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励志故事

2017-01-09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草根励志故事。

草根励志故事1:微博卖菜

008年,李学友才刚刚学会用电脑玩“斗地主”,在他看来,“电脑很好耍”,仅此而已。2009年,李学友学会了在网上看新闻、上“农民论坛”,他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认识了做环保农耕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得到了学习种植生态蔬菜的机会。

种了很多年地的李学友,生平第一次知道了“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蔬菜可以更值钱儿”,也第一次见到了神奇的“太阳能捕虫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10年,李学友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他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己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年下来,自己的微博只有1名粉丝。

2011年的春天,李学友决定在微博上“说说自己种菜的事”。他开始写下——“油菜长得好肥。”“我的青笋冒薹了。”“萝卜缨子好若人喜欢。”……

让李学友始料未及的是,这些看似粗糙的只言片语竟引来了无数粉丝的围观,很多粉丝要求,“拍个照片看看?”“菜卖不卖啊?能不能送到家里来尝尝?”“能微博订菜不?” 。突如其来的关注让李学友异常兴奋,他学会了用手机拍照,并发到微博上。他决定用微博打广告,把他所在的环保农耕小组的菜通过微博卖出去。但是,怎么卖呢?李学友发了一张表格到微博上,将蔬菜图片、价格、派送范围明确出来,“求购!”

但是,围观的多,询问的多,看热闹的多,就是掏钱买的没有。直到2011年7月,一位粉丝成为了李学友的首位客户。粉丝通过微博“订菜”:“油菜安逸哦,来个三斤。韭菜嫩不嫩啊?先尝个两斤。”

从此,李学友的粉丝越来越多,直至今日,已经有4000人,更为难得的是,居然有30多位粉丝发展成为了他的顾客,其余的都是潜在客服。

李学友决定,从此每天都发三五条微博,讲述自己的种菜故事,发送最新鲜的蔬菜照片,吸引粉丝们的关注。并且,李学友给自己加了“V”,将每周一和每周四定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订单”,亲自为成都市区和郫县的30多家客户“送菜到家”。

虽然生意有所转好,但李学友坦言,“微博只是一种销售办法,很新鲜,很好耍,”并没有给他带来理想丰厚的收益。“现在有固定顾客30多人,一大半是微博来的,虽然不像头两年在亏损,但除去成本只能是略有盈余。”再加上种子、人工、管理等成本,李学友的收入仍然微薄。“我希望微博能成为一个桥梁,让客户信任我们,然后,通过季度订菜、年度订菜的方式预付菜款,让收入更稳定,风险更小些。”

李学友算了一笔账,他平均每个月往成都城区送8次菜,30位顾客不是每人每次都要,“平均一次算20个顾客,每个人5斤菜,一共100斤,其中还有近一半是我们组其他农民的,也就剩下60斤是我自己的,按照5元一斤的价钱,我的纯收入有300元,减去运费还剩200元,每个月就是1600元。”

虽然,李学友经常因为接受媒体采访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但他仍乐此不疲,他也在打着小算盘。“你们也给我做广告了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买我们的菜。”他更希望,“能吸引大客户多买点,小散户还是不行,买的少,送起来麻烦,还不够跑路的成本。”

草根励志故事2:大学生种菜10年赚取百万家产

2008年花费48万元建造了一栋米黄色的崭新3层小洋楼,楼上“春暖日丽花果飘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春联特别能代表吉家体今年春节的心境和感受。

最开始的时候,他也和村里其他的瓜菜种植户一样,是以露天种植为主,收益低。后来他就开始逐步过渡到简易大棚种植,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大棚每年都要更换,十分麻烦,而且最终的成本也不低,因此,经过慎重考虑,从去年开始,他就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对这片瓜菜基地进行了钢架大棚改造。

他的一整片地,有114亩,全部为钢筋大棚,主要用来种植哈密瓜。今年是建成后第一年投产,目前第一造已经全部销售完毕,净收益达到了100多万元,差不多已经收回成本的一半了。按照目前的行情,预计随着目前这一造的投产,就可以完全收回成本,利润和效益非常可观,

目前,工地的固定工人就有20多人。他说,钢架大棚虽然相对投资较大,但收益高且稳定,大棚的使用寿命可达6—10年,一般情况下,1—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后面就是净收益了。

我国的农村地区,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天地。但受“跳出农门”的思想认识,以及城市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广阔天地,被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所忽视。当前,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留给大学生们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出现了供求失衡、甚至一职难求的情况。

这一现实客观要求知识青年去开辟新的就业天地。而广大的农村,不失为他们一展才华的好地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优惠政策,号召和鼓励广大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在新的形势下,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而这些都依赖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的融入。

吉家体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他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掌握技术,对推动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的新思想、新观点,都对激发农村地区的活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期待更多的青年像吉家体一样在农村开创一片新天地。

草根励志故事3:特级厨师回乡当“鸡倌”

张必伟,珙县洪家村的村民。十多岁就外出打工,在做了不少的零工之后,选择了餐饮业,最终他成为了西餐特级厨师。学成归来后,在宜宾两家较大的西餐厅任厨师长、行政总厨,年薪十余万,此时的他,还未到而立之年,在很多人眼里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了。

2011年,他放弃了城里的优厚待遇,回到农村创业,从事起了良种鸡和土鸡的养殖,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的年收入和当年厨师长的时候差不多,但是比以前辛苦了不少,然而,他想扎根农村,希望将土鸡事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特级厨师回乡

今年33岁的张必伟,在珙县仁义乡洪家村成立了鼎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土鸡的出栏量是5000只,年销售额在70万元左右。他的合作社带动了100多户村民一起参与土鸡养殖。不熟悉张必伟的人,并不知道他之前的职业是厨师,就职业等级而言,是特三级。

由于各种原因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1997年至2011年期间,张必伟随着南下打工的热潮先后辗转各地打工,期间做过五金、电子、建筑、塑胶、模具制造、西餐等行业。学习西餐不到十年的时间,他便拿到了特级厨师的资格证。那个时候,他还没到30岁,没到多长的时间,又做到了厨师长、行政总厨的位置。用他朋友的话说,正是意气风发、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张必伟说,在城里任职的时候,他的工作比较清闲,基本不用自己动手制作西餐,只需要对厨师进行指点,对菜品进行创新。以前每天在办公室吹空调,现在每天在烈日下暴晒,两种鲜明的对比,来源于他对农村和农业的认识。

在张必伟看来,十几年前掀起的是农村人涌向城市的大浪潮,也有不少人创业成功。但近两年,他看到很多的城里人,都把资金投向农村,一直想自主创业的他,内心开始萌发了回农村整出点“动静”的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张必伟发现养鸡的附加值比较高,最终他选择了回乡进行土鸡养殖。

经验不足亏损

2011年,张必伟回到仁义乡,购买了一批鸡苗。扛鸡饲料、饲养、打扫鸡舍等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而等这些鸡出栏的时候,满以为可以在农村捞到第一桶金的张继伟却亏损了好几万元。

“市场不接受,卖不出去。”现在想来,张必伟对当初在鸡苗的选择上准备不足表示遗憾。他说,当时没有经过较好的市场调研,不知道如何选择鸡苗,导致在出栏的时候,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以至于大量的鸡卖不出去。

汲取经验的张必伟开始向农村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们虚心请教,慢慢地他开始懂得了鸡苗的选择要符合市场行情,也懂得了如何辨别鸡苗的优劣。但这次,他还是没有能够成功。

养殖有风险,张必伟再一次养殖的良种鸡从孵化出来后,由于对鸡仔的冷热掌握不够,没几天就死了1000只鸡仔。张继伟再一次遭受到了打击,但他并没有气馁。他再次向养殖大户们请教,从如何育苗、孵化、防病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学习,并经过自己多次的试验和摸索,终于成为一名养殖好手。

现在,他一年的收入能够达到十来万,并且铺下了一些销售渠道。目前,已有好几户养殖大户加入了他的合作社,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在他的带动下,开始从事良种鸡和土鸡的养殖。

“人不怕失败,贵在坚持。”张必伟说,搞养殖的风险其实很大,一旦遇到禽流感等病毒,基本上所有投资都会打水漂,有去无回。在经历过不少失败后,他咬牙坚持了下来,所以现在他的养殖事业开始慢慢走上坡路了。

厨师欲做“鸡王”

“今后的方向还是养殖土鸡,这个附加值比较高。”张必伟说,良种鸡的出栏时间快,但是附加值较低,而土鸡出栏时间慢,但营养价值和附加值同样较高。但相比之下,后者是一个趋势,更容易带动村民致富。

张必伟算了一笔账:一只良种鸡按照最多七斤计算,可以卖到80多元,利润则在30元左右;一只土鸡一般可以长到五斤左右,单价20-30元/斤,利润一般在10元/斤。若以25元/斤销售,一只土鸡可售125元,利润则是50元左右。相比之下,土鸡的利润高于良种鸡。

目前,张必伟合作社养殖的良种鸡多于土鸡,主要是销售渠道因素。张必伟说,前者的销售范围主要以川内城市为主,销售面广;而后者只有在川南城市的区县销售,就渠道而言还比较窄。

“可能是大家认识的程度还不够吧。”张必伟分析,有不少人对土鸡不是太分得清,所以导致土鸡销量没良种鸡好。关于这一点,他以后将注册商标来解决土鸡识别的问题。

现在,对于加入鼎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而言,张必伟说,可以保证他们每养100只土鸡,可以降低2000元的成本。珙县孝儿镇的罗云贵在当地是养殖大户,和张必伟合作后,在购买鸡苗和饲料方面都有优惠,他所饲养的500多只土鸡在成本上就降低了一万元左右。

五年内,张必伟不仅想把珙县的土鸡销售到川南城更多的城市和区县,还将种植多种水果,发展生态家庭农场,不仅有土鸡和土鸡蛋可以销售,还让更多游客到仁义乡吃土鸡,品水果,游山玩水等。他说,他希望更多的乡亲和他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