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挪威友人的“中国梦”

2017-03-14

在双塔西街华宜大厦,有一家扎根山西20年的外资企业——山西永青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山西永青)。总经理是59岁的挪威人叶福礼,他出生在美国,满月时回到挪威,后随父母到台湾生活,20多岁时前往印度尼西亚工作,职业是大学教师。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叶福礼内心纯净,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我价值,是他的梦想。

1 一次改变一生的“旅行”

与山西结缘,要从一次不寻常的“旅行”说起。1990年夏天,在印度尼西亚工作的叶福礼与家人在北京会合,应河曲县政府邀请,辗转搭乘运煤卡车、火车、公交车一路跋涉来到山西,参加叶永青牧师纪念碑揭幕仪式。1918年,叶永青从挪威来到山西河曲宣教,开办了教会小学和诊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永青为上千名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了栖身之所,然而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叶永青照料完百姓后来不及躲进防空洞,被炸塌的房梁击中。

叶永青就是叶福礼的爷爷。1988年,河曲县政府追认叶永青为烈士。

揭幕仪式后,叶福礼与当地政府官员交流了许久,了解到爷爷的更多事迹,并得知山西特别需要能够长期合作的外国人士来推动经济文化交流。“人们至今缅怀着我的爷爷,他所追求的理想不应该被遗忘。”想到这一层,叶福礼决定到中国寻梦,为山西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1993年,他与妻子带着一双儿女移居太原,成立了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山西永青咨询服务中心。

2 “水土不服”摸索中前行

最先加入山西永青的,还有另外两个美国家庭,他们是叶福礼从40多名愿意来中国的美国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旅行社老板。

当时,中国几乎没有国际化的大酒店,通过那位旅行社老板对美国酒店业的了解,叶福礼打算把国外高级酒店管理经验引进山西。他换上正装,系上领带,满怀热情地来到当时太原最大的山西大酒店“推销”自己的新观念,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你一个外国人,能在我们这儿待多久,凭什么相信你?”中国人思想保守,叶福礼初次尝试便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多次到煤矿、不锈钢企业毛遂自荐,均失意而归。

经过3年“水土不服”,叶福礼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中国人重视长远坚固的友谊,我需要用中国的方式来办事。”于是,他暂时把“事业”搁在一旁,开始全身心融入山西的生活。一次,叶福礼和妻子约在饭店见面,边吃饭边谈事。周围人看到他俩孤零零地坐在一张大桌子两边,热心地凑过来要陪他们一起吃饭。叶福礼有些尴尬,但他意识到这就是中国人热情好客的体现,便欣然接受,与他们边吃边聊,一顿饭的工夫便结交了好几位山西朋友。时间一长,叶福礼习惯了主动握手,喝酒时用双手举杯,逢年过节给家人发红包,还给儿女起了中文名——致远、宁静。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福礼听说阳曲县大盂镇紧邻国道,常有交通事故发生,但镇卫生所医疗水平有限,无法及时救治伤者。他立即通过朋友联系当地卫生部门,传达了邀请国外专家来培训当地医疗人员的想法,达成了山西永青的第一个项目。

3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如今,除了30余名山西本地员工,山西永青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14个外籍员工家庭,他们当中大多是拥有丰富医疗经验的医学界精英,与叶福礼一样,他们来中国寻找梦想,搭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伊克理是美国全科医学博士,1996年,经过两年的语言学习,他加入山西永青,成了阳曲县人民医院第一位义务坐诊的“洋大夫”。除了每隔7年回国重新审核医师执照外,他每周一、三、五上午在县医院坐诊。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全科医学博士梁启予、陈义琳随后加入进来,他们轮流为患者提供临床医疗服务,其余时间则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参与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为阳曲县的乡村医生和看不起病的村民提供帮助。与国外相比,他们在中国收入很低,除了当地卫生部门和国外科研机构提供部分经费,再无其它收入来源。“我常说我很幸运,很多人想来中国,但没机会留下,现在我能够生活在山西,做的事对周围人有益,听大家亲切地喊我‘洋大夫’,这样就很满足。”伊克理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回答。

荷兰人雷一鸣爱与农民打交道。2000年,雷一鸣随妻子加入山西永青,妻子在阳曲县从事乡村医生培训,拥有农业硕士学位的他看到当地农民种地仅能自给自足,收入微薄,便打算学以致用,帮助他们走上与市场衔接的致富路。没想到,头一个难题就是语言关。当地人说阳曲方言,外地人都听不懂,更别说外国人了。“我去买菜,问他多少钱,他说6毛,6毛是多少?我就纳闷了。”于是,雷一鸣一有空就找当地人聊天,开始是连比带划,后来就基本上没有了交流障碍。之后,他从国外引进了新品种蔬菜和良种生猪,在田间地头教农民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叶福礼负责找销路,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山西永青与农民、销售商共同实现了“三赢”局面。

4 投身公益延续梦想

回想当年刚到山西的情景,叶福礼觉得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中国变化太大了,但贫富差距也很大,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筹集慈善基金,成立撒爱援助会,为贫困患者提供援助;与太原、榆次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每周为居民义诊,入户对脑梗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流动借阅图书车,为阳曲县偏远地区55所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一抹书香;为农村贫困妇女创立手工艺项目,把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制成生日卡、礼品套装,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周五定期看望福利院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与陪伴……把企业与公益相结合,叶福礼在山西闯出了“名堂”。

北欧有句古话,物质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不能。或许正因为如此,叶福礼与他的伙伴们放弃了物质享受,踏踏实实地把事业做在了山西。“曾经有一个‘美国梦’,那是自由与成功的代名词,吸引全世界的人去美国淘金,而如今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人来中国寻找梦想,充满活力与光明的中国,正在孕育着‘老外们’美丽的‘中国梦’。”叶福礼说,他还有一个小小的“中国梦”,就是拿到中国“绿卡”,在山西定居。

山西,和许许多多中国城市一样,宽容而质朴,她接纳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追梦人,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汇成一曲曲和谐动听的乐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