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
相关话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十六课的课程即将结束,同学们们要准备哪些课堂测试卷来复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赏赐( ) 陛下( ) 爵士( ) 滑稽( )
头衔( ) 钦差( ) 愚蠢( ) 御聘(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称职 称霸一方 B.和气 随声附和
C.更衣 三更半夜 D.分外 分毫不差
3.《皇帝的新装》作者 (人名)是 (国别)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 》《 》《 》等。
4.选出全是褒义词的一组。( )
A.华丽 精致 炫耀 漂亮 B.聪明 煽动 揭发 诚实
C.保护 伟大 英明 害怕 D.满意 自豪 崇高 优秀
5.文中这样写皇帝:“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请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一句话。
6.根据句后括号内的提示,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认为这衣服“理想”是因为什么?)
②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一句刻画了皇帝怎样的性格?)
③“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两个“难道”写出了皇帝怎样的心理?)
④“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句中反复强调“每人都……”有什么用意?)
二、阅读与感受
(一)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 )不关心他的军队,( )不喜欢去看戏,( )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文中四个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什么?请选出正确的答案。
A.既 又 也 除非 B.既 也 也 除非
C.既 也 也 如果 D.并 也 更 除非
2.选出为“炫耀”注音正确的一项( )。
A.xuàn yào B.xuán yào C.xuǎn yào D.xuán yuè
3.联系全文,说说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选出解说正确的一项。( )
A.在于揭露统治阶级昏庸腐败的本质。
B.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C.在文中起总领作用。
D.在文中起线索作用。
④请用一句话归纳上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二)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天真”在文中的正确含义是 。
2.皇帝有点儿发抖了,为何又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3.对“‘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皇帝企图以骄傲的神情掩盖内心的恐慌。
B.皇帝要以完成“游行大典”给臣民们做出“行必果”的榜样。
C.作者要以这笔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D.作者要以这笔描写,揭露皇帝穿新衣参加游行大典这场丑剧。
4.第3段的话和第4段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提示:注意分析两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三、综合与实践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索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是《赤身裸体的国王》。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这个国家如果某人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为了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不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请你将课文《皇帝的新装》与上面的故事加以比较,看看安徒生在改编原作方面是怎样进行再创作的。把你思考的结果写下来。
四、体验与写作
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内心想些什么?内臣们如何面对皇帝?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使自己的想像和课文的内容、课文的人物保持一致,给课文续上一段200字左右的结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二)
一、理解运用
1.判断正误。
①《皇帝的新装》一文所写的事并非生活中所有,看起来是夸张的,所以不能令人信服。( )
②《皇帝的新装》一文的线索就是两个骗子给皇帝做并不存在的“装”。( )
③童话的想象与夸张归根到底来自真实生活。( )
④本文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作家,我们还熟悉他的童话《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 )
2.在这篇童话中,有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请选出这句话。( )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B.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
D.“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二、拓展阅读
①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②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③“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④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⑤“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⑥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⑦“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⑧“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你会找到星星。”
⑨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⑩“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选自英国童话《天上的星星》)
1.第①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尽管如此,她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段刻画小女孩的主要方法是( )。
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心理刻画、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神情描写 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4.第⑩自然段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女孩 的心情,对第 到第九自然段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5.请用下面的格式概括选文的主题。
文段通过对 的记叙,表达了
6.文中的小女孩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天真单纯 B.沉着勇敢 C.理想远大 D.幼稚无知
三、问题探究
下面的语言或动作是谁说的,谁做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性格?填写下面表格。
1.A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A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2.B把这些东西(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织到深夜。
3.“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C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4.“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D都说。
四、表达交流
设想一下,假如文中的皇帝最后因为自己的愚蠢无能而失去了江山并被流放,这时恰好当年的两个骗子来到他的面前,三个人提起当年行骗的往事,双方会怎么说?请你把你认为他们最可能或者最迫切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然后再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写的更有道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骗子会说:
皇帝会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吩咐发给每一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种下的花不出芽呢?”
妈妈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
“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思,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那些种子,但是它们仍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服装的孩子们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子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
“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
“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种子。”
听了国王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们,个个面红耳赤,因为他们播下的是另外的花种子。
我读我写:
这则寓言里的皇帝和《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不一样吧?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你喜欢吗?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迪?
好,拿起笔,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吧。
要求:不少于3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课堂测试卷答案:
一、1.cì;bì;jué;jī;xián;chāi;chǔn;pìn 2.C 3.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4.D 5.略 6.①检验臣民是否称职或愚蠢。②心虚而狡猾。③内心恐慌。④揭露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
二、(一)1.B 2.A 3.B 4.写了皇帝爱慕虚荣、喜穿新衣的嗜好,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二)1.形容单纯幼稚 2.这样做正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恐慌。 3.B 4.第3段是写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他们还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4段则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前面还有疑惧,后者则已摆脱心理压力。
三、提示:《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一个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戳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
四、略
一、1.①× ②× ③√ ④√ 2.B
二、1.A 2.承上启下,为下文情节作伏笔 3.A 4.焦急忧伤;② 5.小姑娘不畏艰险寻找星星;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6.A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