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简介

2016-12-02

《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小编今天为您介绍一下《艺术家的生涯》。

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皇家剧院首次公演。

《艺术家的生涯》简介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

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书中的情节,全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的亲身体验。叙述住在巴黎拉丁区的、梦想成为艺术家的贫穷青年,和造花女工间发生的有欢笑,有眼泪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后,也植入自己贫穷青春时期的回忆,于是成为具有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于1896年2月 1日在意大利都林的皇家剧院首次公演。

《艺术家的生涯》评价

同一题材,莱昂卡伐洛编剧并谱曲,1897年5月6日在威尼斯剧院作首次公演。1897年10月14日在托斯卡尼尼指挥下,在美国洛杉矶演出。自此以后,这部名歌剧就传遍世界各地,开始其辉煌的演奏旅程。此剧故事平易近人,虽然没有高深的主题和意境。但剧中的人物的刻画却栩栩如生,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很鲜明,情景的表现也很巧妙。声乐部分迷人的旋律和紧密结合的色彩式管弦乐。再加上无比精彩的舞台效果,使戏剧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更为有趣的是:普契尼将全剧各幕的结构,巧妙地做出交响曲般的处理。如第一幕和第四幕,尽管都居住同一房间,但热闹的前面和安详的后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在终幕中有几个第一幕的旋律再次出现,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效果。第二幕是热闹的乐章,从明亮的小号声开始,拍子和调性的转变是多彩的:是一段极富变化的音乐。从中我们可以听到巨大升腾的合唱群以及欢天喜地的重唱。 第三幕相当于慢板乐章,开头很生动地描绘出严寒中下雪的早晨情景,这时想分手的咪咪和鲁道夫彼此安慰的甜美旋律,以及马切洛和穆塞塔以吵闹方式分手的重唱,浑然化成一体,构成无比奇妙的四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演奏时间

第一幕:30分 第二幕:18分 第三幕:25分 第四幕:25分

折叠编辑本段歌剧详情

折叠人物

鲁道夫 诗人 男高音

萧纳尔 音乐家 男中音

马切洛 画家 男中音

科利纳 哲学家 男低音

贝诺阿 房东 男低音

咪咪 女工 女高音

帕尔皮尼奥 玩具小贩 男高音

阿钦多罗 议员 男低音

穆塞塔 少女 女高音

军曹、警卫、女工、学生、儿童、仆从,群众等。

《艺术家的生涯》背景

故事发生于1830年,地点在巴黎。

《艺术家的生涯》作者简介

普契尼

普契尼(Puccini Giacomao,1858—1924年),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创作本歌剧

《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亚人》)是为普契尼奠定国际声誉的一部名歌剧。素材取自法国作家亨利·缪尔杰(1822—1861)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1896年,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都灵首演。这部为世人所热爱的作品,首演时尽管并未成功,但两个月后在巴勒莫再度演出时,却获得狂热的欢迎,确立了普契尼的世界性地位。在这部作品中,普契尼的着眼点不在于描绘巴黎拉丁区落魄的艺术家们放荡不羁的生活,而在于描述绣花女咪咪与诗人鲁道夫的纯真爱情的悲剧。剧中没有戏剧性展开的大段咏叹调、重唱、合唱,而是在贯穿发展的织体中加进篇幅不大的独白、灵活的歌唱性的朗诵调和尽情吟唱的段落。他用主导动机巩固各场之间的联系,并且初次运用印象派的色彩和声。这部歌剧很受听众欢迎。

成就

普契尼发展了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他借鉴各民族乐派的成就,顺应时代的潮流,兼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乐队担负戏剧性布局的作用,积极参加到舞台情节的发展中去。他力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其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普契尼的创作和艺术实践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