个窘迫的年代,吃不上一顿饺子落下了心病。

有一年,我已略记事了,到年三十的下午,听着别人家剁饺子馅的声音,我们兄妹也吵着要母亲给我们做。母亲望着空空如也的家里,真是无法给我们解释。只是一边给我们刷洗着破旧的衣服,一边在不住地流泪,等待着被大队派去外地做工的父亲。傍晚时分父亲回来了,看着饥饿的我们,看着掉泪的母亲,蹲在地下抱着头,好想了一阵推门而出,疲惫的身影又消失在别人家喜庆的鞭炮声中。父亲去了一家平日还相处的不错,生活还过的去的人家借了两元钱。在村里买了一只鸡,紧着退了毛,邻居又给了一棵白菜。母亲整忙碌了一晚上,初一的早晨总算吃到了杂和面做的饺子。一只鸡能有多少肉,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吃的最香的一次。

星期天也是母亲期盼的日子。我们兄妹平日各有各的工作,有得远在边疆三四年回一次家。也亏了四弟工作方便,可与母亲常在一起,这使在外的我们聊感安实。每到中午时分,母亲便在村委会,人们还习惯叫大队的门前,一边与人说话一边等我。母亲对我偏爱,也许因为我的童年是在病魔之中度过的吧,比兄妹们多受了一份罪。当看到我的人影时,母亲欣然的一笑,哟,我三儿回来了。每每看到此景,总是掩饰不住的泪水。有时等待十二点多,焦急的母亲还看不到我的影子时,才怏怏地回去。

想想母亲,为了这个家不知付出多少,真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甜的意境也只有我们长大成人。

我住在城市,一再邀母亲与我同住享享清福。每当说起母亲总是说,我现在还精神,你们又在上班,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况且我一辈子在乡下住惯了,住在你们楼上那小匣子里也不习惯。这样挺好,星期天你们不忙的时候回来看看我,城市吵闹了一星期,也可回乡下静静心。这就是母亲,伟大的母爱,使我如何的尽心,也总是觉 着不够。有母亲的人生永远是幸福的,已进中年的我感触更深。星期天无疑成了我精神的寄托,不仅有着生活的乐趣,更有着人间浓浓的亲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