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口苦的原因

2016-11-12

小编导语:很多人都有过口苦的经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以下是小编来为你整理的关于口苦原因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问:晚上睡觉口特别苦大约一年左右,是什么原因?

答一:属肝胆湿热症或脾胃火旺引起.症见口苦咽干,手脚具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大便不通.

指导意见:

改变口苦的办法很简单,使用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

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

口苦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长时间或者经常出现口苦应及时到医院查找病因.

生活护理:

注意:平日少食辛辣,油炸有刺激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夏天要多饮水.

拓展阅读,中医关于口苦的观点:

1 胆汁味苦,胆气上逆故口苦

口苦一词,首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因胆汁味苦,故口苦之来源则在胆腑。胆腑以降为顺,故凡邪气犯胆(肝),或胆虚胆气上逆则胆汁外泄上溢于胃,胃气上逆,从胃-咽入口,则口苦。严重者则出现呕吐苦味之胆汁,即呕胆、呕苦。

口苦⑴《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王冰注:“胆约肝叶而汁味至苦,故肝热则胆液渗泄。胆病则口苦,今胆液渗泄,故口苦也。……《八十一难经》曰:‘胆在肝短叶间下。’”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肝气热,则胆在肝之短叶间者,其汁泄而口苦。”

张介宾《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一》:“胆附于肝,肝气热则胆汁溢泄,故为口苦。”

张志聪《素问集注》:“胆附于肝,肝气热则胆汁泄,而口苦矣。”

高士宗《素问直解》:“肝热,则胆亦热,故胆气上泄而口苦。”

黄元御《素问悬解》:“肝胆表里,肝气热则相火上炎,胆泄口苦。”

⑵《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者,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杨上善《太素·卷第三十·杂病》:“胆为肝腑,肝为内将,取决于胆,其人有谋虑不决,伤胆气上,胆溢从咽入口,口苦,名曰胆瘅。”

王冰注:“亦谓热也。胆汁味苦,故口苦。”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口苦者病在胆,故病名曰胆瘅。”

张志聪《素问集注》:“胆病者,口苦。”

高士宗《素问直解》:“口苦,胆热也,故病名曰胆瘅。”

黄元御《素问悬解》:“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胆火上逆,是以口苦。”

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

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胆热溢水精,故口苦欧宿胆汁。”

⑷《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

杨上善《太素·卷第八·经脉之一》:“胆热,苦汁循脉入颊,故口苦,名曰胆瘅。”

⑸《灵枢·四时气篇》:“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杨上善《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一》:“邪在胆者,热邪在于胆中,溢于苦汁,胃气因逆,遂欧胆口苦,名曰胆瘅。”

⑹《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阳明之复……善太息……呕苦。”

王冰注:“复,谓报复,报其胜也。凡先有胜,后必有复。”

2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之类比推演,苦属心(火上炎)。

⑴《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

王冰注:“性炎上而燔灼。”

吴昆《素问吴注》:“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四》:“火之味苦。”

张志聪《素问集注》:“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心气通于南方,故与五行之火同类。”

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脏为心……在味为苦。”

王冰注:“凡物之味苦者,皆火气之所生也。《尚书·洪范》曰:‘炎上作苦。’”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南方主夏,阳气炎蒸,故生热。热极则生火,火性炎上,其味作苦,故火生苦。”

吴昆《素问吴注》:“《尚书》:‘炎上作苦’是也……物由火变则味苦。”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五》:“《洪范》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气之所化。”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口苦:口内有苦味的感觉。多由热蒸胆汁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杂病亦可见此症。《景岳全书·口舌》:‘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宜分寒热虚实论治。”

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肝胆胃情绪方剂,清利肝胆湿热、泻胃火、调情绪,彻底治愈顽固性口苦、口臭、尿黄(小便赤黄)、胁痛。

口苦

症状名称。口内有苦味,多由热蒸胆汁或胃热熏蒸、上溢所致。《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口苦为伤寒少阳病主证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杂病亦多见此症。《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其病在心脾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