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军人的心理调适论文

2017-06-0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加剧,青年军人受到的精神刺激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部分青年军人的心理问题诱发了事故案件,牵扯了领导精力,影响了军队形象,损害了军人的身心健康,削弱了部队战斗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青年军人的心理调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年军人的心理调适论文篇一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军人的心理调适》

摘 要:新形势下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研究青年军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加强对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军人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对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弄清青年军人的心理现状,分析导致青年军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对策,是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创造性,减少事故苗头、预防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导致青年军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对策,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创造性和加强对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军人;市场经济;心理调适

我军的职能任务决定了其成员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军人是军队的主体,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一、青年军人心理现状

(一)大多数青年军人心理健康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部队绝大多数青年军人的心理是健康的。一是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多数青年军人能能够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二是具有昂扬的斗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绝大多数青年军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的挑战,理智地接受那些个人力量所不能改变的现实。三是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绝大多数青年军人都积极要求上进,对于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都能千方百计地去完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四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某部在对1 309名青年军人进行的关于军营人际关系调查中,有1 075人感到军营人际关系融洽,占82.1%。五是能够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绝大多数青年军人对国内外大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个人的行为方式符合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部分青年军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青年军人受到的精神刺激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部分青年军人的心理问题诱发了事故案件,牵扯了领导精力,影响了军队形象,损害了军人的身心健康,削弱了部队战斗力。

目前青年军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敏感。一些青年军人一方面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喜欢自我沉思,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希望交友,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者之间往往会产生激烈的冲突。不少青年军人由于社交经验不足,且有过多的人际错觉,与他人难以和谐相处,不易被人理解。在性格内向的青年军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2.适应性心理障碍。有些青年军人由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不能适应军营的特殊环境。从而表现出想家、孤独、失望、委屈、心烦等不良心理,有的出现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等。这种现象在新兵、“学生官”、技术干部当中表现尤为突出。

3.情绪、情感不稳。青年军人的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变化起伏较大。有些青年军人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有时对于很小的刺激就控制不了,在情绪上表现出悲喜无常,在行为上表现出手足无措。特别是在提干、升学、立功受奖等问题上,当达到了目的时就兴奋不已、手舞足蹈;当遇到挫折时就悲观失望、痛不欲生。

4.自我认知失调。不少战士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对个人的前途和未来设计得十分完美。但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头脑中描绘的“蓝图”不能如愿以偿,因而便产生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烦恼、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5.强迫。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过分地约束、自制和苛求,对人对事死板、不灵活,爱钻牛角尖。在自尊心较强的同志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6.焦虑。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自我预期目标过高,一些青年军人的心理容易出现焦虑症状。特别是在工作变动、社会角色改变(战士退伍、干部转业等)和执行各种应激性任务时(抢险救灾、紧急拉动、军事演习等),焦虑症的发病率便急剧上升,从而在心理上表现出焦躁心烦、坐卧不宁等,并经常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在生理上表现出心跳加快、呼吸紧迫、胸闷、多汗等特征。

7.敌对。其突出症状是疑被害,怀疑战友在背后议论自己或联合起来整自己,对战友充满敌意。主要表现为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或损害他人利益,或破坏东西,经常与人争论,容易出现烦恼和激动,严重者会产生伤害他人的冲动。

8.性压抑。绝大多数青年军人都期望与同龄异性保持交往和友谊,但这一愿望与部队严格的组织纪律有时会形成明显的冲突。若教育引导不力,有可能造成性心理压抑,导致不健康的宣泄方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青年军人心理的影响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强烈地冲击着青年军人的思想观念,引起青年军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心理品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青年军人的心理变化尤为剧烈。从近几年部队的调查看,青年军人主要表现出如下心理:

(一)矛盾心理

大部分青年军人认为改革开放势在必行,希望通过改革,提高综合国力,消除各种弊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然而,有些人又担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在改革中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矛盾心理。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家属下岗待业、自己转业退伍安置难等实际问题时,就怨声载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现象。

(二)补偿心理

随着改革的深化,官兵的物质利益观念进一步强化,对以奉献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有一定冲击。在青年军人的入伍动机和服役态度上,许多同志虽然主观上力求把履行义务与个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但实际上却发生了倾斜,即偏重于个人的发展。表现在行动中他们没有把全部精力用于练兵习武和本职工作上,而是想学民用技术、转志愿兵、考军校等。他们的目的一旦达不到,就容易产生失落、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三)危机心理

受“靠知识吃饭、凭本事竞争”的影响,青年军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大增加。他们总担心转业、退伍回到地方后进不了好单位,特别是能力较弱、素质一般的官兵,忧虑更多一些。有些官兵不惜自费自学企业管理、法律等专业,有的还报考了各种函大和成人考试,等等。危机心理具有两重性,引导不力就会走向反面。尤其是因客观、主观条件限制,学习愿望难以实现时,有些人就容易产生强迫、忧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四)逆反心理

新形势下,青年军人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有的官兵对民主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容易产生偏执、逆反等不良心理。据调查发现,现在青年军人的主体意识较强,比较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尊重,成就感突出。对于连队的一些不良现象喜欢评头论足,非常希望参与连队的各项管理。如果引导不力或得不到有效调整,一旦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五)攀比心理

在破除“越穷越光荣”的观念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比富的风气。这种风气在部队产生了消极影响,青年军人攀比心理、虚荣心理有所滋长。打肿脸充胖子,盲目追求“高消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正在成长着的青年军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深刻、更复杂,一些不能正视现实、缺乏适应能力的青年军人则必然会产生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等心理问题,极易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三、青年军人心理调适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部队调查的情况看,有些青年军人之所以出现焦虑、忧患、矛盾、彷徨、萎糜不振、自杀等心理问题,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强,缺乏强大的精神支柱,经受不住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1.选准教育的锲入点,作用于青年军人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教育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增强了教育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重理论灌输,轻生活指导。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选准教育的锲入点,使之贴近青年军人的实际,作用于青年军人的心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青年军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青年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心理;青春期心理卫生;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挫折心理;性心理等基本心理卫生知识。要以这些内容为重点,通过开设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心理卫生讲座,请心理专家搞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引导官兵订阅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杂志等形式,经常地、深入浅出地向青年军人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从根本上提高青年军人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心理训练,提高青年军人的心理素质

心理训练就是根据青年军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差异,科学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挫折情景、应激刺激等,让青年军人在这些情景或刺激中经受多次体验,使他们逐渐适应各种不良情景,学会克服各种不良心理倾向,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增强对各种不良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训练是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它对青年军人健康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一是它可以培养青年军人优良的心理品质。诸如勇敢、顽强、灵活、果断、坚定、情绪稳定等。这些心理品质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培养起来的,必须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二是可以增强青年军人对各种应激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人一旦遇到应激性刺激,大脑皮层有关部位就会形成超强兴奋灶,从而导致其他部位的抑制,这样就会使人注意力分散,思维停滞,行为失控等。而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地设置各种应激情景,使青年军人多次受到刺激,逐渐适应应激情景,学会克服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三是可以帮助青年军人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障碍体验,心理训练就是让青年军人经受适量的障碍体验,不断积累经验,从容地面对各种挫折、失败及各种应激刺激。

外军对心理训练非常重视,他们把心理训练纳入军事训练之中,并且设有专门的心理训练模拟室,里面设置有各种各样的不良情景,让官兵身临其境,反复体验各种不良情景的刺激,从而提高官兵适应各种环境、承受各种刺激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军的心理训练起步较晚。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我军官兵特点的心理训练方法。青年军人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根据青年军人所担负的任务、职业特点及其心理特征,主要应进行适应性训练、挫折训练、情绪稳定性训练等心理训练。

(三)优化军营环境,营造有利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军营环境可以改造军人的思想,约束军人的行为,使青年军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状态。从部队的实际看,青年军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除了个人性格、经历、修养等自身原因外,还与周围环境、人际关系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事实证明,积极健康向上的军营环境,对提高官兵控制和调适不良心理的能力,巩固心理教育成果,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优化军营自然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军营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军人心理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大部分军营都处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偏僻山区、戈壁沙漠,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的连淡水都吃不上,有的常年生活在连氧气都缺乏的雪域高原,又加上文化生活单调,与内地反差较大。住惯了闹市区的城镇兵和富裕地区的青年军人,来到这样的环境后,就会出现失落感、寂寞感等不良情感反应。因此,优化军营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优化军营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军人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优化人际环境首先要把净化军队人际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努力创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的舆论环境,创造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和谐环境,创造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进步的竞争环境,创造思想、知识、信念能力双向交流的民主环境,创造家庭、军队、社会共同抵制消极因素的外部环境,从而使青年军人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温暖的大家庭里。

3.优化管理教育环境。青年军人产生的心理问题,有自身性格、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家族遗传等方面的原因,但与带兵人管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疏导不力有很大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纳入自己视野,在把握官兵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上下功夫。一是科学带兵。必须坚持依法治军的基本原则,建立融洽的内部关系,坚决纠正打骂体罚士兵等不良倾向,提倡科学管理,文明带兵。二是尊重青年军人的民主权利。随着青年军人民主意识的增强,各级领导必须切实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疏通民主渠道,运用个别交谈、召开士兵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激发官兵的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4.优化军营竞争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竞争机制已引入到军营。对青年军人而言,有工作上的竞争,有训练上的竞争,有进步上的竞争,竞争的压力在每一位青年军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实践证明,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培养青年军人积极健康的竞争心理,激励青年军人向高标准看齐。因此,新形势下,优化军营竞争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积极为青年军人创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有序竞争环境。对于官兵比较关心的敏感问题,比如入党、改转志愿兵、提干等,要公开竞争条件、公开考核标准,让官兵民主评议出符合条件的同志,然后公平、公正地从中选优。二是坚决摒弃那种不择手段的不良竞争现象。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不嫌贫爱富,不亲此疏彼。战士要克服庸俗关系学的影响,强化靠实力竞争的意识。三是培养官兵的竞争意识。青年军人大都好胜心强,因此,在日常工作、学习和训练中,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竞赛方法上,要注意兼顾每个人的智能、体力等特点,正确设置竞赛目标,鼓励每个官兵都参与竞争,以此培养官兵的竞争意识。

5.优化军营文化环境。前面已经讲过,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是青年军人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障碍。创造良好的军营文化环境,既是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优化青年军人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坚持“为兵服务、为战斗力服务”的方向。士兵既是军营文化的主体,又是军营文化的对象,为兵服务是优化军营文化的第一要义。二是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军营文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跨世纪的“四有”革命军人。

(四)建立预防、监测网络,增强对青年军人心理调适的效果

心理调适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某个部门、某个环节很难完成。只有构建预防、监测网络,形成合力,才能保证青年军人健康心理的形成,使他们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训练中去。

1.社会、部队、家庭加强协调,共同关心。提高青年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社会、部队、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对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这就要求建立社会、部队、家庭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共同承担起培养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重任。

2.部队、院校、医院分工协作,形成合力。部队要及时向院校、医院反映青年军人的心理问题,让心理专家提出对策和具体措施。院校、医院要定期派出人员到部队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官兵的心理状况,并拿出心理预防的方案。总之,部队、医院、院校要通力协作,共同搞好军人的心理预防和心理调适。

(五)加强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解除青年军人的后顾之忧

社会转轨时期,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时期,其中分配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牵动着军人的根本利益,加大了青年军人群体的心理压力,增添了他们的不安感和危机感。调查发现,目前青年军人存在的主要“后顾之忧”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住房困难。二是妻子下岗或家务繁重。三是经济负担重。四是子女教育质量差。五是婚姻关系不稳定。六是二次就业的压力。这些实际困难,长期困扰着青年军人,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军事职业的社会保障。

在国防经费不能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通过合理提高福利待遇,落实优抚政策,设立现役军官风险基金等途径,使军人的实际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依靠社会力量为军人排扰解难,改善军人的社会福利,改善转业干部和家属工作安置办法。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建立法规,尽快制定出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军官家属权益保护法,对转业军官待遇、家属工作安置等作出硬性规定,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美]多萝西・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8.

[2] 刘锡林.士兵教育心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3.

[3] 叶奕乾,祝蓓根.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

[4] 文显堂.带兵心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青年军人的心理调适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