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
相关话题
环境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环保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环境道德教育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环境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意识上升到道德层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
摘 要: 20世纪以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显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必将对全社会的环境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三方面入手,对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 中小学 环境危机
环境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环保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环境道德观念,树立起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将对全社会的环境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危机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要想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就必须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对于塑造具有环保意识的一代新型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道德教育在德育体系中不可或缺
首先,环境道德教育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环境教育与德育相融合,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意识上升到道德层面。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活力,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其次,环境道德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可使中小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道德观念,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可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环境道德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环境道德意识淡薄。部分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环境道德教育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观念,中小学生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其次,教育途径偏少、形式陈旧单一,致使部分学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环境道德教育方面更加滞后;再次,部分中小学校忽视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教师缺乏实施环境道德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准备和实践经验,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环境道德教育的质量;最后,目前我国适合中小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及课外书籍都很缺乏,严重限制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
二、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环保意识教育
环保意识教育包括环保认识和参与意识两个方面。首先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当下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同时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崇敬天地万物,理解自然、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到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一样有着同等的生存权利,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无视生态平衡,最终将造成地球及人类自我的毁灭。环境参与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小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校应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步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观念。在中小学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
(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既是现实需要,又是长远之计。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得不偿失。只有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相济,走适度消费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人类才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三)环境责任意识教育
环境责任是指根据人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在环境整体维护中应承担的责任。环境责任意识不可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一定的环境道德教育才能获得。在中小学进行环境责任意识教育,目的是帮助青少年认清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的发展观。在我们身边,许多环保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这是环境责任意识的最高表现,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三、如何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一)将环境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入德育课程
首先,将国情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中小学生树立与可持续发展观相一致的环境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不仅要保护资源,更重要的是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合理消费,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将道德品质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相结合,在中小学开展道德品质教育时,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道德观念,培养青少年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最后,将法制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保法规,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有义务检举揭发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法制观念,具备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在小学阶段可结合自然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栽树栽花,养鱼养鸟,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的良好道德情操;结合社会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展示祖国山河秀美壮丽的文章,可借此激发学生热爱与保护祖国环境的情感。中学阶段可结合地理课,进行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的教育;结合化学、生物课教学,让学生了解燃烧、汽车尾气与酸雨、化学烟雾之间的关系与危害,工业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等。还可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从中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经验。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第二课堂”是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与环境主题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根据学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组织讲座,由专家或环保工作者来普及环保知识;以“环保月”、“爱鸟周”、“植树节”、“节水周”等纪念日为主题组织学生自编小报,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进行街头宣传活动;还可以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书画竞赛、小论文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其次,组织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如围绕某一环境主题展开生态环境的考察,进行采集制作标本,测定分析样品,监测环境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整理、总结、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或在此基础上撰写环保小论文,提出改善环境的合理化建议等。
青少年环保意识的高低,是否具备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未来的环境状况的好坏,在中小学积极有效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必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程.中小学要加强环境公德教育.天津教育,1999,(11).
[2]刘捷.简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与素质教育.教学与管理,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