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师随笔
信息老师有哪些随笔要跟大家分享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信息教师随笔,希望你喜欢。
信息教师随笔篇一
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我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效果却不好,一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说完,他就会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走神了,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这个学期观看了黄能老师的展示课《资源大管家》,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而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自己去做,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尝试,在磕磕碰碰中进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实践中体会以下教学反思:
一、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生动形象的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让学生动手玩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上来,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次潮。
二、讲解。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例如讲解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可以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练习。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可以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小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 “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 “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致盎然。
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趣、讲解、练习、展示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密不可分。通过实践,发现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非常实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且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信息教师随笔篇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这一点,我们差不多都是体验者,见证人。
以我为例,我是到了高中才开始接触电脑,那时候软盘还很流行。后来,在我的世界里,出现了数字电视、数码相机、3D电影、数字图书馆、智能手机、4G网络、3D打印、虚拟博物馆等等“高科技”,着实教我目不暇接。
今天,你到公园里,候车厅,车厢中,放眼一看,几乎到处都有“拇指族”的身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饮和娱乐场所,覆盖了wifi信号,迎合了这些“拇指族”的生活需要,商人的智慧,足可让我们感受到:“拇指族”,已经成为了他们非常看重的消费人群了,起因很可能是拇指族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在这种形势下,小学生有智能手机,已经不稀罕了。
20年前的一天,也就是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也就是说,那一天,我们才有了自己的互联网。很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网吧林立,越来越多的人,被互联网深深吸引,走进了网吧。
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就在一个网吧。那是大一国庆节的前一天,同学拉我一起去上网,在他的帮助下,我注册了第一个新浪邮箱,算是开启了我的互联网之旅。在后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正是带着对电脑和网络的浓厚的新奇感,我一点点地扫盲,一点点地攀登。虽然不能给自己配备电脑,但好在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宿舍有谁配了电脑的,“电脑共享,电费共担”。我的实践操作大抵就是在人家休息的空档中修炼的。
大二开学时,我进入了培养科研型数学骨干教师实验班学习,有幸跟着大学教授,到一线学校去观摩学习,那时候,已经有许多老师能够熟练地应用多媒体上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下学期,也就是2003年4月,我国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揭开了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帷幕。在其所阐述的十大基本理念中,郑重提出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让我感到学好电脑的紧迫性,我开始下意识往这边努力。
大三下学期,我在实习过程中,第一次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上课,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正式确立了自己“教育+技术”的发展道路。
进入大四的时候,恰逢广东、宁夏、山东和海南实验启动,这些省市率先使用新出的实验教材。我想方设法要到了一套,并认认真真看完,之后发现书里面加入了许多信息技术内容,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电子表格,它们用于帮助某些特定知识内容的理解。这个信号,给行将毕业的我很大的震动,所以在国庆节前,趁密友外出旅游,特借来电脑来“突击学习”。糟糕的是,她的配置比较低,主板的南桥老出问题,显示器根本没信号。我那时几乎是机盲,对硬件一窍不通,结果只有来往于学校和电脑城之间多次,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不少冤枉钱。
但后来才发现,这个钱最终算不得“冤枉”,因为我对电脑硬件的认识和简单故障的排查,正是在这个痛苦的历练中完成的。
大四几乎没什么课,时间比较充裕,我就一门心思来钻研电脑,恰校园网要招人,因为计算机证书够硬,我成为了其中一员,担任了论坛“电脑家园”的斑竹,负责回答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为了回答好网友的一个问题,我有时候要在图书馆翻阅很多书,有时候专门打电话向计算机系高材生虚心请教,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学期,因为我的工作出色,我成为校园网维护的优秀工作者。这个证书,恰好成为我在大学取得的最后一份荣誉证书,我很是欣喜,因为这一小段斑竹生涯,让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临近毕业,好友帮我找了份当地卫校的兼职,主要是整理学校自创办以来的档案材料,我负责电脑输入,为期一个月。因为是跟电脑打交道的活,我不加思索地就答应了。当时我盲打水平还不是很好,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所以为了理直气壮地拿工钱,我基本上中午不休息赶进程。一个月下来,我的盲打水平显著提高。我记得当时使用的软件,据说是广西政府推广的档案管理系统,名叫《GD2000》,在数据输入完毕后,我们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那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几台电脑分别输入的数据进行无缝拼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真研读软件说明书,审视软件安装目录,发现整个软件用的是VFP平台。问题的关键找到了,参考专业书籍,我把几台电脑的数据文件保存在U盘,然后在VFP中使用命令“APPE FROM”就搞定了。《GD2000》软件是配备加密狗的,孤陋寡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加密的器件,而且功能那么神奇,离开她,软件根本不“干活”。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软件居然市价高达3000!这件事,又一次掀起了我脑海中巨大的波澜,我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更大了。
未雨绸缪,方能抢占先机。我一参加工作,很快就显示出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我的课,也因为有技术帮忙,添色不少,在各级竞赛中,我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2008年,我的多媒体课件作品,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中获一等奖,并被推送至中央电教馆。2012年,我的现场授课,在广东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教学应用创新竞赛中获一等奖,被珠海教育局官方网站进行了报道。因为在图形计算器方面小有研究,两度受邀参加国际研讨会。在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建校10周年之际,我校子课题,被国家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骨干教师培训与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批准并挂牌,当时,由我为专家展示了一堂课,那时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将智能手机作为教学资源,引入了数学探究课堂,得到专家的高度赞赏。
然而,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当我们手里还是2G网络时,3G信号就已经在大力推广,刚升级到3G网络,现在又蹦出了4G网络。没有人敢骄傲自满,要想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学习再学习。
现在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办公区,特别为老师们安装了WIFI信号发射器,校长也提倡大家用QQ传文件、用校讯通传通知,微信博客也成为了校本培训内容。我想,时代发展实在太快,连学校的高层也在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老师的工作效率。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我第一次听说“慕课”,正是来自校长的推荐,可见在信息技术这股浪潮,早就把校长给“卷”进来了。
就在2014年5月29日,我参加了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第二天,我又参加了粤教云工作推进会。“粤教云”这次词,早两年就已有耳闻,但一直不太清楚究竟这项工作的价值。这个推进会,为我揭开很多的谜团。“粤教云”工程是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程,在我们的教育规划中,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那么2014年的今天,在酝酿两年之后,工程的实质推进工作,自然要从速开展了。
“云服务,云互动,云协同”,三个层次的应用,能有效地做到优秀资源共享,兼顾教育公平。教与学,在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下,变得简单而高效。听着新鲜,但实际做起来,一定更有味道。
但不管这个云也好,那个云也罢,技术终究只是辅助工具,辅助我们的管理,辅助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是硬件升级,而不能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再好的硬件也是摆设。
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最关键一环是人才。因而,这同样意味着巨大的成长契机。年轻教师要积极参与进来,在信息化工作中主动探索,只要用心,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信息技术带来了许多积极变化,也滋生了不少负面作用,但不管您愿不愿意,你不得不承认,你已经“被形形色色的数字包围”啦!
让我们积极应对,成就精彩。
信息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2.高中计算机信息教学随笔
3.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5篇
4.做有灵魂的教师随笔
5.中学教师工作随笔
6.教学心得随笔3篇
7.中学教师读书随笔
8.国培心得体会教师随笔3篇
9.最美教师德育教学随笔
10.信息技术教师读书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