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精彩文章

2016-12-09

在写人作文中,除了外貌、动作、对话、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外,还要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人物的精彩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人物的精彩文章:人民的好干部李焕祥

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座古老的小山城,它的名字叫延安。在延安西南的万花乡有一个小山村叫新窑则。新窑则村位于南北两道沟之间,背靠北沟——邓家沟,面向川面公路——万花路,新窑则村的形状如朝南平放着的一张簸箕,南沟两侧是陡峭的山坡。这个村的人就住在这张“簸箕”的弓形部位。在这张“簸箕”湾的中间位置的两孔连着的土窑里住着一家姓李的人。李家夫妇膝下有了一个女儿,并于一九四一年八月二日又生了一个男婴,取名李焕祥。

李焕祥的少年时代正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那时的新窑则村人少地多,由于焕祥的父亲勤劳吃苦,李家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年,万花乡创办了第一所小学,焕祥的父亲就送他上了学。上学期间,焕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成绩优秀,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和器重。在他小学毕业时,正是“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当时的那个时代,人才奇缺,李焕祥上完小学就被万花乡招去做了一名记工员,那时他才十八岁。在做记工员的几年里,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刻苦自学,不仅使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练就一手好字。

由于在乡政府几年的锻炼,李焕祥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在六十年代中期,他被调到了李渠公社做了一名文书。在作文书工作的过程中,他深知本职工作对文化程度有较高的要求。他不仅踏实工作,而且一直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他还经常随从领导下乡,走访农户。几年的工作经历,不仅提高了他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培养了他的各种才干,更让他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增进了他和农民之间的感情,形成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耿直为人的品格,踏实工作的作风。

七十年代初,李焕祥被调入当时的延安市(县级)农工部工作。一九七四年秋收结束,延安市要求利用农闲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大搞农田基建,创建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李焕祥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出回自己的家乡蹲点,带领大伙改天换地,解决乡情们的生活环境。单位领导听了他的设想后马上就同意他回乡蹲点。

深秋的一天下午,天空湛蓝,秋风凌冽,落叶满地,新窑则沟东面山坡上有一群羊正在草丛中觅食,放羊人站在高高的山畔上吆喝着羊群。李焕祥推着自行车缓缓地行走在回乡的崎岖小道上。李焕祥三十来岁,留着偏分头,头发油黑,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言语不多,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家乡的山山洼洼,沟沟豁豁,同时构想着他的新农村发展规划。

回到村里的第二天,李焕祥来到村子高处半山上的一棵老杜梨树下,环视着村子周围的一切,继续思考着他的新农村发展规划。随后,他又花了一段多时间把村里所有的地块都仔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