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
创业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价,泪水是学费!看看那些创业路上的艰苦故事,感受他们不惧困难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一:
华南理工尿毒症大学生创业成功,捐款20万回馈母校
记者采访蒲少涛当天,他从清远市来到广州中山一院进行例行检查、取药,脸色稍差,但精神不错。毕业后,蒲少涛因病工作无望才选择了创业,目前经营的天猫网店年营业额已经达到2000万元。
“起初,创业是为了生存。”这位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不仅在毕业后成功创业,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他们的宝宝也即将出生。
一边治疗一边敲键盘
2005年,蒲少涛从陕西农村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踌躇满志之时,却在2006年年底查出患有尿毒症。
蒲少涛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面对病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为配合治疗,他一天只喝一口水,前前后后10余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都疼得全身直发抖,他从没喊过一声苦。
出院后蒲少涛重返学校,坚持每天4次治疗。在学校提供的单人宿舍里,每天起床后、中午回到宿舍、下午下课后、晚上睡觉前,蒲少涛都要给自己做持续半个小时的透析治疗。给伤口换药、给房间消毒、按时打针吃药,他都一丝不苟地执行。
蒲少涛也会有感觉绝望的时刻,那时他会一个人偷偷哭。“感觉自己像用药物维持的肉体,少做一次透析治疗就是慢性自杀”。
未来看似黯淡,但蒲少涛并未自暴自弃,总是尽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由于身体原因,蒲少涛不得不放弃国防生资格,课余时间多了起来,他便自学钟爱的计算机编程。“我得学个一技之长。”蒲少涛开始为自己考虑,于是选修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还上网找教程学习。
如果那时有人经过蒲少涛的宿舍,经常可以看到他一边做治疗,一边手敲键盘。“学编程的时候,感觉治疗的时间过得飞快。”蒲少涛笑着说,学习也转移了对治疗压力的注意力。
有一次,听到老师说想找人将国防生网站改版,蒲少涛心头一热,便毛遂自荐。现在他做一个网站一个星期便能搞定,但当时由于技术不熟练,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网站做出来。“硬着头皮把作品交上去”,老师却觉得新网站效果挺好。知道了蒲少涛网页设计的技能,老师们热情地介绍新的“客户”给他,在校期间,蒲少涛给学校十几个学院设计了网站,还接到些外校的单子。
“兼职”帮蒲少涛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让他增添了生活的自信心。这时,蒲少涛对未来的期许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从未想过创业,直到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工作无望只能创业
2009年金融危机扫荡下,应届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就业季。尽管如此,凭借扎实的编程技术,有好几个不错的软件开发类岗位向蒲少涛抛出橄榄枝。是否要隐瞒病情?蒲少涛在心里挣扎过,最终还是选择诚实告知。
一个公司打电话让他去报到,他将病情告知对方,并再三保证:身体不影响工作,以后病情与公司无任何关系。但对方还是回绝了他。
“我理解企业的做法。”蒲少涛叹了一口气说,“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讨论找到的工作,心里还是挺失落的。”至此,蒲少涛断了找工作的念头。
别人创业大多是出于兴趣,或追逐理想,但对蒲少涛而言,创业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恰在这时,学校老师给蒲少涛送来一个好消息:省里正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提供一笔启动资金。为此,蒲少涛拿到了1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毕业后,在与别人合租的民宅里,“光杆司令”蒲少涛开始了网站设计与维护的创业项目。由于缺少资金,他一直在犹豫是否招人,“人来了没项目怎么办呢”。但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能获得成功。最终,蒲少涛破釜沉舟般招了4名员工,搬进另一个140平方米的民宅。
压力大,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蒲少涛的身体备受考验。有一天晚上10点钟,他给客户送展板,回来时已经没公交车了。那天天空下着大雨,他走了半个小时,腿都抽筋了。“经常为了几百元的订单熬夜”,蒲少涛很拼,因为他没有退路。
一年多下来,去掉员工工资和各项投入,蒲少涛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
2011年,听从哥哥的建议,蒲少涛把目光投向了电商,成为天猫最早做建材与家居产品网上定制与销售的商家。由于发展需要,他将创业战场从广州搬迁到了清远,注册成立了清新乐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存储仓库从最初的一两百平方米,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家专业的窗轨供应商。
不断转型升级冲业绩
随着同类型网店越来越多,价格战导致利润降低,不利于公司长久发展。蒲少涛从营销模式和服务质量突围,希望成就“独一无二”。
公司在全国1000个城市布局了线下服务网络,“从广州找一个师傅开始,半年时间新疆、西藏都有了人,只要订单一下,师傅就上门进行窗帘的专业安装服务”。
蒲少涛还开发了一套ERP系统,专门用于定制类订单管理。早期用普通的网店销售系统,客户每改一个意见,就需要人工对照表格进行定价改动,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改进系统后,大大减轻工作量,“之前得15个销售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只需要10个人”。
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公司还提出了“20元规则”:即顾客收货发现产品有不满意之处(如颜色有差别),公司会给予买家几元到20元的赔偿。因此,有的买家只是买了10元的产品,都有可能获得20元的赔偿。
优质的产品与客户体验,蒲少涛的“致尚家居”旗舰店成为天猫窗帘配件销售第一品牌。从2012年开始,“致尚家居”已是天猫KA级商家。
产品可以复制,服务可以模仿,公司要长久发展,转型升级、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蒲少涛把目光转向智能家居,尝试通过手机控制整个家居的带电产品,目前硬件设备正在测试。蒲少涛说:“如果可行,顾客回家前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先开好空调、放好洗澡水。”蒲少涛形容,“这就像给现在的产品装上大脑。”
步入正轨不忘反哺
公司走上正轨后,蒲少涛以更加实在的方式回报社会。在粤北的清远市,蒲少涛公司的员工大多数学历不高,许多都是高中毕业生,但平均月收入能拿到四五千元,有些勤奋的甚至能拿到上万元,“买房都不是难事”。每年公司会给员工安排体检,也设立奖金奖励优秀员工。
另外,网店每一笔订单成交额的千分之一,将会捐助给贫困山区小孩供其上学;蒲少涛还想为陕西农村的农产品打通网上销售渠道,希望农民可以多挣一点钱。
2015年5月19日,蒲少涛不声不响地给华南理工大学基金会账号汇款20万元,希望用于重病学生的帮扶。蒲少涛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学校和社会给了我巨大的关爱和帮助,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要将这份关爱和帮助传递下去。”
由于尿毒症,蒲少涛非常容易疲惫,经常失眠。每3个月他就得到广州进行详细的复查,每个月要拿一次药。为了方便透析治疗,工作的方式也转变成上午公司上班,下午回家远程网络操控管理。
目前,蒲少涛依然在等待合适的肾源。即便如此,蒲少涛依然对未来充满期许,“病好了以后还要继续进修学习,继续创业”。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二:
云南2007年高考状元放弃上海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炒香辣蟹
最近,昆明的地产圈和餐饮圈被一篇题为《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自白:我为什么回昆明炒香辣蟹?》的文章刷屏。文章讲述了开远2007年理科高考状元晏溪回昆明创业的故事。
“高考状元炒螃蟹卖?!”“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昆明创业?”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疯狂。而晏溪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追求极致,爱玩爱生活
“我是一个外向、冲动的人,头脑一热,想到什么就去做了。” 晏溪这么评价自己。
他做过的疯狂事儿还挺多的。
比如高考。2006年,晏溪以超过一本线80多分的的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而他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复读了。2007年,晏溪以675的成绩成为当年我市的理科状元,被上海交大录取。
比如骑行。大二的暑假,晏溪和大学室友决定从上海骑自行车去北京。虽然没有长时间骑行的经验,但是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晏溪和室友骑行了1500公里,历时11天,完成了之前的既定计划。
比如跑步。大三那年,晏溪先后参加了上海马拉松和杭州马拉松,完成了对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的挑战。
再比如工作。毕业后,晏溪进入上海的房地产公司工作。工作第一年,晏溪所在的团队连续3个多月没有休息一天,创造了多个销售奇迹:碧桂园十里银滩项目开盘销售35亿;恒大海上威尼斯项目开盘销售20亿。
除了满腔热情,晏溪还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坚持。他说,“其实就是开头难些,随后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就像跑步一样,起步很难,但跨过线后发现跑得快跑得慢都总能跑完。”
尝试创业,身累心喜悦
在上海工作期间,晏溪尝遍了上海的美食。南翔小笼包、小杨生煎、蟹粉豆腐......但是,他却怀念起家乡的味道。为什么?这个云南吃货总结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不辣!
晏溪开始自己做带有“辣味”的饭菜。江南水乡以蟹出名,晏溪第一次做的菜就是辣螃蟹。虽然喜欢清淡口味的上海人无法品味这股辣味,但他却因此爱上了做辣螃蟹,也萌生了做餐饮业的念头。
在上海工作一年后,晏溪回到了昆明,仍然从事房地产销售业。但做餐饮的念头,一直挥之不去。工作期间,晏溪和结识了一名地产圈的朋友——广西人陈杰进,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向餐饮业进军!
晏溪和陈杰进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到云南各地州拜师学艺、寻找原料。螃蟹一开始就敲定了四季皆有、肉厚质嫩,适合炒制的缅甸蟹。为了让辣椒的香与辣融到鲜美的蟹肉中,调出让云南人满意的味道,他们采购了上百种辣椒,最后精选出了6种辣椒调料及4种辣椒组合;在熬制过程中不断对酱料进行改动,调出了原料和各种大料最佳比例的酱料。
他们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在用掉了85斤螃蟹和上百斤配料,准备了1年多后,去年10月份,“蟹沧海·香辣蟹”应运而生。
最初,晏溪和陈杰进采用的是顾客通过微信和电话订餐,他们在家中将炒螃蟹送到顾客家中的方式。虽然一个人炒一个人送,每天送出去的份数不多,但用秘制炒成的香辣酱一“出生”便被贴上了 “专属私房味道”的标签,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回头客很多。
渐渐地,爱吃“蟹沧海”的顾客越来越多,一人炒一人送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晏溪和陈杰进这才招募了工作人员,加快了扩张实体的线下体验店的步伐。
2015年1月15日,位于春城路165号的“蟹沧海·香辣蟹”的线下体验店开业,以线下体验店为中心,辐射昆明,全城配送。
现在,店里除了晏溪和陈杰进外,还有4名工作人员,炒螃蟹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化流程。最新鲜的螃蟹、最好吃的作料,“蟹沧海”来势汹汹,甫一“出道”就被《都市时报》评为昆明名小吃20强之一。
继续前行,做喜欢的事
创业的过程中,晏溪还将新思维运用于其中。线下体验店开业后,他利用互联网的O2O(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的模式)模式,将《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自白:我为什么回昆明炒香辣蟹?》这篇文章在微信上发布,短短几天就达到了8000的阅读量,进一步提高了“蟹沧海”的知名度。
家人一开始反对他做餐饮业,认为既辛苦又不体面;也有朋友对他的举动不理解,说他是“负能量”。“我是香辣蟹‘CEO’,我享受着每一份香辣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晏溪说。
合伙人陈杰进已经辞职管理“蟹沧海”,晏溪仍然在公司上班,过着白天公司、晚上店铺,没有休息日的生活。他觉得,为了自己的喜欢的事情,这点辛苦不算什么。高考状元只是他昔日的光环,他要做的,是一个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断拼搏的年轻人。
问到他今后的打算,晏溪表示,首先把公司和“蟹沧海”的工作做好,后面也许还会有一些新尝试,但“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这个理念不会变。就像“蟹沧海”这个名字,取自他喜欢的《笑傲江湖》,刀光剑影里的情仇荣辱,不如青山幽谷中传来的沧海一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