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结构分析

2017-06-13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在经济学知识的编排上具有贴近生活实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等特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结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新教材《经济生活》一共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以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整个教材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位老师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根据这一逻辑,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进行商品交换使用的都是纸币,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框的第三目,我们对纸币进行了科学分析。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具有一些缺点,而纸币拥有金属货币并不具备的优点,因此,纸币这种价值符号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通用的交换媒介,然后教材接着分析纸币的流通规律,告诉我们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三目:纸币。

第一课的第二框叫“信用工具和外汇”。人们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并不是只有现金结算,而是经常使用各种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于是第一目“信用工具”集中介绍两种常见的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教材所说的信用卡是从广义上说的,而不仅仅指贷记卡及准贷记卡。第二目“外汇”则专门介绍什么是外汇、什么是汇率以及人民币币值为什么要保持稳定。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货币的本质及职能,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对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倾向。

前面说过,要消费、交换,人们还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所以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就领着我们去认识价格现象,这一课安排了两个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安排了两目。消费者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商品的价格因时、因地而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教材首先就从这一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价格?在列举了气候、时间、地域及生产条件等主要影响因素后,教材接着追问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由此得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影响价格”这一理论,并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

但是价格的高低波动并不是任意的,它的背后有一个价值在起着决定性作用。于是教材接着就分析商品的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随后分析了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最后,教材总结包括第一目在内的前面的理论,引出了价值规律这一重要经济规律。以上就是本框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的内容。

如果说第二课第一框重点研究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第二框则反过来,即研究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在第一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材首先分析了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并得出一个结论:一般说来,商品价格越高,则消费者的购买量越少。接着指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后着重指出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是替代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二是互补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在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材在这一目指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为广大学生认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货币认识完了,价格也认识完了,自然该去消费了,所以第三课就引导大家去认识消费现象了。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包括两个框题: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第一框的第一目“影响消费的因素”,教材主要依次分析了居民收入及物价水平这两个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其中在考虑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时,教材分别分析了当前收入、未来收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第二目“消费的类型”,教材首先主要从交易方式的角度依次分析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然后还从消费目的角度对消费类型进行分类,并指出了消费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注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在第三目“消费结构”,教材首先指出什么是消费结构,接着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消费结构的变化受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后教材重点分析了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并对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意义进行了分析。

教材在第二框的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主要分析了四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现象: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现象,教材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消费心理的基本表现,并一一对它们作出了科学的评价。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教材依次分析了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它的设计是出于以下考虑。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这是本单元的综合探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一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介绍货币、价格、消费。货币就是金钱,商品价格是用钱来表现的,消费不外乎是怎么花钱。所以金钱观问题与这三课的内容都密不可分。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其次,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再次,这一问题可操作性强,便于在班级形成探讨、争辩的气氛。对金钱观的看法,在社会上可谓众说纷纭。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观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我们的消费离不开商品,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消费的商品从何而来?当然是生产出来的,因此,顺理成章,第二单元就应该研究、分析“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

正是按照消费离不开生产这一逻辑,教材在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首先介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材首先从四个方面指出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这就是第一目“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内容;过渡到生产以后,教材则在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重点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出发介绍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发展生产,二是主要分别从国家的工作中心及改革两个方面介绍如何发展生产,这是这一目的重点。教材在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则重点介绍我国生产的基本制度背景,这一框包括两目: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第一目,教材指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然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一一进行了介绍,主要是介绍它们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教材接着介绍并分析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最后,教材告诉我们如何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第二目,教材首先对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一一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它们的含义、地位、作用,在介绍完这些内容以后,教材接着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告诉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与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及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相适应的。

大家想一想,商品是由谁生产出来的?在现代社会,财富主要是由劳动人民在企业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第五课就专门分析财富创造的主体,正是按照这一逻辑,第五课叫“企业和劳动者”,它包括两个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绍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点分析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共同之处,教材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最后,教材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包括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在第一目,教材首先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劳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光荣,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然后教材对就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顺着这个逻辑,教材接着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问题,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尤其是重点强调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第二目,教材介绍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而重点则是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两个角度介绍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既然财富的创造离不开企业,而创办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教材接下来分析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对企业来说是筹资,而对提供富余资金的人来说,则是投资,所以第六课叫“投资的选择”,其实连接这一课的逻辑是介绍企业的筹资方式,这一课包括两个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包括两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第一目,教材对什么是储蓄存款、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及储蓄存款的回报──利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教材对储蓄存款的两大基本类型──活期储蓄及定期储蓄的特点作了重点分析。在第二目,教材主要介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结算业务。第二框包括“股票、债券和保险”包括三目: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在第一目,教材对什么是股票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指出股票不可退还但可以转让。接着教材对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作了介绍,由此指出股票投资的特点──高风险、高收益。在第二目,教材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债券后,将重点放在介绍几种主要的债券形式上,学习了这一部分内容以后,我相信学生会对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这三种投资形式的特点有一个基本完整的了解。在第三目,教材会告诉我们什么是保险,保险业务有哪些基本类型,以及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设计这个综合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清就业前景,掌握就业常识,了解就业及自主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从而为成就个人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创造社会主义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结构分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