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

2017-06-12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篇一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道,比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

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

莫如树人。

二、关于教育的对象

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

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要有科学性。

四、关于教育的内容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五常:

仁:孝悌、爱人、博爱之谓仁;

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

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 智:四层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迷信鬼神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

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

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

1、立志乐道

2、意志锻炼

3、自省自克

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5、改过迁善

6、勤学问思

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

第三讲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

什么是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教育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一、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

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

有4点体会:1、因性而教;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4、因教而学

2、“问答”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

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 《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

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

4、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

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特点

1、学与思辩证统一;

2、学与行紧密结合;

3、学与教相通相长。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培养优点,挽救偏失

失:多、善、易、止

三、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四点启发

1、因性而教:不同性别

2、因龄而教:不同年龄

3、因个别差异而教

4、“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着重启发学生思维,是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

2、“问题性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手段。

第四讲 国学解读

国学:泛指所有跟国人历史、文化和生存、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和学问。 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儒学。

一、理解国学要用心;

二、用心体会;

三、国学中的理想人格,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四、拥有“中国心”的国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庄子《逍遥游》为例。

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篇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篇三

关于儿童诵读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

几天来,在网上浏览一些关于儿童诵读国学经典的信息,私下认为有些颇有道理,于是将他们其中一些选录下来,并重新整理成章,聊以自慰。

一、国学经典是人类最高贵的德性、最深刻的生命智慧和最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结晶。

读千年文化经典,感祖国教育精华。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是人类最高贵的德性、最深刻的生命智慧和最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结晶。

1989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齐集巴黎聚会时曾得出惊人的结论。“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汤恩佳:《孔学论集》,第82页。)革命领袖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以及诸多领域人物:杨振宁、李政道、徐悲鸿、梁启超、鲁迅、茅盾、冰心、金庸、李嘉诚等几乎中国二十世纪绝大多数优秀人物,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就能诵背并受益于《诗经》、《唐诗》、《宋词》、《大学》、《论语》、《老子》、《孟子》、《孝经》等大量中国经典。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谨说:“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受益良多,当我在生活上或是科学研究处于逆境的时候,总是可以从《孟子》得到启发。”;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7岁就能熟练背诵约3万字的《圣经·马太福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其育人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发心灵、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以美启真,启迪心灵;以美悦情,净化性情;以美储真,完善人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快乐,这样的教育是真正现代化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

实践的积累,新课标的要求都明确告诉我们:让正在成长中的幼儿和青少年尽早接触诵背中华文化经典,是在奠定他们健康人格的基石,给他们一把开启智慧大门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的金钥匙,储存一生受用不尽的智力财富,成就他们远大的前程。

时代在发展,如今身处信息迅速膨胀、知识老化严重的时代,孩子需要学习比他们那个时代更多、更复杂的东西,因此我们更需要精挑细选,把最经典、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尽早提供给他们。

1995年3月,一批有识之士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等文化教育界的大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呼吁,1998年9月催生了全国第一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同年举办“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之后,全国及港台各地纷纷响应,启动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学校、社区青少年和儿童中相继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

二、教学,我们该教什么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第一、有专家认为:中国儿童少年,几千学时的美好时光,都浪费在学习一些味同嚼蜡、没有营养的白话文上。如下面两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求背诵。“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这样的课文背下来又有什么意义?这些文章难道会比“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可道非常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等等更有营养?为什么读四书五经反倒被认为迫害孩子?

此类缺乏营养的课文,就是我们小时候的主要精神食粮。多年下来,除了知道一些小明小红、小猫小狗的故事(钱穆先生称之为“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和认识几个汉字外(识字需要花费那么多课时吗),心灵依旧空空如也,没有精神的建构,也没有文化的积淀。我们的生命就这样被浪费了。

第二、很赞同一位学者的感叹:我在上课时,也有同学问过类似罗家伦先生的问题,难道你对今日中国受封建遗毒的影响视而不见吗?中国社会的种种怪现状我当然是见到的,这些怪现状确实与封建遗毒脱不了干系,但这些遗毒绝不是孔孟老庄的罪过,相反,孔孟老庄恰恰是对治这些糟粕的,正是古圣先贤的精神之光,将中国人的精神得以提着而不至于堕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蕴含的道理却是不差的。如果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读一读《论语》,孔子哪句话是糟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真的是糟粕吗?还是我们把它理解成了糟粕。退一步讲,就算《论语》中有一些糟粕,我们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住这几句话不放呢?我们的心胸是不是该更宽广一些呢?任何活生生的、真实的东西都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近代以来,我们恰恰丢弃了传统的精华,而沿袭了传统的糟粕。因为,好习惯是需要辛勤的教育加上主体的努力,才能慢慢培养起来的,而坏习惯则是不用那么费力教费力学的。好东西要留下来难,而坏东西要留下来则不费吹灰之力。所以,我们在破的时候,容易破的、好的东西破了,难破的、坏的东西则破不了至今还在。

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南怀瑾《谈儿童读经》)

吕叔湘先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批评过语文教育的低效——“少、慢、差、费”。平心而论,这些课文本身无可厚非,作为小朋友们课外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选入教材,作为典范,供成千上万莘莘学子效法,则是不够格的。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这些文章能否超越它的时代,还是个未知数。

第三、白话文与文言文没有什么优劣、先进落后的分别。

专家说:我们现在常常把汉语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称为“古文”,把白话文称为“现代文”,把汉语文硬生生割裂了。让人形成一种错觉——文言文是古老过时的,白话文是符合我们现代化趋势的。殊不知,中国的语文没有所谓“古代”与“现代”之分,只有“书面”与“口头”之分。文言和白话这两种形态,自先秦以来,就一直并存、相互依存(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文言就是写文章时用的语言,即书面语;白就是说(表白、自白、旁白的白),白话就是说话时用的语言,即口头语,两者并没有什么优劣、先进落后的分别。

因为口头语言,可能每过几十年就会有变化(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话,老一辈已经不太听得懂了),而且每个地方千差万别,所以我们的先人将书面的文字、文法统一起来,几千年来,任由口头语千变万化,书面语文言文却一直保持着相近的形式。虽然一个地方的话另一个地方可能听不懂,虽然一个时代说的话另一个时代可能听不懂,但是大家有着共同的书面语言平台。文言可以被各种白话所共享,通过书写我们可以沟通,南人可与北人沟通,今人能与古人沟通,正是借助文言文,我们中国文化才能够如此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就像一个人既需要说话也需要书写一样,口头语和书面语不是谁可以替代谁的问题,没必要也不可能替代。曾看到一个故事:课堂上,英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着最简单的中国古诗,让学生们译成英文。一位同学站起来,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 please go upstairs.”时,老师笑了,说:“把你的句子再直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 听着名诗变成这种味道,教室里一片爆笑。同学换了各种表达方法翻译,可仍然感觉到总有什么东西不到位。“感觉到总有什么东西不到位”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这种东西我们能真实地感觉到,却说不清楚。如果有朝一日,文言文真的被白话文替代了,那么这种东西或许就从此丢失了。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生活中只用白话文,不用文言文,学文言文又有什么用呢?这种庸俗浅薄的实用主义态度是很可笑的,照这么说,我们课本里的范文是不是最应该选取我们当代人生活中最常用的产品说明、电视广告、市场调查报告、网络流行用语呢?按这种用什么学什么的逻辑,数学大概小学没毕业就够用了,学什么sin、cos呢。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高远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学好文言的效用不在眼前,而在将来——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文化底蕴。单就文字功底而言,文言文功底好的人都能写好白话文,而只接触白话文的人则较难以写出优秀的白话文。我们看那些优秀的白话小说作者,几乎都是通文言的,无论是古代的曹雪芹、吴敬梓、施耐庵……还是近代的鲁迅、茅盾、巴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以载道”,文言文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源头以及从这个源头流出的绝大多数精华作品,加上文言文简约凝练、优美典雅、意蕴无穷,有了文言的基础,一个人说出、写出的白话自然就底蕴。所以学习中国语文,从白话文入手,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文入手,似远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才是正道。否则,如果我们继续以白话为主要养料来“灌溉”下一代乃至下几代的心灵,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必将变得越来越贫乏。如孟子所说:“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现实,我们在教什么?无奈使用教材,无奈为一张试卷教填空,对于这些,虽然我们不得轻易冒昧,但又总不得不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做些理智恰当选择。

三、教学,我们该怎样教?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感是不可能靠分析语法、做选择题得来的。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追求智慧和真理,知道做人的尊严,懂得开启自己的人生价值,使学生获得阅读与写作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要达到此目的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爱读,会读,在主动读书中积累运用,感悟熏陶经典文化的思想与语言魅力。尤其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得多,学生读书机会少的方式,使语文教学真正能培养出国家栋梁之才,实现应有的教学目的。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朱光潜《谈读书》)从鲁迅到胡适有哪一个不是“三味书屋”式的传统教育培育出来的?有哪个不是读圣贤经典,读文言文读出来的?有哪个是靠分析“主谓宾”、“定状补”分析出来的?有哪个是靠填空填出来的,靠选ABC选出来的?淳沫若、徐志摩能在新诗上有所造诣,那是因为他们七八岁时就能对出优美的对子,写出漂亮的古诗。没有旧学的训练和涵养,哪来他们新学的造诣?(周北辰《国民教育危机及其对治之道》)。梁实秋在他的《岂有文章惊海内》一文中说: “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份选自《自古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有学者说:“当今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原本浅显易懂的语句弄得“高深莫测”,总是要我们去猜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要我们挖掘作者自己都不曾想到的所谓深意。才需要将原本行云流水、浑然一体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什么主谓宾定状、名词动词形容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些东西分析得再清楚,也无法提高我们对汉语文的感受能力、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此外,我们还要花上很多时间去记那些所谓的“常识”,XX作者原名XXX,字XX,籍贯哪里,代表作是什么……除了应付考试,增加一点吹牛谈资,似乎没有其他意义。试问,有几个人的文化功底是靠这样训练出来的呢?”,猛听起来,我们也许感觉有些不舒服,但面对现实我们总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思。

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规矩掌握再多,也不足以使我们心灵手巧,甚至有害于我们心灵手巧。《苏菲的世界》里读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只蜈蚣,可以用它那一百只脚跳出非常美妙的舞蹈。一只乌龟嫉妒它,就给它写了一封信:“伟大的蜈蚣呀,我对你精湛的舞艺真是佩服极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跳的。你是不是先举起你的第28号左脚再举起你的第30号右脚?还是你先举起你的第17号右脚,再举起你的第44号右脚?我热切地期待你的回信。”蜈蚣读了信以后,马上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先举起哪一只脚?然后又举起哪一只脚?此后,蜈蚣再也不能自如地跳舞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理智的思考对于某些东西是有破坏力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老庄为什么要“弃智”了。用西方式的语法分析,阉割和肢解中国语文,特别是在孩子熟悉这种语言的初期,会妨碍我们对语和文本身的感觉。到头来会像那只蜈蚣一样,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说话作文了。我们说话时,何时想过主谓宾定状补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些问题?我们回想自己是如何学会了说话,是先学语法规则、学名词解释吗?还不是在多听多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就会了吗?当然,技法的分析不是完全没用,但是得先有了对汉语文的感觉,谈技巧才有意义。

联想到我们的英语学习,也是本末倒置的。许多人从初一开始(有的从小学开始)学了十多年,做了无数道选择题,语法都懂,可依然是哑巴和聋子,在交流方面依然不如一个英语国家的文盲。说白了,我们缺乏对语言的感觉,没有语感,而语感是不可能靠分析语法、做选择题得来的。

当前,全国各地语文教学改革正朝着正确方向努力。

四、儿童诵读经典

第一、“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氏家训》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而且谈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说他七岁时背诵的,每十年复习一下,就能记忆犹新;而二十开外背诵的,一个月不复习,就忘得一干二净。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们成人因为有太多的分别、太多的计较、太多的思虑,他的心灵设置了重重关卡,无法达到婴儿那种浑然的、柔顺的状态,因而不再像孩子那样有灵动敏锐、有感受力。打个比方,就像我们面对一个人,如果有太多的分别计较,有许多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成见,有分别计较,就会有所遮蔽,会感受不到许多东西,就不能真正理解对方,不能接纳对方的全体。于是,与他总是有隔。

第二、素读

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有一本着作叫做《天才满世界》,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大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那时候他学习的有《论语》、《孟子》等,除了老庄不教,因为不适合儿童学习。但是少年时代的汤川自己把老庄也读了,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量子力学出现时他一下子就理解了。而其他人却不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读了老庄。”

兆文钧《辜鸿铭先生对我讲述的往事》中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义父布朗教辜鸿铭背《浮士德》,布朗说:“我说一句,你背一句”,辜说:“我听不懂你说的话呀!”布朗说“没关系,只求你说得熟,不求你听得懂;听得懂再背,心就乱了,背不熟了。……就像学念咒那样学。”我们成人为何背东西比较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理智的思考干扰了我们对经典的吸收,我们大人的心太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在《幸福的真意》这本书里,就说到背诵式学习对一个人幸福的意义。他认为,一个人通过记住故事、诗词歌赋、化学方程、数学运算、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等等,可以获得一套“象征体系”,从而在心灵中建造了一个随时与他同在、自给自足的世界。而记忆中没有足够存储的人,因为内在没什么可以仗恃的东西,所以更需要外来的刺激——看电视、看报纸、找人聊天等等——才能保持心灵不限于混沌。我想,中国古人和犹太人其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腹有诗书、满腹经纶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的生命有着更大意义的自主性,而不是总被外在的东西所左右。

第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腹有诗书、满腹经纶的人是有福的。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明末大儒陆世仪《思辨录》)

毛泽东有句话:“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人的头脑,是“先入为主”的,一旦形成了某种观念、养成了某种习性,就很难改。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只给他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充满了低俗广告、靡靡之音的贫乏、浮躁、肤浅的文化环境,他们的吸收能力便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用于记忆那些庸俗的广告、无聊的歌词,于是乎孩子的心灵就可能永远与人类最有价值的文化绝缘了。说来也怪,我们在日常生活、电视节目里,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学着唱大人才能懂的不三不四的歌,说大人才能懂的老三老四的话,大伙儿都啧啧称赞;反倒是让孩子背诵孔孟老庄,会有人说三道四。其实那些不三不四、老三老四的东西才真正是无益的。

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中甚至是小学生,他们其实不是真的热爱网络游戏,他们实在是找不到生命能量的出口,他们是穷极无聊,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避难所,越玩越空虚,越空虚越玩,不能自拔(这是饮鸩止渴)。因为他们深层的心灵从来没有被开发过,也就无法接近人类文明高级的领域,低级的无法满足他,高级的又进不去,所以只能这样挣扎着虚耗人生。我常常听年轻人说到一些词“无聊”、“郁闷”,我们仔细想想,这些词都是在描绘生命能量的无所去处,“无聊”是有精力却不知道做什么,郁闷是真我被压抑着,无法突围。我这里所谓的高级低级,并不只是量上的关系,而有质的区别,低级的东西,越深入进去,越感到空虚,越需要更多的外在刺激来填充;而高级的东西则相反,越深入进去,越感到自足圆满,越感到自信充实。

如果孩子从小能接受良好的经典教育(无论是文字、音乐、绘画……),就不太可能沉迷于卡通、武侠、电视、流行乐等等(我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沉迷于这些不好)。因为这些浅层的东西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胃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们自然而然乐于接近人类最高明的文化(这种快乐不是一般的快乐所能比拟的),而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第四、善言易入;先入为主

俗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最关键的时段加强儿童读经教育,让他们长期接受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经典熏陶,人格自是潜移默化,对自己负责,对民族负责,更易在各方面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可以培养他们读书兴趣和自学能力;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更易静定,热爱阅读,见识更广,理解力更强,其它学科也自是水涨船高。使他们厚积德行与文化素养,提升修养,行为好转,天赋与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富有智慧与创造力。

第四、读经选材(略)

第五、读经活动方式(略)

王财贵的“三百读经法”(略)

赖国全的“137读经法”。(略)

1、王财贵“三百读经法”,即:读经每次进度平均约“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诵读“一百遍|”,每次让每一个读经的孩子都得“一百分”!正如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样,每周每生参加集中诵读4次,共诵背300——400字,一学期以后,每生至少累计诵背4000——5000左右字的经典,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定会胸藏万汇,笔有千钧,品德与才智比翼双飞。

2.“变花样”,激励兴趣。让学生直面经典,采用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听音乐读、看视频读等读唱诵背相结合的方式,不求深解,不加压力,养成诵读的兴趣和习惯,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涵蕴美。

3.配音乐,多元“习熏”。课前3分钟播放中外古典名曲,并营造经典背景音乐与多媒体经典诗文作品展示等视觉听觉环境,多元“习熏”,达到情境与诵背交汇,让圣贤的教诲在孩子们心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巧用时间,不加压力,持之以恒。家长要配合老师,让孩子每天在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各有10分钟左右的诵背时间,既除在校集中诵读外,保证每天有40——60分钟的诵读时间,做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5. 常奖励,引导努力。结合赖国全的“137读经法”诵读过程中,采用“拍手歌”、“师生对诗”、“小小擂台赛”、“当堂奖励”、“定期向家长和社会汇报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随机对每位诵读学生施与不同层次的奖励,颁发“xxx经典翘楚榜”等级证书,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增强背诵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6.厚以德,践行经典。结合阶段学习,总结回顾,在一定时期对学生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施以引导。

当然,我们要站在21世纪的台阶上看问题。现在的孩子要学习很多科目,他们不可能像前代学者那样,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下摇头晃脑地背诵“人之初”或“天地玄黄”,或不加选择地全都拿来逼迫小孩子背诵。我们要做的恰是抓住孩子们成长的最佳时期,通过引导他们适当诵读经典,启迪智慧,濡润心灵,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广泛接受西方文化,慢慢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成为打不败击不垮的栋梁之才。

拨开教育的重重迷雾,经典才是指引我们走出泥泞的明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