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的创业之路

2017-06-06

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千万富翁的创业之路,希望能帮到你。

千万富翁的创业之路篇一

第一颗速冻汤圆的发明者、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这些都是陈泽民的标签。他掌舵的“三全食品”,在各个商超的速冻专柜里都有踪影。

五十岁,应该是守业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岁数开始再打拼。在知天命的年龄创业,这可能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陈泽民偏偏就是这样。

在创业前,陈泽民是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家庭幸福、事业蓬勃,拥有一个五十岁男人应该拥有的一切。

但是他却觉得这样的日子很不充实,时间被浪费了。虽然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一个月仅一百多元的工资不能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时代造就英雄,1989年,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他萌生了下海的念头。身边一批做生意的朋友逐渐富了起来。于是,陈泽民毅然放弃已有的地位和荣誉——下海经商。

陈泽民绝对算是白手起家,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一万五千块钱是向邻居借来的。他用一万二千块钱买了个冰淇淋机,另三千块钱作为买原料的流动资金,在商场租了一个柜台,成立了一个冷饮部,叫“三全冷饮部”。之所以叫三全,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于肯动脑筋,积极创新,三个月就把借款还了。然后,陈泽民就开始扩大再生产搞批发。场面红火,为了进到货,很多人半夜就来排队。

后来他又发现在上海有一种冷狗牌夹心冰淇淋很畅销,但是引进生产这样的设备就要十万元,这个对于刚创业的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泽民搞清楚原理,一分钱没花,用原来做冰糕的盐水槽生产出来夹心冰淇淋。这项技术就是二次速冻法,这也为以后的速冻汤圆奠定了基础。

刚开始创业遭遇很多阻碍,但是陈泽民想好了,就干。

“开始的时候落差很大,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很好,我又是医院的副院长,职位也不低,都是大家来求我办事。但是自从我下海以后,我的身份转变了,什么事都得求别人。”陈泽民描述当初的境况。

并且,陈泽民的家人对他的创业并不支持,反对的声音大。家人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得。“你快五十岁了,工龄快三十年,马上就可以退休。”也有人建议他病假休息半年,自动转入劳保系列。

但陈泽民没有受到这些声音的影响,他决定断了后路,背水一战。“等下去可能会失去机会,有后路的话,也不会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可走,只能往前冲。没有条件,没有钱,都是靠自己有动力去创造条件。”

陈泽民又开始每天睡不着觉,不断地想发明,改良设备,改良产品,为了让跟随者,跟都跟不上。

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

把心放在产品上是陈泽民的生意经,他常挂在嘴上的话是,“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为什么?他说,要把思想用到产品上,用到怎么为消费者服务上,用到食品的安全上,这样有了好的产品,有了好的市场,自然而然就赚钱。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也因为他就这样做了,虽然三全没有设备,也没有厂房去抵押。银行却主动给了贷款,财神上门了。

1995年,银行看到三全食品厂门口,各地的车辆带着现金来提货,没货!要久久排队,有的还要等十几天。银行行长和信贷科长看到生产销售的旺劲,对陈泽民说,尽管你不符合贷款的条件,我们还是根据你的定单,根据你市场的销售情况,考虑给你贷款。

这种朴素的精神反倒坚定了银行贷款的决心。行长说,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个不要任何担保,任何抵押,就凭信任的贷款。

专注主业做百年老店

在三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除了经营主业,还搞多元化:搞资本运作、搞房地产,用不安分的跳跃式发展快速追赶三全,成了三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十几年来,陈泽民只做速冻食品,三全的扩张之路是否太过保守?陈泽民用了一个比喻,叫做“滚雪球似的发展”。

没搞过多元化,陈泽民不遗憾。在他的观念里,要打造百年老店就要专注主业。

“如果我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去,那主业肯定要受影响。现在把精力、时间、财力全部集中到主业上,天天动脑筋,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陈泽民说。

“如果在主业上还有发展的空间,我还是要围绕着主业不断地发展。如果在能力富余的情况下,我们主业已经达到某一个点的时候,也许我会介入其他的行业。”陈泽民并没有把话说死,“那就是到时候看,起码近几年我们不会搞别的行业。”

面对这样的财神爷,陈泽民却又犯起了“抠”劲,他没有排场招待。在银行行长考察了企业后,陈泽民请他吃了十块钱一碗的烩面。

有人说,银行肯定不会给他贷款,银行的行长来了,却这样给打发走。而陈泽民心里想的则是,要赶紧回去搞生产。

“也许有人说我是保守,但是我说最关键的是持久。”陈泽民对他的创业之路是这样总结的。“搞什么事都要专注,以小博大,什么大事都是从小做起,从基层做起,一点一点,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这样的话,稳中求快,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稳字当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不要冒进,要稳稳当当。”

不留遗憾

如今,作为三全食品创始人的陈泽民已经从一线退了下来,把接力棒交给了两个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全是传统的家族企业。

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把陈泽民叫做陈师傅。他对员工都是手把手的教,但是发展到上万人以后,陈泽民也说,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了。要靠管理团队,靠现代化的管理。“所以现在我们请的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高管,二百多个高管人员来管理我这整个团队,我个人见好就收,退居二线了。”

“我两个儿子只是占管理团队人员的百分之几,他们承担责任。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是要聘请有能力的人去做。”

而对于儿子们的工作,陈泽民是满意的。他说:“我没有什么遗憾,只有欣慰。”

千万富翁的创业之路篇二

这个创造财富奇迹的个案,对于今年号称“史上大学毕业最难就业年”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标杆……

一个标准的90后,即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即不是“海归”,也非重点高校毕业,仅是个普普通通的职高学校的大专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千万财富。这个创造财富奇迹的个案,对于今年号称“史上大学毕业最难就业年”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标杆;对于当下的教育体制而言,也无疑是值得探讨和思索。

这个标准的90年后叫丁仕源,1990年2月出生,广东梅州人。丁仕源在他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深圳龙岗,因为他父亲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医院。由于家里经济条件还比较好,所以父母都希望他能够过上一种平静安稳的生活,根本没想过要他去打拚赚大钱。

然而,丁仕源从小就与同龄人相比就要成熟很多,显得颇为另类。他喜欢冒险,喜欢挑战,敢于去“冲杀闯荡”。 小学时,班上很多的同学都喜欢跟着他去玩。虽说从小爱贪玩,但是学习成绩却并不差。12岁小学刚毕业的丁仕源,竟然自己跑到龙岗区成人培训中心报名参加新闻、营销等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12岁就学这些东西,多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就是这不可思议的举动,让他在两年后读初中时,竟然就有了用武之地。14岁那年,他看到有家服饰专业的报纸在招聘记者,他竟然报名前去尝试。招聘单位见他年龄太小,自然是不予通过。可是,准备充分的丁仕源拿出了深圳300多家服装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大谈各企业的风格特色,顺便表达了自己对服饰行业的看法。这家招聘单位的领导非常吃惊,当场决定聘用他。于是,丁仕源闯出了自己的第一项事业。他不仅当记者,而且还代理客户广告,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跑客户。在这家报社干了一年多之后,丁仕源就去了另一家服装类报纸做兼职工作。在为这家报社工作中,丁仕源结识了一大批女模特,并积累了这些模特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丁仕源是个有心人,他知道这些资料以后可以成为自己干一番事业的资本。

果然,在2006年时,16岁的丁仕源就开始介入了一些企业和机构的选美比赛。由于他在几大服饰专业报纸做过客户外联工作,对模特、企业等情况都比较熟悉,因此一些选美比赛机构看中了他,让他负责组织策划、统筹、招商等事务。丁仕源工作非常卖力,到处联络,甚至不惜自己倒贴交通费、通讯费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参与了200多场模特大赛、酒会、晚会等活动。还好这些活动的主办单位在活动结束后,都会给他一些提成和奖励。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丁仕源可谓是一举三得,赚了钱,积累了人脉资源,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后来,由于各项选美比赛太多太滥,招商比较难到位,收益难以确定,故丁仕源便放弃了参与这些活动。他开始把模特介绍给客户拍平面广告或广告片,他从中赚取一点介绍费。所以,在读书的日子里,丁仕源经常是下午一放学,就马上回到家换上西服直奔市内,去赴约商谈、签约,或参加各发布会、开幕式等。学校和老师对丁仕源经常早退和缺课很有意见,但是,丁仕源都让父母给忽悠过去了。

丁仕源是边读书边赚钱,他的目标就是要在上大学前,创立自己的公司。尽管许多的商业活动影响了他的学习,但是他最终还是班上少数几个考上高中的。17岁上高中后,丁仕源还利用业务时间在一家娱乐公司当总经理;此外,还负责一个模特网站的推广活动。当丁仕源感觉自己的资本已积累到足够开一家公司了,于是便决定开一家公司,让自己为自己打工。2008年,丁仕源筹备创办了“深圳互动文化传播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全是自己几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未拿家里一分钱。后来,又成立了“松雷文化集团娱乐部”,还参股多家文化传播公司。

2009年,丁仕源参加高考,成绩很一般,只考了400来分,一本二本读不到,他只好选择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他一边读书,一边经营着自己的两个公司。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竟然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大学生身份,而另一个则是两家公司的总经理。

直到2010年11月,“第2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在深圳信息学院举行时,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才知道,这次大赛的助理导演和国际总决赛赛务统筹的丁叮,就是自己学院的新生丁仕源。

学校知道丁仕源的双重身份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他才华的平台。学院鼓励他参加职业规划大赛,他不但是积极参加,而且一举获奖。在大学的三年中,他上课的时间不多,经常是开着自己的奔驰车往返于公司和学校之间。

大学毕业之后,丁仕源便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公司经营上了。现在他的两个公司经营得都还非常不错,资产达到了1200万元。他把最初创办公司时加盟的亲朋好友都设法让他们退出去了,他深知,如果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那根本就不便于公司抓好内部管理,所以,他宁愿花钱请职业经理人来给自己干。

时下,丁仕源说公司团队成员都是从各方面渠道挑选来的,人员不仅素质较高、很专业,而且也都很敬业,公司业务开始得有声有色。他期待着在自己30岁时,能进入亿万富豪的行列。

千万富翁的创业之路篇三

湖北十堰市南京路口贸易局家属楼3楼一套百余平方米的住宅,是罗敬宇的“发迹地”。

这套房子是罗敬宇奶奶的房产,长期没人住,从高一开始,在爸爸的支持下,罗敬宇就在这里经营画材生意,到高二时,他仅靠这个店面,一年已能赚200多万元。罗敬宇去年到武汉上大学后,这里交给了刘立佳,爱好音乐的刘立佳将其逐步转型,主营音像制品。虽然接手才一年,但在十堰市已经小有名气,每天都有几千元利润。刘立佳说,这都靠罗敬宇给他带来的好人气。

刘立佳去年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那时罗敬宇高中毕业。两人合资的这家音像店利润不错,但至今还没有谈分成,两人都说:“好兄弟算明账伤感情,但谁都不会亏待谁。”

读大一时,来自河北的刘立佳在画店认识了罗敬宇。刘立佳觉得罗敬宇很诚实,印象很好,两人交往甚密。“看看他的朋友圈就能明白,罗敬宇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刘立佳说,罗敬宇擅长交友,为人豪爽、真诚,别人有困难总是尽力帮助,初中在大街摆摊时就跟一些店主关系很好,人脉很广。

罗敬宇的父亲曾在银行工作,后辞职办企业,生意做得很大,他十分支持儿子创业,觉得死读书没有用。罗敬宇的母亲是十堰市一所知名小学的领导,在幼教领域很有名气。她认为孩子年轻时赚钱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读好书,学会做人,多交朋友,“人缘越广,走得越远。我现在一点都不关心他赚了多少钱,我很害怕钱赚多了他会变化。”罗妈妈说,孩子老实,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我对他这么早闯荡社会是很担心的,我还是希望他多读书,读好书”。

初中初涉商海

也曾血本无归

罗敬宇的创业故事,要从他读初中时讲起。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离震区只有几百公里的十堰余震明显。很长一段时间里,十堰人喜欢在广场上放孔明灯,向罹难同胞寄托哀思,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夜间文化活动。初三时,罗敬宇跟父母在广场散步时发现孔明灯很壮观,他看到了“商机”。

他到十堰大市场一看,一个孔明灯批发价2元,但却可以卖10元,他当即进货200个,下了自习后就赶到广场摆地摊叫卖,但4个多小时喊破喉咙也只卖出十几个。

罗敬宇总结经验认为,根本原因是单枪匹马势单力薄,便动员同学加入销售队伍。他以每个孔明灯5元的价格批发给同学,不用叫卖,便能净赚3元。

十堰在鄂西北,远离大城市,这里的批发价是2元,如果从外地进货是否更便宜?罗敬宇上网一查,喜不自胜:网上售价仅0.5元,他立即批发了2000个,以3元卖给同学,让同学以5元的价格销售抢占市场。这一变化,让罗敬宇赚了近5000元,前后总共获利达万元。

有同学提醒罗敬宇:别人祈福你发财,影响不好。罗敬宇觉得有道理,马上将余货以2元一个抛售,还拿出5000元悄悄资助家境困难的同学。

初中毕业后,罗敬宇考进十堰市13中学美术,课余时间充裕。罗敬宇开始尝试经营女装店。他独自前往全国知名的批发市场——武汉汉正街调查市场行情。晚上就在天桥、火车站等地方将就着过,“卖孔明灯赚的几千元钱,舍不得花”。

回到学校,罗敬宇瞒着家人,向同学和以前认识的档主借钱,1000元、5000元……借条都打了40多张,靠他的“人缘”,竟筹集到11.92万元,在十堰市“金三角”服饰广场开了一间40平方米的服装店。聘请了两名店员(www.Cyone.com.cn/),一个当店长,一个当售货员。周末和寒暑假,15岁的罗敬宇就到武汉汉正街、浙江义乌,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扫货”。最初还赚了些钱,但后来因为他的服装太前卫,门店少人问津,只撑了半年就倒闭了,罗敬宇一下子亏了9万元。“在失败面前,我觉得年轻就是本钱。第一,我没有家庭负担和其他压力,第二,思想没有被固化”。

学校装修缺钱 学生成了股东

花了三天时间,罗敬宇就从亏本的挫折中调整过来。学美术的他开始把目光转向画材市场。经过调查,罗敬宇发现,十堰市画画的有2万多人,但全市只有几个画材商店,市场很大:画架、水粉笔有50%的利润,铅笔利润可达到20%-30%。“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成了算你投资,输了算我借你高利贷。”他找到刘立佳时信心满满地说。白纸黑字按了手印之后,宇佳商务有限公司(后更名佳宇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开始运营。罗敬宇占51%的股份。刘立佳解释:“简单地说就是我主要出资金,他负责出策划,负责实施。”

拿到钱,罗敬宇还了办服装店借的11.92万元欠款,“一分不落地还。”其实,不少人没让他还,说是给他的创业资金,罗敬宇就把这些借条裱起来。“我很感谢这些人,他们真诚地帮助我这个‘小屁孩’。很多我之前欠了五百元的,现在还一万,欠一千的,我还两万,他们现在很多也还在上学,就当给他们做学费。”

画材店开张后,罗敬宇跑遍了十堰市的所有美术培训班、画室,连幼儿园也没放过,“我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低,但一开始大家不认识我,第一次、第二次去会被拒绝,但第三次、第四次,客户或许有兴趣试一试,我的机会就来了”。

随着市场越来越好,罗敬宇的团队逐渐增加到18人,经过半年的努力,十堰的画室、学校基本都跟他们有业务往来。不到一年,店里的销售额就达到600万元。

同班同学正在紧张准备高考时,罗敬宇正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业务,把公司开到金华、武汉等地,经营范围涉及画材、乐器等多个行业。去武汉学画画,艺术培训学校缺钱装修,他投入120万元,占30%的股份,还没毕业就当上了学校副校长!现在艺术培训学校又发展了3家分校,罗敬宇在每家占35% 的股份。走进高考考场时,罗敬宇已有了3家直营店和4家加盟店。

家人曾担心,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4岁,最大的43岁,跟罗敬宇的父亲同龄,19岁的罗敬宇如何管理?

高二期间,他自费到加拿大的一家企业学习管理,带回了“积分制管理”。“在我这里没有人情分。”在严苛的管理下,跟罗敬宇私交很好的大学同班同学文国璋也被“无情”地开除。“这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他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文国璋说。

“艺考热”升温,美术画材市场的需求很大。罗敬宇的公司,员工月均工资5000元以上,最高能拿到三四万元。现在公司员工已达到29 名,日常工作由4个部门的负责人管理。销售部总监汤大志说:“罗总年龄不大,但执行力很强,有自己的主见,说一不二。我们平时都是按章办事,大家都很服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