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社交礼仪看国民素养

2017-04-06

个人素质有时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了从社交礼仪看国民素养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从社交礼仪看国民素养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办世博会,还是办奥运会,实际上仅仅办会不是唯一目的,更大的目的是要通过办会,让世界人民了解今天的中国,把它们当作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视觉展示窗口和平台。

我在和其他国家的学者交谈时,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了解是很有限的。有一部分外宾到中国亲眼目睹后,对中国是有一定了解,但相当部分的人不可能亲自到中国,这样就会有很多误解。

大前年我和两位老师带了九位学生去参加一个国际道德教育师生交流会。会上,居然有外国学者和学生提出了一些很令我吃惊的问题。他们说:“中国男人不是留着大长辫子吗?怎么你们头发跟我们一样短呢?”还有人问:“中国农村妇女现在是不是还裹小脚?”弄得我们啼笑皆非,但笑过之后却值得我们深思。改革开放这些年,国人富裕了,境外旅游频繁,留给外国人的印象有好的方面,但也有很多不好的方面。

今天我就讲讲这些不好的方面。我从媒体上看到,有外国人说怎么从东方人中辨认出哪个是中国大陆人呢。你看到随地吐痰的多半是中国大陆人;随地扔垃圾的是中国大陆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抽烟的是大陆中国人;飞机刚着地就开始打手机的多半是中国大陆人;节假日背着大包小包旅游,脖子上挂着相机但是穿着西装革履的多半也是中国大陆人。

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心里会很不舒服,但实际上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在国外,我还看到有资料说在一些中国留学生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些中国游客比较多的地方,会在垃圾桶的上方,或者在卫生间的某些地方,有英文提示的旁边会有中文提示语 “请把杂物投在垃圾桶里” “便后请冲厕所”。还有一些地方专门用中文赫然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当你看到这些用中文来做一些底限的提示时,你会怎么想呢?

中国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举世瞩目,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也应该跟着一起得到世界的认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人可以犯错误,但人不能有一个失礼的举动。”意思是失礼的行为是非常不应该的。

礼仪是道德内涵的外在体现

社交礼仪,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讲,它实际上是我们的素质能力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现代社会最有利事业发展的工具是什么?在以往,我们可能会讲是资金,而现在的新概念是,最有利的事业发展工具是人际网络,人际沟通的能力,人际合作的能力和人际资源开发的能力。

我记得有一年在北京开了一个国际研讨会,研讨在下一个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时达成了很多共识,其中有一个观点给我印象非常深,提出了21世纪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用各种语言和人打交道。不是像过去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定要培养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你才可能去开发利用对我们事业发展非常有利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网络。

研究表明人的能力发挥只有20%取决于知识智力因素,80%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20%的智力因素是拉不开多大距离的。两头尖的是特别高智商的人和弱智的人。但是80%的非智力因素区别就大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交往能力问题。

我用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比喻来强调社交能力。我们大家经常说一个木桶原理。木桶的容量和大小不是取决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在这我想说,如果一个人十块木板九块都很长了,但是有一块社会交往能力很短,那么其它九块板的优势就会丧失。

实际上礼仪教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一个缺乏教育的人,缺乏素质的人,一定是被人远离、被人抛弃的人。人可以缺这缺那就不能缺教养。礼仪实际上是道德内涵外在的体现。礼仪是通过良好的方式去建立一个自己对外人的形象展示。

注意自己的礼仪形象,也是对自己的事业发展负责。因为有了自己的礼仪素质,你的社交能力,你的整体的“木桶”才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整合。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非常认可这一点。对礼仪素质也可这么说。

仪容仪表仪态与礼仪形象塑造

仪容形象,最需强调一个清洁感。从我们面容到整个身体、仪表,都有一个清洁感的要求。清洁感是仪容礼仪的第一要义,一个教养有素的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己不修边幅。

前两年我们去台湾访问,其中有一位上海学者,这位学者年龄蛮大的,很有思想很睿智,但在仪容教养方面稍微有点欠缺。这位老师穿西服的衬衣不是特别清洁,连穿了两三天都没有换,也许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和外宾打交道的时候,看见污垢是很忌讳的,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国际活动中清洁感绝对是第一要义。

现在我们都知道“爱牙日”,还有这个日那个日的。联合国相关的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健康口号,叫“发要天天洗”,实际上头发绝对是表达我们清洁感的重点,虽然头发看不见什么污垢,但有个两三天、三四天,就会感觉非常的不清爽了,说明头发是我们人不洁感的信息发布重点,有时有些人感觉上穿得也很清洁,但总是有一种不清爽的感觉,严重点说有种不洁感,很多是头发的问题。

另一个重点区域是衬衣。人应该天天洗澡天天换衣,尤其在国际活动当中要遵从这个习惯。在国外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我的校友写了一本书叫《体验美国礼仪》,里面也提到在很多讲究文明的国家,这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生活习惯了。在国际交往当中,我就发现我们很多学者包括很多翻译在这方面不大注意。外国学者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的时候连外衣也时常要换一下。

第二需强调的是仪表礼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按照礼仪着装的要求穿不同的服装,这就叫着装得体。着装得体并不一定是要穿名牌,也不一定要穿得多漂亮和时髦,而是要因时因地因场合而宜,着装得体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正式场合要着正装,正装的概念分男士和女士,男士的正装无非是三大类,正式的西装礼服是一大类,第二大类是中山装,是汉民族的服装,可以作为正装。

民族服装可以作为正式场合的礼服,比如开“两会”的时候,着民族服装作为正装。第三大类是夹克装。这三大类作为正式着装属于通用的,但也有区别。在规格比较高,不需要凸现我们民族特色的时候,我们最好着西装礼服。

女士的礼服不像男士的礼服那样容易划分类别,女士礼服比较宽泛,但也有要领原则。第一是日礼服和晚礼服划分,以日落为线,通常晚上的活动比较轻松愉快,晚礼服的设计可以比较多地袒胸露背,展示女士的性感美,日礼服需要展示女士的认真严肃、职业的特色。第二个要领是裙长,不论是西服套裙还是晚礼服,裙子短度不能短于膝盖。

第三个要领是女士一定要穿带跟的皮鞋出席正式场合。如果和便鞋搭配的话就会不和谐。另外,不可以穿凉鞋出席正式场合,香港有位专家说不要穿“空前绝后”的鞋子就是指凉鞋。另外,成熟的职业女性要穿长袜,避免暴露自己的裙鞋之间的那一段皮肤,增强女性的性感美。袜子在颜色方面,以肉色为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