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钱的政治论文3000字
相关话题
金钱在生活中一直并继续在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钱的政治论文3000字,仅供参考!
关于金钱的政治论文3000字篇一
金钱在婚姻中的作用
摘 要:金钱在生活中一直并继续在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连向来被视为“神圣”的、永恒的爱情也因为金钱的参与而变得面目皆非。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奥斯汀以其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所处时代的爱情及婚姻,并揭示出金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剖析当今社会的婚姻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爱情;金钱;婚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96-03
简・奥斯汀生活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女性不能拥有财产的继承权,也没有外出工作的权利,因而婚姻尤其是带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婚姻便是女性想要生存、以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上的保障的最好出路。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奥斯汀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里着重刻画的几种不同的婚姻都与金钱有关,这一点在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已表明,即“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里作者对单身汉以“有财产的”来修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钱对男女双方来说都很重要。男子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才能吸引女人的眼球,而女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男人是否有钱,而不是他们的品德,以此来保障自己未来的生活。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一些看似荒唐、幸福度不高的婚姻。按照经济学上的概念,我们可将婚姻中的人格划分为消费型、交易型和创造型,以此来更好地阐述作者的婚姻观。
一、消费型人格的婚姻
消费型人格无视自身人格价值,而只想获得和索取,因此,金钱成为巧取豪夺或是不择手段一种劣行下极具破坏性的目的存在于此类人的婚姻中。在小说中,莉迪亚与韦翰的婚姻可谓为最荒唐、最失败的婚姻,亦是此类婚姻的最好代表。仅用了不到两个星期,莉迪亚就爱上了韦翰,在根本不了解接他本人的情况下就草率地决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两个人的这种“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肉体上的相互吸引,根本没有任何爱情可言。莉迪亚漂亮但无知、举止轻浮、行事鲁莽,“只要随便哪个人勾引一下,她就会上钩的。她平时的情感极不专一。”她选择男人的标准,只看人家的脸蛋。因而遇上外表潇洒、富有野心而又同样肤浅的韦翰,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抛理智、道德于脑后,他们如此不负责任、不思后果的做法,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同时也注定他们的婚姻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出身于地位较低的中等阶级,父母无法留下任何遗产,因此韦翰对金钱的欲望更大。虽然无钱却依然过着放荡挥霍的生活。他外表风度翩翩,满口甜言蜜语,对于像莉迪亚那样贪幕虚荣而又毫无社会经验的年轻女孩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急切地想要通过婚姻来解决钱的问题,为此他曾经企图诱拐达西的妹妹,但被达西识破他的阴谋。而与无权无势、无利可图的莉迪亚的私奔,最初也只是乐意在出逃途中有人陪伴,后来选择与其结婚,完全是由于达西出面替他偿还了所有的债务,还给他买了个官,又给了莉迪亚1000英镑,最终俩人成婚。而成婚后不久,当最后的激情消失殆尽,韦翰依然如故地去城里寻欢作乐,莉迪亚则躲到姐姐家里寻求慰藉。由此可见,在这场激情式盲目的婚姻中,金钱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者眼中,这种只想获得与索取的婚姻无一点可取之处,只是无知与愚蠢的产物。而现今世界里这类婚姻亦随处可见,如类似的“闪婚”,都是没有深思熟虑、一时冲动的爱情,同样的不理智。
二、交易型人格的婚姻
交易型人格视自身为商品,关注投入与回报产生的最大收益率,因而,金钱在此类人的婚姻中扮演着“利润”最大化的角色。柯林斯与夏绿蒂的婚姻就是在他们的婚姻中各自收获着彼此的利润。作为班纳特先生的侄子,柯林斯牧师有继承他的那不甚丰厚的产业的权利。柯林斯本人粗鄙无知,却善于趋炎附势,为了将来继承遗产时可以问心无愧,他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独出心裁、既妥善又慷慨豪爽的方法,即娶班纳特家的一位女儿;然而当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后,马上又向伊丽莎白的女友夏绿蒂求婚,并很快成了婚。柯林斯选择夏绿蒂,显然不是源于爱情,他在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就已明确表达了他结婚的理由:第一,给教区树立一个婚姻的好榜样;第二,结婚可促进幸福;第三,一位贵妇人劝告其结婚。因而,由他能在三天之内向两位女士求婚既可说明,他只是想尽快完成结婚这一最大的“利润”,至于跟谁结婚,对她是否有感情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夏绿蒂是小说中有头脑并富有理性的女子,她深深地了解自己所处时代人们对婚姻的看法,也清醒地知道自身的条件:出身破落贵族家庭,没有财产,长得又不标致,况且她已经27岁了,属于老姑娘之列,因而当柯林斯向她求婚时,基于现实的考虑她立即答应了。尽管内心深处知道他既不通情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实在是件讨厌的事,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空中楼阁,可是她还是要他做丈夫,因为在她看来“结婚到底是她一贯的目标: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而柯林斯恰恰具备了她的这一要求:有一份好工作且以后可以继承一份遗产,能够给她提供足以舒适的生活,而不致于挨冻受饥。在爱情与金钱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夏绿蒂明智地选择了金钱。由于婚姻有物质作为基础,夏绿蒂至少在经济上得到了满足,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这样过度注重金钱的婚姻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只能是枯燥平淡的。后来当伊丽莎白去拜访夏绿蒂时,发现“柯林斯有时竟会说出很不得体的话,叫自己的太太听了也不免难为情,而且这类话又说的并不太少……夏绿蒂一般总是很聪明地装作没有听见。”而夏绿蒂陪着妹妹和朋友参观住宅时高兴极了,“只要不想起柯林斯先生,便真正有了一种非常舒适的气氛”。这就是俩人的婚姻,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各取所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
三、创造型人格的婚姻
创造型人格亦即生产型,运用自身力量,创造或是给予,所以,金钱是作为付出后收获喜悦的一种象征满足地存在于此类人的婚姻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无疑是作者极力赞美和推崇的,是作者自己婚姻观的具体体现,俩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是这种创造性人格婚姻的完美例证。伊丽莎白是一个聪颖、活泼、具有独立思想、勇敢追寻真爱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追求平等的互相尊重的爱情与婚姻。面对柯林斯的求婚,她断然拒绝,虽然在众人眼里,嫁给柯林斯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柯林斯将继承她们父亲的财产,但她本人根本无法接受和容忍柯林斯的愚蠢与自负,更重要的是她根本不爱他。她的这种以爱情为先决条件的婚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人认可的。所以,她拒绝的不仅仅是柯林斯,而是以柯林斯为代表的那个时代只重金钱的婚姻观。同样,在面对达西对她的第一次表白时,她先是惊奇,只是因为在她眼中如此傲慢的一个人竞能屈尊向她表达爱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愤怒,因为达西接着又说了许许多多无礼的话,他觉得她出身低微,亲友没有教养。从他脸上流露出的一副稳操胜券的神情中伊丽莎白轻易地看出:达西认为她肯定会高兴地接受他的表白,这让伊丽莎白更加反感,她质问达西:“为什么你明明白白存心触犯我,侮辱我,嘴上却偏偏要说什么为了喜欢我,竞违背了你自己的意志,违背了你自己的理性,甚至违背了你自己的性格?”伊丽莎白之所以拒绝这次表白,是因为她感到达西伤害了她的自尊,恨他把他们置于不平等的地位,她无法接受爱情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不管对方有多大的财富,多高的社会地位,都不能触及到她做人的底线,即不能失去独立的自我,要能守住个人的自由。 达西性格内向,出身豪门,拥有巨额的财富和高贵的社会地位,让他过着稳定而有保障的生活。伊丽莎白有着动人的眼睛、轻盈的体态、不俗的谈吐、敏锐的思维,所有的这些特质都有别于他所接触到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因而深深令他着迷。但同时他又瞧不起伊丽莎白的家庭及社会地位,认为自己是屈尊降贵,所以他怂恿彬利离开简,甚至在向伊丽莎白表达爱慕时也傲慢至极,结果引起伊丽莎白的强烈指责。求婚失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对别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就这样,一个在并不富裕的中产阶级里长大的女孩,美丽、聪慧、自立自强,一个出身高贵、果敢、优雅又心地善良的青年绅士,他们为对方的个性气质而相互吸引,又因为性格的冲突而相互误解。在其性格冲突的背后,又有着社会地位的差异。
在小说的最后,达西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傲慢自负的性格,并为了伊丽莎白挺身而出,默默地用金钱解决了莉迪亚与韦翰的婚姻危机,他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尊重。最后经过曲曲折折的感情和生活的磨难,俩人在真诚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爱恋中,终于克服了自身的局限,战胜了彼此的“傲慢”与“偏见”,走进婚姻的殿堂,同时也遏制了生活中的丑恶,纠正了世俗的偏见,给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们带来幸福、和平、欢乐和温馨。
在这场真爱的婚姻中,金钱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解决莉迪亚与韦翰的婚姻的过程中,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始终是以爱情为重,尤其在她了解达西美好的品格后,她乐意调整自我,保持男女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因为她知道:维系一份真正幸福的婚姻需要有自己的对家的那份亲情和对婚姻的那份责任,需要付出一切,毕竟家是俩人相知相惜、相亲相拥一起走过人生漫漫旅途的爱的港湾。
总之,奥斯丁通过这部小说中几对人物的不同婚姻的描写,展示出昔日女性在对待婚姻上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从而折射出作者本人的婚姻观:爱情是婚姻的奠基石,单纯为了金钱而结婚是不可取的,而结婚不考虑金钱也是愚蠢的。尤其在爱情和金钱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选择金钱是无可厚非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追求爱情婚姻时,不也在进行着婚姻与金钱的权衡吗?爱情本来是单纯的,是两个人心灵之间爱的碰撞,是一种相互间的默契、吸引、牵挂和思念。但是当爱情需要用金钱来过滤的时候,爱情这朵鲜花就会变质,失失了它原有的光泽和芳香。现如今有好多人把金钱放在幸福的婚姻里,用金钱看待家庭的和谐和安定,因为金钱是幸福婚姻必不可少的原料。生活在繁华尘世里,免不了受一些亲戚朋友的影响和自己心中那一点点对上流社会的欲望和向往,自然而然的忠贞爱情已不复存在,面对的是金钱的诱惑和对婚姻的选择。在现实的婚姻中,金钱有时真的能带来幸福的婚姻,能到来一些物质的享受,能解决一个家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能使一份面临解散的婚姻在金钱的引诱下继续存在。关于婚姻,如果是个人的选择,无论她出于何种标准和目的,都是无可指责的;但如果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以金钱作为衡量婚姻幸福的主要指标,那么,它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这样的婚姻观是不宜提倡的。但是无论如何,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完美婚姻,一直是所有人理想的婚姻状态。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童薇.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11).
〔3〕李素芬.《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8).
〔4〕龙奇玉.性格与婚姻观――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四种不同婚姻[J].作家,2010(2).
〔5〕曲静.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简・奥斯汀的婚姻观[J].文教资料,2009(11).
〔6〕赵冬梅.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4).
〔7〕朱黎.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3).
关于金钱的政治论文3000字篇二
爱情与金钱的较量
摘 要:小说《为爱结婚》以陆弥与胡子冲的爱情、婚姻为主线,以祝延风和孙霁柔的婚姻为副线,叙述了她们的爱情、婚姻经过和矛盾冲突,展示了两个家庭的婚姻崩溃。如果说陆弥与子冲的爱情悲剧是为爱情而结婚,因缺钱而分离,那么,孙霁柔与祝延风的爱情悲剧就是为爱情而结婚,因多钱而分手。小说似乎隐约地告诉我们,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当下,现实生活中爱情与金钱的较量,爱情往往会败下阵来。但是,在物质富足之后,我们的道德和情操是否更需要修炼呢?
关键词:小说 爱情 金钱
作者简介:何山,男(1957-),广东高州人,现在广东省肇庆广播电视大学任中文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文学。
中篇小说《为爱结婚》是张欣2004年的力作。小说以陆弥与胡子冲的爱情、婚姻为主线,以祝延风和孙霁柔的婚姻为副线,叙述了她们的爱情、婚姻经过和矛盾冲突,展示了两个家庭的婚姻崩溃。小说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揭示了,传统的爱情在现代的物质观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发生了异化,在生活中蜕变,“为爱结婚”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带来思想解放,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为爱而婚,为钱而分”的种种社会悲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社会问题,也许小说中的两个女性――陆弥和孙霁柔的爱情婚姻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陆弥与胡子冲是一对十分相爱的情侣,陆弥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份爱情。而当他们筹备结婚时,就在她与胡子冲订好了房子的那天,陆弥意外地接到母亲要她回家一趟的电话。原来她的哥哥陆征生病了,是肾病,治疗要花很多钱,在亲情与金钱面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亲情,把准备买房子的10万决钱拿了出去。可是“凡是住过医院的人都知道,只要你的钱变成了医疗费,它便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去。”陆征第一次手术失败,要挽回生命,就得不停地医治,还要做第二次手术……这样就需要更多的钱,这对陆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这时,陆弥的中学同学祝延风出现了,他现在是大款,现在想追求她,说是在同学时就暗恋着她了,还说只要她肯离开胡子冲嫁他,他可以把她哥哥治病的所有费用包下,而且他还动员她的家人做她的工作,他的人生观是金钱可以购买感情。可以说,祝延风的出现,对于困境中的陆弥家来说,是茫茫黑夜中的一线曙光,全家人都执意让陆弥放弃胡子冲转投祝延风的怀抱。在全家人的围攻之下,她的压力很大,可是她最终就是没有答应,在亲情与爱情之间,她选择了爱情。可见她对爱情的忠贞是难能可贵的。
故事峰回路转。平时对她最好的哥哥为了成全她与胡子冲的爱情而自杀了。这样她遭到了陆家的谴责,她与娘家的关系就彻底断裂了。失去了亲情的陆弥,爱情成了她的全部。婚后的陆弥一直沉浸在失去哥哥的伤感之中。痛定思痛,她觉得安于贫寒、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是一个那么美丽的境界,至少因为她缺少钱便没有留住哥哥的性命,而同时被全家人抛弃。于是,陆弥从偏执到迷失,干起了与以前工作室追求的品位和风格格格不入的偷鸡摸狗的勾当――偷拍三陪女的私生活,挖一些社会公众人物的隐情等等来换取大把大把的钞票。没想到这些人中竟有与黑社会有染的,陆弥便因此而招致一场绑架,最终以祝延风出面用巨款摆平收场。为了胡子冲的自尊和保护爱情,陆弥对绑架采取了隐瞒,她一直在为爱情的存在做着种种努力和梦想。但事后,胡子冲还是知道了。在爱情与金钱面前子冲感觉到:“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我无能,我已经深刻感觉到我们在一起不合适,这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胡子冲常去漂亮的孙霁柔开的书店看书,陆弥在得知孙霁柔与祝延风离婚之后,想到自己与祝延风的关系,揣摩孙霁柔的用心,就不能容忍了。陆弥把子冲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当她唯一得以继续生存的理由――爱情也变得岌岌可危时,她变得更加疑神疑鬼和神经质起来,他在她眼里是最善解人意的丈夫,可是现在完全变了,变得铁石心肠,如果他心里没有别人,怎么可能看着她如此痛苦却毫不动心呢?“他如果不能跟我在一起,那就谁都别想得到他”。于是,为了捍卫爱情,她想都没有想,便拿起铁锤对着熟睡如婴孩的子冲的太阳穴砸了下去……
陆弥的蜕变是生活所逼的,她的一切都是为了捍卫爱情。她对胡子冲的爱很深,当她觉得“爱情无法捍卫了”,才走上这条不归之路。陆弥和胡子冲这对恋人的爱情道路是艰巨而复杂的:冲破生活的重重阻力,成了为爱结婚的践行者,并因为爱情而真正生活在一起,然而却因一场意外的家庭变故及其连锁作用,使她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被推到了生活和爱情的绝境。婚后的金钱匮乏,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虽然手段有点卑鄙,但心理还是坦然的。不过,她万万也没有想到,这些行为竟是她与胡子冲感情冲突的一个根源。以后发生的“绑架案”、“陆祝私会”,她都没有告诉胡子冲,与其说是为了爱情,倒不如说制造了猜疑,是矛盾的导火索。事实证明,他们的爱情,已经不再是他们自身能够控制和把握得住了,已经不断地向反方向发展。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陆弥对胡子冲的猜疑,还是胡子冲对陆弥的伤害,都与金钱的事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可以说,陆弥的悲剧,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现实生活的。她本想用金钱来唤回她的亲情和爱情,却在现实中遭到失败。她最后的决绝行为,与其说是对“爱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现实生活中受“金钱”腐蚀的反抗。
而另一个女性孙霁柔的婚姻经历和爱情观,体现了另一种价值观。孙霁柔同祝延风结婚,是在同学的基础上相爱的,加上祝延风的物质条件,他们是幸福的。但在祝延风的眼里,孙霁柔是他的一个感情的替代品,他喜欢的是陆弥这样的性格,而不是孙霁柔的“古典美”。他对陆弥情感索取和孙霁柔的婚姻安排,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在当今这个时代,即使是谈感情也是讲究实力的。”可想而知,他对爱情的认识是很商业化的,结婚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追求,这样的爱情观与孙霁柔的认识显然是不一样。所以结婚不久,他们的爱情就出现“经营困难”。孙霁柔开书店,也许是生活的空虚、无聊,是精神寄托大于物质追求。当祝延风的“流动厕所”――一个“胸脯鼓鼓的、紧紧的”女孩找到她要钱了结此事时,孙霁柔毫不犹疑向祝延风提出离婚,她不愿意,也不为爱情忍辱负重,这是她认识上的清醒。离婚后的孙霁柔精神是痛苦的,但她的爱情观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既然“爱一个人辛苦,为什么不愿享受被人爱的温暖”?她对白拒的苦苦追求,终于感动,同意和他一起生活(不愿结婚)。似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侣伴,有了新的爱情生活。
而陆弥的爱情观始终如一,当爱情出现困难时,她没有静下来反思,在占有欲的“心魔”影响下,丧失了理智。她为了结婚同娘家决裂了,现在更不能接受她搭上哥哥性命的爱情从她身边流逝,她发誓:“他如果不能跟我在一起,那就谁都别想得到他”。正是这个自私而传统的心魔制造了悲剧。客观地说,两对夫妇始终是有感情的。即使产生了矛盾,胡子冲还没有抛弃陆弥的念头;离婚时,祝延风还爱着孙霁柔。只是在处理上不同,当爱情不能维持时,孙霁柔懂得放弃,获得了新生;陆弥不懂得放弃,造成了悲剧。
那么,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呢?一直以来,这似乎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答案总是现成的、是高尚的。可小说作者又把它提出来,两对夫妻的婚姻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为爱而婚,为钱而分”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这也许是小说的创作意图。如果说陆弥与子冲的爱情悲剧是为爱情而结婚,因缺钱而分离,那么,孙霁柔与祝延风的爱情悲剧就是为爱情而结婚,因多钱而分手。这完全符合马克思“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当物质缺乏时,意识就无所依附,而物质超过一定数量时,意识就会可能有质的飞跃。小说似乎隐约地告诉我们,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当下,现实生活中爱情与金钱的较量,爱情往往会败下阵来。但是,在物质富足之后,我们的道德和情操是否更需要修炼呢?
参考文献:
[1] 张欣 为爱结婚[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