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创业计划书

2017-06-15

一般来说,在创业计划书中应该包括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及基金来源、资金总额的分配比例、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行销策略、可能风险评估、创业的动机、股东名册。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蚕桑创业计划书,供你参考。

篇一:蚕桑方案

石泉县“十二五”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为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蚕桑产业突破发展”战略,推动我县蚕桑丝绸产业(以下简称蚕业)更好更快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末蚕业现状

(一)蚕桑基地已具规模

1、蚕茧基地产能明显增强。全县桑园总面积7万亩(其中高标准桑园4万亩),“十一五”期间新建桑园5万余亩,建设蚕室2000余间,总面积13万平方米。蚕农2.45万户,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3515户。方格簇应用率达88%,上茧率83%以上。2010年养蚕发种11.3万张,产茧3560吨,农民蚕茧收入1.07亿元,“十一五”期间实现年养蚕、产茧翻一番,成为西北蚕桑第一大县。

2、蚕桑循环经济规模发展。年栽培桑枝食用菌袋料超过2000万袋,每年桑园套种保持在3万亩以上,年桑园养鸡10万余只,三项合计年产值1.49亿元,蚕桑资源利用和蚕茧生产协调发展,蚕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二)龙头企业基本建立

拥有茧丝绸加工及副产品开发企业10个,其中,年制种能力40万张的蚕种场1个,缫丝、捻丝加工企业3个。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超过3亿元,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产

值过3亿元,培育龙头企业4个,丝绸工业集群及古堰丝绸工业园区构架形成。

(三)主导产品已经形成

“天虹牌”蚕种、“雨花牌”蚕茧、“鎏金蚕牌”白厂丝、“富硒牌”桑枝食用菌等四大主导产品已形成,“天虹牌”蚕种于2007年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实现名牌产品零的突破。产品开发梯次推进,蚕丝家纺、桑枝食用菌等系列副产品开发呈现良好发展势态,市场前景广阔。

(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三大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初步建立,产品市场紧俏、供不应求,系列副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五)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设置组建了县蚕桑发展局,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队配备了蚕桑专干,80个蚕桑强村配备了蚕桑技术辅导员。县蚕桑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的电子网络平台建成。组建规范化有效运行的蚕桑专业合作社20个,企业蚕桑基地服务网络与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并存的新型蚕桑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县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联合建立了石泉蚕桑基地。现代高效的省力节本蚕桑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蚕桑科技支撑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蚕业优势日益凸显

2010年,全县蚕业总产值5.56亿元(占全县全年生产总值的20.6%),其中:农民蚕桑综合收入2.56亿元,农民人均蚕桑综合纯收入115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6%;茧丝绸加工业产值3亿元,占县属规模工业总产值18%。蚕桑生产成为县域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丝绸工业成为“工业强县”的主力军,蚕业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工业扩张、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二、蚕业现存主要问题

(一)农村养蚕劳动力紧缺

我县农村90%以上的青壮劳动力放弃农业、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劳务经济的异军突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具有长期性,直接导致农村养蚕劳力匮乏,农村劳动力紧缺成为制约劳动密集型蚕桑产业大发展的瓶颈。

(二)鲜茧收购流通市场混乱

蚕业利润空间一直集中在鲜茧流通环节,由于受利益驱使,茧贩子队伍异常庞大、明目张胆,扰乱了正常的鲜茧流通市场秩序,出售毛脚茧的顽疾难以根除,导致蚕茧大幅贬质,资源大量流失,致使蚕茧加工企业直接受害,蚕茧生产者最终受害,社会资源少数人受益,年复一年、恶性循环,鲜茧收购流通市场混乱成为阻碍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毒瘤。同时,自由状态的蚕药市场也需加强规范整治。

(三)企业带动蚕业发展能力弱

一是加工企业的经济实力较弱。茧丝绸加工企业是建设发展蚕桑基地的主体,然而,天成丝业、天新丝绸、永宏丝业等公司尚处在创业初始阶段,没有实力、能力、精力把蚕茧基地当做自己的“第一车间”,同时缺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忧患意识。长期以来,蚕桑基地建设发展依赖于各级政府去推动,处在政府千辛万苦、群众并不领情、企业坐享其成的与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相悖的非良性循环格局。二是蚕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已组建的蚕桑专业合作社难以规范有效运行、成长太慢,龙头企业与基地蚕农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蚕桑合作社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千家万户蚕农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能实现有效对接,蚕业发展则难进入良性循环。

(四)“五低”牵制着养蚕效益

一是桑园管理规范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亩桑产叶量低,“十一五”末,全县亩桑养蚕1.4张;桑园闲置、撂荒面积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省力节本桑技术体系应用面低。如大蚕蚕台省力化饲养量只占养蚕量的20%。三是户均养蚕规模效益低。大多数户年养蚕量没达到适度规模,全县年养蚕30张以上的大户72户,养蚕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四是小蚕共育率低。小蚕共育现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全县小

蚕共育率仅占5%。五是专用蚕室比例低。全县专用蚕室约占30%,兼用蚕室约占70%,蚕室等养蚕配套设施与蚕农日益扩张的养殖规模不相适应。

(五)蚕业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设置成立县蚕桑发展局,赋予其建设、服务、管理全县蚕桑产业的职能,起到了加强发展蚕桑基地力量的作用,迈出了蚕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现行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管理部门较多,条块分割,各自为阵,合力不强,尤其蚕茧收烘经营体制、机制方面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蚕业链各环节利益得不到有效平衡、监管,“多头管理、职能分散、运行低效、监管失调”的局面,导致蚕业基础摇摆不定,丝绸企业难以壮大升级,蚕业良性发展缺乏体制保障与内在动力。

(六)茧丝市场价格起伏跌宕大

茧丝价格受国际大市场主导,茧丝价格的周期性与蚕业生产的周期性吻合,上升或下跌平均周期为32.6个月 ,丝绸行业成为高风险行业,而国家厂丝储备政策对其宏观调控能力非常弱。蚕茧生产跟着其市场价格跑,鲜茧价格的振荡起伏,往往动摇干群发展蚕业的信心,左右着广大蚕农的投入取向,直接导致兴桑养蚕的大起大落,难以建成稳固的高水平的蚕桑基地。

三、“十二五”蚕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篇二:托起蚕桑产业的明天(信达茧丝)

托起蚕桑产业的明天

——江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产业调查

站在江西乐安县工业园区的江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厂区现场,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们知道,在这块土地上崛起的一座座厂房,是乐安蚕桑产业的希望,机器的轰鸣声会告诉人们,这里将托起乐安蚕桑产业的明天。

一、江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概况

江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原广信茧丝有限公司)2004年由“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拟上市企业)投资组建。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商务部2007年东桑西移优质蚕茧基地”、、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专门从事茧丝生产、加工、经营的集“农、工、贸、科”为一体,采取“公司+基地+科研所+蚕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自2013年搬迁到新厂区,新厂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有现代化的工厂厂房近20000平方米。现有总资产56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7900多万元,年创税利700多万元。现有员工 180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5 人。自主研发的“雅丝帝”蚕丝被荣获抚州市知名商标,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产销率 100%。公司下设工业部和农业部。工业部现装有现代化的缫丝机6组,年可生产白厂丝150吨。

农业部下有湖坪、招携收烘站各一个,乐安县中心收烘站一个,参陂共育场、增田共育场,并准备在牛田、谷岗建立收购站。8个蚕桑合作社。自有专业人才22名,聘请省蚕桑研究所高级技术员5名。公司大力实施“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三大经营战略,致力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闯出了一条蚕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企双赢。2013年全县养蚕户1211户,桑园面积9600多亩,其中投产桑园面积6200多亩,比上年增加1400多亩,发种量17400多张,同比增600多张,增幅3。58%,产鲜上茧12000多担,对比上年增幅3.5%,平均张种产量达39公斤,对比上年张种增产2公斤,产值2500多万元,增幅3.74%,公司全年共育小蚕15670多张,共育率达90%,蚕农养蚕发病率2。1%,10万元以上养蚕高产户20多户。

二、蚕桑生产发展的举措

多年来,公司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支撑、蚕业为基础、创新促发展”的企业宗旨,对内狠抓蚕桑标准化基地建设及企业基础管理和质量管理,对外大力开拓市场,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自救,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公司的发展得到了正常运行。

1、政府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乐安县委、县政府结合农业山区大县和广大农民有种桑

养蚕的传统,把发展蚕桑产业定为扶贫开发农村经济产业及发展乐安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和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和发展湖坪、招携、万崇、罗陂、牛田等一批以种桑养蚕为主导收入,形成一乡一品,农业产业特色的种桑养蚕专业乡镇,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使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2、企业的创新是蚕桑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采取了“公司+研究所+协会+基地+农户”和标准化示范基地的模式。

(二)是把湖坪、招携、万崇、牛田、谷岗、鳌溪等乡镇作为重点发展,在湖坪乡参陂村和招携镇坪头村分别建立了800亩和1000亩的核心示范区,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湖坪、招携、万崇、牛田、谷岗、鳌溪等规模较大的优质蚕桑集中成片基地。

(三)是公司对种桑乡镇进行奖励,完成种桑任务每亩奖励50元,同时在年终按上年蚕茧收购数为基数,基数内奖1元/公斤,超基数奖2元/公斤,极大调动了乡镇和积极性,其次与种桑养蚕户签订了《种桑养蚕合同》,《合同》约定,“公司向蚕农免费提供优质桑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从而有效推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四)是科学布局、分批饲养。为缓解蚕农蚕房紧张局面及蚕具、簇具的有效使用,降低蚕农养蚕投入,我公司几年来为满足蚕农需求和新技术推广,蚕茧收购有序,全年饲养8批蚕,每批分二至四次出库蚕种,蚕农从4月至11月期间,全县分16批次饲养,几乎每天都有蚕饲养,每月都有收入,使蚕桑产业逐步成为家庭主导产业。

(五)是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县有蚕桑局,公司有一支技术专业队伍,公司设在全县各乡镇的蚕技站,村有养蚕理事会的四级网络体系,另外我公司聘请蚕桑专家,会同我公司的技术人员,全年服务蚕农一线,及时解决蚕农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结合科技入户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加强蚕桑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蚕省力化、小蚕共育、蚕病的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

(六)、积极推广小蚕共育。育好小蚕是农民养蚕稳定、高产的基础。小蚕共育又是育好小蚕的有力保证。为解决蚕农难养小蚕的局面,公司全额投资在湖坪乡的参陂村和增田镇建立面积达255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场。年共育能力达10000多张,公司统一报种、统一催青、统一收费、统一质量、统一指导“五统一”规范化运作。因小蚕共育由专人饲养管理,以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小蚕健康,为大蚕饲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不具备饲养小蚕的蚕农转养大蚕。目前我县小蚕共育率达90%,共育户张种产量比非

共育户提高15-20斤,张种增收120-200元。特别是去年由于推广了小蚕四令共育技术,大大缩短了养蚕周期,蚕室蚕具可得到有效的套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蚕病的交叉感染机会,降低了发病率。小蚕共育场的建立及运作模式,目前在我省乃至全行业具有独特性。彻底改变了单家独户或联户共育的生产模式,实行了“小蚕共育”走向规模化、工厂化、商品化,对巩固乐安的蚕桑产业起着重要作用。

3、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如虎添翼。

科技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平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提升工程,才能使企业具有长期发展的技术储备。又具有产品更新换代和工艺改进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公司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体系外,还长期和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与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先后聘请专家、教授来我公司讲学和指导,长期聘请省蚕科院五名高级农艺师长驻公司跟班指导。几年间,公司先后派出200多人次到外地跟班学习。

三、公司的明天

1、继续建立和健全公司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和装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用,加快蚕桑

篇三:安岳县柠檬网络营销创业计划书

安岳县柠檬网络营销创业计划书

目录

摘要 一 安岳县介绍 ???????????????????????????1

二 安岳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环境分析????????????????1

1)现状???????????????????????????????1 2)营销环境?????????????????????????????2

(1)各种优惠政策??????????????????????????2

(2) 土地改革 ????????????????????????????2

(3) 购置农机补贴 ??????????????????????????3

(4)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林地面积 ????????????????????3

(6)经济环境 ???????????????????????????3

1) 经济全球化 ???????????????????????????3

2) 宏观经济政策 ??????????????????????????3

3) 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 ?????????????????????4

4) 消费结构 ????????????????????????????4

5) 柠檬消费需求情况 ???????????????????????4

三 网络营销推广方案

(一)SEM营销 ???????????????????????????6

1、搜索引擎付费点击广告 ??????????????????????6

2、搜索引擎优化排名 ????????????????????????6

(二)B2C 、B2B行业门户网站做推广 ?????????????????6

(三)利用各种免费网络资源 ??????????????????????6

(四)其他方式 ????????????????????????????7

(五)自己搞在线活动进行推广 ? ???????????????????7

四、总 结 ?????????????????????????????7

摘要:

在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营销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怎样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销售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怎样打破传统营销已经成为了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很快,这为各行各业带丰厚的利润。企业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对于企业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进行此项策划的目的就是为安岳县柠檬进行网络营销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开拓企业的市场、为企业带来利润。

关键词:柠檬 安岳柠檬 柠檬之乡 柠檬香料 柠檬饮料 柠檬产量

一 . 安岳县介绍

安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成、渝连线的中点和川东北出海通道的捷径。 安岳属典型浅丘陵地貌,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近年退耕还林、荒山造林8万余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为全国绿化先进县。 全县幅员面积2690.13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辖22个镇、47个乡,共937个村,96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1万人。

安岳有名,名在柠檬。安岳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植业发展。安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猪肉产量全国第二。20世纪二十年代,安岳从美国引入尤力克柠檬品种,广植柠檬,培育出了丰产、优质的柠檬新株系。安岳柠檬果实美观,品质上乘,许多理化指标超过了世界柠檬生产大国。安岳柠檬多次荣获国优果品称号,并获得泰国国际果品博览会金奖,产量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是全国惟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荣获“中国柠檬之乡”荣誉称号。走在安岳,到处可见柠檬树。截止2008年底,安岳柠檬基地乡镇发展有29个,26万亩,1800万株,产鲜果达10万吨;到2010年,柠檬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20万吨。安岳县易红农业开发公司、安岳县绿峰柠檬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岳县金柠檬种植销售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基地及柠檬鲜果已通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严格审验,获得自主出口经营权。

二 安岳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当前营销环境分析

1)现状

安岳柠檬在全国农产品中一枝独秀。全国柠檬产量有70%出自安岳。198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柠檬商品生产基地,这也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同时授予安岳“中国柠檬之乡”称号。目前安岳县柠檬栽植14万多亩,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78%,鲜果产量占82%,市场占有率为72%,建成16个柠檬生产基地乡镇,

21家中小型柠檬企业,定植柠檬10万亩、750万株,年产柠檬2.5万吨;建有柠檬加工厂2个,有专业营销公司2个,开发出了柠檬易拉罐饮料、鲜果罐头、柠檬茶、柠檬果胶等系列产品。 2007年,年产鲜果达10万吨。

柠檬产业化已成为安岳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县委、县政府在"十五"期间加快柠檬产业化建设进程,以国道"319"线、遂筠路安岳段公路沿线为重点,在原有16个柠檬生产基地乡镇的基础上,建成两条柠檬绿色产业带;科技支持与推广方面,加强与中国柑桔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对柠檬栽培、贮藏、加工技术课题进行研究,并努力完善县、乡、村、社四级服务网络,搞好技术推广,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来提高柠檬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产业附加值方面,发展柠檬加工企业,在扶持、鼓励现有两个柠檬加工厂发展的同时,全方位招商引资、引技术、引人才,扩大柠檬生产加工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促进柠檬产业向前推进。在销售方面,安岳柠檬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体系,与进口柠檬形成鼎足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安岳县约有2.7万吨柠檬将进行加工,仅此一项,将为果农创造产值2700万元,为企业创造产值17300万元,全县柠檬加工将实现产值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产品品牌树立方面,走“品牌觉醒”VS“绿色消费路,精心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加快安岳柠檬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树立安岳形象,振兴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已经成为柠檬在安岳的发展思路。

2)营销环境

(1) 各种优惠政策

凡安岳县境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含国外及港、澳、台、侨投资者,以下统称外来投资者),在安岳县行政区域内除国家法律明文禁止以外的任何行业和领域投资固定资产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设备折价),均可不受行业、类别、参股比例、所有制形式、内外销比例的限制,享受本《决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财税、用地、水电配套优惠、规费等,为吸引外资投资柠檬产业制造了机会1。

(2) 土地改革

从2007年到2011年期间,资阳将全面推行以“改造农用地和耕地后备资源、改造河滩地、改农村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改城镇周边农房单独选址建设为相对集

中成片统一建设、改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多种途径解决建设用地、改粗放利用土地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六改”,实现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目标任务,促进资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安岳县作为资阳市一大农业种植大县,受本次土地改革的引导,在土地利用,林地扩张方面受惠范围较大。

(3) 购置农机补贴

2007年,按照国家购机补贴30%的政策标准,资阳市在全国、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各级财政用于购置农机的补贴将达到520万元,比去年多140万。 对农业产品加工器械进行一定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入企业的固定成本投入,能更多的吸引企业进入安岳投资柠檬产业、各乡镇自行开展自主创业、引进先进设备。 2

(4)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林地面积

“十一五”期间,安岳县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重点抓柠檬、生猪、商品粮、通贤柚、蚕桑五大产业。对现行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选择“均山”、“均股”、“均利”等改革方式,依法签订书面合

同,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开展林权证发放工作。使广大乡镇耕者有山、有责、务林有利、致富有门。 3

(5) 柠檬产业一体化及柠檬专业合作社

安岳县已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柠檬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柠檬产业。实现林、畜、果蔬合一。建立纵横种植、养殖园区。打造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2006年9月20日,在安岳成立分工细致、高效管理的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柠檬分会,普州柠檬合作社、新世纪柠檬合作社两大合作社犹如大商场,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 4

(6)经济环境

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县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县柠檬产业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促进我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 宏观经济政策

07年12月28日,安岳县已经提出申请成为普州市,无论是在经济区域还是地理位置方面都给柠檬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机会。加快规模种植, 满足企业的需要。县委、县政府精心制定了打造"中国柠檬之都"的宏伟规划:2007年,柠檬总株数达到1500 万株,实现总产量10 万吨,果农收入4 亿元;2010 年全部进入盛产期, 总产量达到20 万吨,带动50 万果农致富;新建500 亩优质柠檬繁育基地,1 万亩标准化示范园,10 万亩柠檬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0%的商品果贴上"安岳柠檬"商标等。

3) 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

安岳是全国粮食、肉类生产交售先进县。粮食总产量和出栏生猪居全省、全国前列。在稳粮收调结构的基础上,以名优产品为支柱,开发了商品粮、生猪、柠檬、通贤柚、蚕桑、棉花等若干亿元工程,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型经济格局。安岳柠檬以占全国70%的独特优势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是国家授牌的“中国柠檬之乡”。

安岳工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程度加快,收入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凡县内外人员利用县外资金、技术、知识产权在县内兴办实业者一律享受优惠政策。专门机构“一站式”服务,“漏斗式”管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四川科伦、吉林兴隆、重庆帛泰等纷纷入县落户。

4) 消费结构

安岳县目前的以物质消费为主,精神消费比例较小,以主城区为主。柠檬作为鲜果在一般的消费者手里比不过其他的替代水果,系列产品(果酒、茶、果醋)受区位限制较大,只在县内有较高的消费量,在县外市场占有率低。对于企业,柠檬这种原材料经加工后的附加值较高,在市场销售空间相对于传统原材料更大。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消费结构的改善升级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5) 柠檬消费需求情况

据《四川日报》报道,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的需求已成为时尚。柠檬,因其自身营养丰富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外,日本人早已把柠檬作为最佳的保健食品;意大利为了满足市场对柠檬及其制品的需求不遗余力,致使不少农民放弃了粮食而全力投入柠檬栽培生产,使其柠檬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而在我国,其产品的种植和开发还是一个空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